分享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读南怀瑾《论语别裁》

 现代乌托邦 2012-03-25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包含的内容可以很广,譬如刚刚过完的春节、元宵节等民俗活动,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饮食文化通常也包含在传统文化的范畴内。从时间上说,举凡中国历史上产生的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从内容上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是中华民族自己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

如果是在上述意义上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显然,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中,其中自然也包含外来的影响。就拿婚姻观念来说,我们的传统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事人自己没有发言权。当初反对父母包办婚姻时,列举了许多不幸婚姻的实例,还创作出一些文学作品小说、戏剧等。似乎只有婚姻自主才能有个人幸福,好像父母就是要把自己的子女推入火坑似的。现在还时常演出的评剧《刘巧儿》就是一例。可是,当自主婚姻成为普遍形式后,离婚率却大幅上升。人们这才发现,婚姻自主与婚姻幸福并不是一回事儿。我们现在都知道,婚姻自主与父母包办的根本差别就是婚姻权力掌握在谁的手里,套用一句广告词就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传统婚姻观念与传统的家庭伦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孝”的本质是顺,所谓孝顺就是顺从父母的意志,推广到社会上,就是顺从官府的意志,皇帝的意志。这才是古代社会强调“孝”的根本目的。

显然,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很多传统习俗都已经改变了,有些所谓传统文化已经消失了,也没有人会出来主张恢复这类传统文化。比如服饰,中国人早已不再穿清朝的长袍马褂了。再比如清朝时男人梳的辫子。也有一些传统文化,虽然被现代人普遍抛弃,但是没有消失。比如毛笔字,它现在变成了书法艺术。我们中国人并没有因为毛笔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拒绝使用西方人发明的钢笔。还有中国传统的戏剧,比如京剧。它被誉为国粹,成为政府保护的对象。但是能欣赏它的人太少了,没有市场,只能由国家出钱来养活这些“活化石”。说到国粹,难道古诗词不是国粹?那可是自周朝时就出现了,比京剧要早二千多年,为什么不保护?

这样说来,即使那些注重复兴传统文化的人,也并不是主张什么都恢复的。因此,所谓传统文化就不能像上面那样宽泛的理解,至少对于主张恢复传统文化的人来说,他们所说的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主宰人们社会行为的思想文化观念。孔孟的儒家学说,就是很多人倡导的传统文化,所以他们所谓的传统文化就是传统的思想政治学说。倡导这类传统思想政治学说的人,其宗旨都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所说的“用西学”指的是采用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他们所说的“中学为体”就是拒绝接受西方的社会学思想,主要是思想政治学说。为何我们中国人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道理很简单,我们的大刀长矛打不过人家的火枪大炮,因此我们也要“用”。为何我们不能接受西方的思想?理由虽然说了一大堆,不过是牵强附会而已(以后再展开讨论)。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早已传播出去,为何只有公元5世纪后才登上世界舞台的西方人才能把它变成火枪大炮,而埃及人、阿拉伯人不能,印度人不能,日本人不能,我们中国人自己也不能?这与所谓“中学为体”的“体”是否有关?

主张复兴传统文化(思想政治学说)的人,好像都对佛学很有研究,南怀瑾先生就是一例。他们似乎并不在意佛学来自于印度,并非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后人也把佛学当成传统文化,当成国学。我们可以接受印度的佛学,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西方的社会学思想?

现在,佛教的信众越来越多,尤其是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开展交流以后。如果佛教也算是传统文化,好像没有谁来倡导它也复兴了。而被大力倡导的儒家学说也包括古文(文言文),却没有多少市场,孔孟的著作包括诸子百家的著作只是少数人书房里的摆设,反倒是风水之类的迷信思想很受一些人的欢迎。那么是不是,传统文化就只能像京剧那样必须在国家的保护下才能生存?我们普通人都摆脱了传统文化的束缚了呢?或者说,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它们在今天有何具体表现?

请看下节:当今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表现。——2010.3.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