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梦溪: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

 王兆善 2012-11-13
刘梦溪: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2-09-11 10:07来源:中国出版网

 


著名文化历史学者、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研究员(邓杨/摄)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段落的不同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不间断的同时也是在较少变化的传统社会形态框架内生长的文化系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 

先秦有诸子百家之学。中国最早的思想家都产生在那个时候,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孙子。大量的思想家产生于此时,而且他们的思想 很活跃,每个人都建构了自己的对这个世界、社会及人际关系的了解,他们的思想进入到很深的层面。这个遗产对我们是永恒的,也是属于全人类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纷争的局面结束了,中国的学术思想在秦汉的时候主要表现为制度文化。秦汉形成了完整的帝制时代的政治制度的架构,可以说,秦朝和汉 朝是中国制度文化的成熟期,是制度文化的典范。而汉代的学术思想主要是“经学”。汉武帝时期对孔子做了重新的评价,要“独学儒术”,把孔子的地位提升到前 所未有的高度,但同时也在孔子身上加了很多不需要的光环。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学术思想主要是“玄学”。这又有两个主题:一是“自然”与“名教”的关系。名教是体现等级的,有一个伦理秩序,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 题。跟名教相对立的是自然,这一派,他们的思想可追溯到老庄。二是“有”和“无”的问题。这个世界当中什么叫“有”,什叫“无”,讨论有无本末的关系。这 段时期是思想解放的时代,大量的思想家、著作都在这一时期出现。 

隋唐时期,最重要的学术思想是佛学。佛学在东汉25年由印度传到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在南北朝时期,佛学有很大的发展。到隋唐,佛学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到了宋代,你会发现又一个高峰,就是宋代的思想高峰。宋代产生了理学,以朱熹为代表,他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宋代的濂、洛、关、闽四大家,濂是周敦颐,他 是湖南人,家前面有一条溪水叫濂溪,所以他的学派称做濂学;程颢、程颐“二程”,河南洛阳人,称做洛学;张载是陕西人,他的学派叫关学;而朱熹出生在福建 的龙溪,所以后人称朱学为闽学。宋学的濂、洛、关、闽四大家,把中国思想推向了一个高峰,其标志是他们既继承了先秦以来的孔孟儒家思想,又吸收了佛教特别 是禅宗的思想,还吸收了道家和道教的思想。 

明代的文化有什么特点呢?明代的学术思想有王阳明的“心学”,他认为心是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源。再就是明代的中晚期城市生活相当发达,城市文明达到很高的程度,所以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清代的学术思想主要是考据学也叫朴学,以求实切理为帜志,并崇尚朴实无华的治学风格。这主要是因为在康熙末年到乾隆时期出现了一大批的学者,他们所做的事就是对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典籍重新加以审查。 

二、“六经”是中华传统文化主轴的价值理念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轴的价值理念,主要在“六经”。国学大师马一浮讲过,“六经”中蕴涵的理念,是中国人立国作人的基本依据。“六经”的文本,经过孔子修订,总其大成。孔子和孟子讲的义理,就是“六经”的基本义理。其四个价值理念是: 

“敬”不仅是对他人的尊敬,更是人的自性庄严。中国人的精神信仰,光说有道教,有佛教,还不够。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不是宗教,但是它有信仰层面。“敬”就是儒家用来补充宗教信仰的价值理念,“敬”已经进入中华文化的信仰之维。 

“恕”,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可以见出中华文明的高贵精神和异量之美。“恕”就是设身 处地,也就是陈寅恪讲的“了解之同情”。二程子认为,可以采取一种方式来培养恕,即“易子而抱”,把他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不强加于人。这是“恕”这个价值理念的深厚内涵。二程子认为,恕是进入仁的一个途径,是仁的门庭设施。做到恕,离仁就不远了。 

“和”,同样是中华文化价值理念中的了不起的概念。中国文化的精神,主张仇对的双方在互相校正中实现化解,达到“和解”,走向“太和”。是“和而解”, 而非“仇而亡”,这是人类本性所应该趋向的目标。在国际交往中,我们不必设想哪个国家一定会成为我们的敌人。强权、暴力干涉、漠视主权,我们是反对的。但 反对有各种方式,中间地带无比广阔,不必逼向非此即彼的对立两极。重视对话,避免对抗,化干戈为玉帛、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国际博弈的上上策。 

“耻”。廉耻这个概念最早是管子提出来的,有专门文章讲廉耻。顾炎武又把这个概念发展起来讲,甚至讲“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孔子讲“行己有耻”, 《中庸》讲“知耻”,孟子讲“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些概念可以给我们以警醒。其实在当代社会,礼义廉耻比较简洁,我们会觉得礼貌是社会礼仪;义,社会 的公正公平;廉耻,官员之廉,耻是所有的民众和个体都需要知耻。 

三、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现代意义 

上述这些价值理念,它到今天过时了吗?没有过时。我们会觉得它很亲切。一个“文明体国家”的基本文化价值理念,是不会成为过去的。中国文化中的敬、恕、 和、耻等价值理念,都是具有永恒性、具有绝对价值的理念。可以说,这些价值理念具有普世价值,可以成为中国和西方的价值理念对话互阐的资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