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影像与良知对话

 zct1234 2012-03-25

风雨百年传承路  饼香不怕岁月深

    与芙蓉街南头的喧嚣热闹相比,街北头静谧得近乎寂寞。

   “吴家锅饼”就坐落在济南市芙蓉街北头一间毫不起眼的小门头房,稍不注意就错过去了。清末民初,“吴家锅饼”的创始人吴连起在这间小屋里打锅饼为生,至今历经百年,传承三代。

图片

 

  “吴家锅饼”的文字考证最早出自民国初年出版的《济南快览》记载:“以面作寸许厚,中径尺余之圆饼,烙而熟之,外焦黄而内细白,谓之锅饼。这种民间风味浓郁的硬面食品,可口开胃、充饥耐存、久食不厌,在鲁西、鲁中等地区,深受普通老百姓的欢迎。

   全手工满芝麻锅饼,双面芝麻锅饼是老吴家的独创,与市面上机器产的杠头锅饼有天壤之别。那真是香脆可口,甘醇甜美,回味悠长,把锅饼这一普通街头食品精工细作,不仅仅局限于充饥耐存,而是顺应需求发展重质量重味道,做成了锅饼中独具特色的经典品牌。

图片

 

   1956年,吴连起老人去世,第二代传人吴殿福继续接承祖业。期间历经文化大革命与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变革,“吴家锅饼”也是饱经风雨,几起几落,多次关门停业。1989年,在众多喜爱“吴家锅饼”的老食客强烈倡议下,吴殿福老人再次披挂上阵,“吴家锅饼”得以重见天日。

图片

 

   1997年,吴殿福老人因病去世,由老伴张老太太继承“吴家锅饼”的衣钵,一个人支撑着传承的重任。现在的张老太太年届八旬,年迈体衰,无力亲自操持,于2011年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吴兴强。

图片

 

 

像每天的清晨一样,“吴家锅饼”的第三代传人吴兴强来到了他的百年老店,开始了一天寂寞而紧张的忙碌。

图片

 

 店里的经理、伙计、采购、销售、会计…都是老吴一个人,连个说话的都没有,唯一的陪伴他的就是这个老收音机。

图片

 

    说起紧张,是因为一天紧赶慢赶也就出十几个锅饼,一个锅饼光烙烤就得1个多小时,除了几个小时的睡觉,他基本上都是在这间屋里度过。

图片

 

  破旧简陋的屋内最显眼的是这幅书法作品和毛主席的挂像。

图片

 

图片

 

    这幅字是已故民间书法家王贤堂老先生在83岁时为“吴家锅饼”所书,字体古朴苍劲,力透纸背。“广聚锅饼”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当年锅饼是一种民间极为普通的食品,价格便宜,吃得饱,放的住,买着吃的大都是一些“出大力”的,例如拉板车的、卖煤粉的、卖黄土的…也有大户人家吃着新鲜解闷的。吴老爷子豪爽仗义,芝麻放得多,分量给的足,看见逃荒要饭的,分文不取,那个年代,一块锅饼可是能救命啊,因而扬名四方,广受欢迎。一时间,三教九流,六合八方齐聚芙蓉街,遂得名“‘广聚锅饼’。

 

  吴家锅饼秉承着祖先严谨的手工制作工艺,从发面、和面、压面、擀面、大小、厚度、重量、火候甚至洒几两芝麻那都是有讲究的,问及原因,吴兴强自豪的说:老辈就这样传的,一道工序不对就出不来老祖宗的味。百年的锅饼至今还备受追捧,为的就是要这个味。

  发面:吴家锅饼坚持用“老面”而不是酵母发酵,老面发的透,吃起来劲道耐嚼,而且成品放置时间长。老面发面的缺点是不适宜大规模生产用,这也许是吴家锅饼三代一直未扩大生产规模的原因。

图片

 

   

  和面:“吴家锅饼”和面用小瓷盆,不用大盆,一盆面只出三个锅饼。多少面多少水多年来严格控制,多一点少一点都会影响和面的质量。吴兴强坚持用擀面杖搅面,不用问,这肯定也是老祖宗传的。

图片

 

图片

 

     压面:老吴和完面揉好后放在面板右边的压面台上,用一根胳膊粗的压面杠子压起来。一团面至少需要压200多次,不一会儿,老吴便热汗淋漓。这绝对是一个力气活,一天平均要压3000下,一般吃不了苦的人还干不了。

图片

 

    擀面:老吴的这根擀面杖,长三十六公分,粗两公分,老吴擀起来驾轻就熟,擀面杖就像他延伸出去的手掌,这可是老辈传下来的家伙事儿,虽然粗大些的擀面杖能省力,但那样掌握不好手感,任何环节的失控都会改变锅饼的味道。

图片

 

 饼坯成型,刷水,芝麻洒的是满满当当,实实在在!直径36公分,厚度2公分34两重。

图片

 

 烙烤锅饼的双层鏊子更是巧妙,下层叫底鏊子,上涂一层泥,再放一个顶鏊子。

图片

 

图片

 

    烙锅饼需要慢火煨熟,不见明火,用蜂窝煤把底鏊子烧热后,热气再把顶鏊子烤热,这时再放入锅饼。

图片

 

    锅饼有芝麻的一面向下,加盖烙约10分钟。将锅饼翻面,加盖再反正两面分别烙20分钟后取出。平鏊子上放3个铁丝圈,锅饼翻过来,用铁锥在锅饼无芝麻的一面均匀戳十余个小孔,中间透气,易熟。隔20分钟翻过,烤至成熟。每个锅饼需烙烤一个多小时。

图片

 

       这就是一张锅饼形成的全部过程,经过和、揉、压、擀、烙,历时90分钟。这样的一张锅饼大概卖20元左右,我问老吴怎样核算成本,老吴说这个没仔细核算过,多少面出多少饼,基本上是有数的,价格的变动基于面粉、煤炭等原材料的变动,多少赚两个,赔不了钱。我很诧异,人工不算钱了吗?房屋折旧不算钱了吗?生活成本的增高不算钱了吗?每天在这充满煤气的小屋里工作,健康成本不算钱了吗?老吴说这些从没算过,老辈的规矩就这样传下来的,保本薄利,不赚那昧心的钱,只要大家伙儿愿意吃,我们就干下去。我很诧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这样做生意的?这种近乎于简单的朴实让我深为意外,这意外随即转化为感动,也正是这种简单的朴实与坚持成就了这个百年的经典,支持这经典的精髓是老辈生意人最看重的品质:良心

图片

 

     饼香不怕巷子深,没有广告,没有宣传,百年来老百姓的口口相传,“吴家锅饼”早已经成为老济南食品的代表,这小小的门头每天门庭若市。买锅饼的大都是一些留恋老济南味道的中老年老主顾,还有来芙蓉街旅游的游客。来到芙蓉街,没吃口吴家锅饼,那就和到北京没登上长城一样遗憾。不过这遗憾可是常有的,由于产量少,只有两个鏊子,每天从早8点到晚上7点,一天也就是十几个锅饼,排队等一两个小时是正常事,有时提前预定也不一定能买到。问及这些顾客喜欢吴家锅饼的原因,好吃健胃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还是那浓浓的老济南味。

图片

 

      我问及老吴,什么是老济南味?老吴拿起一块锅饼:“尝尝。”

   趁着热气掰一块慢慢咀嚼,一股朴素的香甜慢慢由我的味觉渗透进我的情感。感受到为什么吴家锅饼会成为经典,任何经典都是与时间抗衡的产物,那里面渗透着岁月的沉淀,血脉的传承,那味道的厚重是举重若轻的。一张锅饼,三代人的心血,老吴把自己的一份情感,老祖宗的一份良心通过手的传递渗透入锅饼内,这锅饼于是便有了生命,有了情感,吃起来那悠长的回味是人情味,是从心底扩展到你的味蕾,那味道感觉踏实…

对,那就是老济南的味…

图片

 

     不知道是“吴家锅饼”成了芙蓉街的一部分,还是芙蓉街成了“吴家锅饼”的一部分,反正是来到芙蓉街,没吃口吴家锅饼,那跟没来一样,这条街早已经和老吴家祖孙三代的血脉连接起来。老吴望着门前的街道,想起了当年那两搂粗的大杨树,夏天清脆的蝉鸣,下着小雨泛着光亮的青石板路,墙角的青苔,还有树下钓螃蟹的顽童…就像昨天傍晚的光景,哪想一恍一辈子过去了,这条街老喽,这条街变了,变得他都不认识了,但是无论怎样变,这条街的魂还在。就像他的锅饼,无论多少年,多少代,老吴家的味不会变,祖辈三代百年的坚持,传承下来的就是一个念想,一个魂魄…

后记:

   老吴近乎执拗的坚守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这老手艺好是好,可是效率低,产量少,不能大规模运作。怎样发展壮大,让更多喜爱吴家锅饼的人都能随时吃上成了新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大,年近半百的老吴感受到肩上这沉甸甸的责任。现在供不应求的局面让老吴很是矛盾,扩大生产需要资金与场地,更需要的是这传统手艺的接班人,老吴也想过改良锅饼的制作工艺,但他最担心的是怕新工艺会让锅饼变了老祖宗的味。吴家锅饼的第四代已经长大成人,是否有心继承祖业,传承这做锅饼的手艺,现在还未尝得知。

   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严谨的传承,我们有责任让后代感受原汁原味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各行各业都热血喷张的要创新发展做大做强时,我只感觉到那扑面而来的浮躁像桑拿房中的热气一样,让人窒息。在这浮躁的掩盖下,我们无知无畏的丢掉了多少传统的珍宝,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还没参透呢,就盲目的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也许是我们忘记了做大做强的最后是怎样活下去的问题,时髦的词叫“持续发展”;也许是我们跑得太快了,来不及等等落后的灵魂,我们只记得创新和改良,大规模,新工艺,高产量,高回报;却忘记了传承那份沉淀下来的淡定、朴实和良心,在扯着弘扬民族文化大旗的肆意篡改下,我们的老字号,老经典,老味道越来越少了…

  幸好,还有吴家锅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