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人的热情似火吓坏了南方人

 天天邵阳 2012-03-25
个人资料
秦玉龙四周年勋章
秦玉龙

西北人的热情似火吓坏了南方人

(2012-03-16 14:54:13)

西北人的热情似火吓坏了南方人
秦玉龙/文


  俺们西北(包括秦玉龙的家乡甘肃平凉)人的热情好客天下闻名。
  这不是老秦自恋,而是来过西北乃至平凉做客的外地人一致的评价。
  所谓热情,一般是指人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
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西北人从不缺少热情,因为热情的反义词是冷漠。
  曾有外地朋友慨叹:西北人酒桌上的热情天下第一!
  “吃好喝好,把客人撂倒!”这是西北人待客的口头禅。在西北人待客的酒桌上,你不喝上几杯,那是绝对说不过去的。任凭你有多少借口,多少推辞,多少理由。同时,西北人敬酒也堪称天下第二,酒场上爱搞“车轮战”,桌子上的人不管三亲六故,都要挨个敬上你一杯,碍于情面,你又不得不喝。这个上来敬你一杯,表示“一心一意!”那个上来敬你两杯,表示“好事成双!”另一个上来敬你四杯,表示“事事顺利!”还有更狠的,上来就敬你十二杯,表示“一年到头都如意!”往往一圈子下来,不胜酒力的客人在一片热情的招呼声中就彻底喝二了。
  可是这种“热情”,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都会喜欢的。
  一位生活在北京的南方人就曾经写文章描述过甘肃平凉人的热情。他说:我受不了或喜欢不来的正是平凉人的热情。前年回平凉省亲,在舅舅家呆了四天,几乎天天被表兄弟表姊妹拽去吃饭喝酒。那可不是一般的喝法,喝白酒论箱,喝啤酒论扎。一桌子七八个人,搬上来几箱子白酒,几扎子啤酒,主人把袖子往起一撸:来!咱兄弟们今儿个一定要咥(方音:die 吃的意思)美喝展!喝完红酒喝白酒,喝完白酒喝啤酒,从中午12点喝吃到下午五六点,继续连着喝。直到最后喝得人人语无伦次,嘴斜眼歪,有的头垂椅背,有的屈身桌下……如果你酒量不行或身体不适拒绝行吗?答案是“不可能”,因为那不是酒,而是热情。酒或能拒绝,热情是万万拒绝不得的。拒绝即意味着不给人家面子,不给人家面子,人家也就不给你面子了,那大家就都没面子了……
  他写道:自那以后,我算是领教了平凉人的热情。以后不管是在北京还是何地,遇到平凉籍朋友叫吃饭,我能推就推,能避就避。外出旅游或开会,即便明知平凉籍同窗就在那座城市甚至相距宾馆不远,我也硬是不敢打电话,如此躲避下来,已有几年没遭遇平凉人的热情了。
  当然,西北人的热情也是相对的。秦玉龙以及所有西北人均认为,热情不是逢迎拍马,热情更不是献媚讨巧。逢迎拍马者,多是套近乎拍马屁之流。献媚讨巧者,多为嘴甜心毒哈巴狗货色。而热情是有原则的,不是见谁都热情,“热脸贴冷屁股”的事西北人从来不干。
  热情是一种姿态,目的是让客人感觉到你对他(她)的重视和关注。千百年来,西北人已经习惯这样的待客之道了,要是热情不够,就认为没招呼好客人,就会觉得心里很卡(qia)。特别是在农村,往往家里来了客人,不管是亲疏远近,主人都会热情接待,拿出家中积攒的平时舍不得吃的最好的饭菜、烟酒、茶叶招呼客人。只要你前脚进家门,主人后脚就进厨房,不管你咋阻拦,咋解释自己刚吃过,主人都要给你做顿饭端上来,哪怕你只看一眼,只尝一口,主人也就心安了。
  一般情况下,热情的西北人很看不惯北上广人的薄情,这是基于西北人朴实厚道的真性情。这种热情不光体现在待客上,西北人学习、工作、干事业,全凭着一腔热情。热情的人,学习自觉性强,不偷懒,不抱怨,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待人和善,认真谦逊。在学校是好学生,出了社会是好青年、好干部、好老板。相反,一个缺乏热情的人,要么是闷怂(方言:笨蛋),要么是冷怂(方言:二货),要么是倨怂(方言:骄傲),要么怂也不是。
  尽管,西北人的热情似火让很多人“受不了”或“受不住”,留下了或尴尬或感动的记忆。但西北人热情却是一贯的,不变的。来我们甘肃平凉做客吧,你会被质朴、浓烈的氛围深深的感染。来甘肃平凉做客吧,你还要有一个好胃外带好酒量……
  总之,西北人很热情,因为西北人个个怀里揣着“一团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