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农牧业取得巨大发展

 起来慵整纤纤手 2012-03-26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各级农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重要任务,坚持走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生态化的发展之路,促进了农牧业经济快速发展,是青海省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农牧区面貌变化最大、农牧民得实惠最多的五年。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农畜产品自给能力大幅提升。

  预计2010年,全省实现农牧业增加值111.7亿元,跨过百亿大关,年均增幅11.32%。粮食克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减少耕地面积的影响,在比历史最高1998年面积减少175万亩情况下,总产量达到106.29万吨,仅下降11.91万吨,连续三年突破百万吨大关,比2005年增长3.3%。油料总产比2005年增长17.7%;蔬菜总产比2005年增长1.3倍;肉类总产比2005年增长47.6%;奶类总产比2005年增长41.3%;蛋类总产比2005年增长38.3%。实现了农牧民口粮基本自给,羊肉、牛奶、油菜自给有余,蔬菜自给率由2005年的63%提高到2010年98%,猪肉自给率由2005年的57%提高到70%。

  设施农牧业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把设施农牧业作为推进高效、避灾、节水、富民农牧业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区域特色产业,打造黄河、湟水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累计建成日光节能温室7.43万栋、牲畜暖棚3.3万栋,新增设施面积6774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近90%;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47个,带动了一大批蔬菜、特色果品等特色专业村发展。杂交油菜、脱毒马铃薯、牛羊肉、蔬菜等特色产业比重提高到78%,较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201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较2005年增加27.1万亩;油料面积较2005年增长27.9万亩;蔬菜面积较2005年增长27.15万亩;薄皮核桃等小杂果16万亩。存栏奶牛能繁母牛较2005年增加3.82万头;可繁活仔猪较2005年增加84.1万头。

  农牧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2005年增长73.6%,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增幅逐年提高,年均增长24.6%,比重达到14%,比2005年增加6个百分点,成为农牧民增收的新亮点,呈现出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经营性收入稳定提高,财产性收入快速提高的趋势。共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2.7万户,配发太阳灶14.5万台,发放太阳能光伏科技书屋1357套。启动实施了游牧民定居工程,共建成游牧民定居房屋5.07万户。随着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深入推进,将使牧民群众彻底告别“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促进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进入牧区,加速了游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根本转变。

  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基本确立,草地保护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从2008年开始,在牧区六州选择7个牧业村,开展以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社为核心,实施转人减畜,优化牲畜品种和畜群结构主要内容的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促进草畜平衡,实行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总结推广了一批成功经验,试点地区牧民人均收入较试点前增加1261元,增长39.6%,从机制体制上闯出了一条适合青海特点的畜牧业发展路子。2010年将示范范围扩大到全省六州30个县的30个村,并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畜牧业建设已经成为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农牧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全社会农牧业累计投资335.98亿元。其中,农牧部门基本建设和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累计达到98.9亿元,比“十五”期间的累计投资增长64.9%。国家年度专项支农扶贫资金由2005年的0.5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45亿元;省财政支农资金由2005年的1.3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3亿元,并在扩大金融部门对农牧业的贷款扶持规模上探索了新路子。新增设施农牧业面积比2005年增长近90%,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147个;新增农机总动力82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3%,比2005年提高6.77百分点,促进了农牧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草场和劳动力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金投入的转变,农牧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可控的设施生产的转变,促进了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化升级。

  农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产业化经营能力显著提升。全省州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0家,较2005年增加95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1家,较2005年增加5家,省级50家,较2005年增加16家。省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5亿元,出口创汇8220万美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0%、174 %。农畜产品加工业转化率由2005年的17%提高到27%。全省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从2005年的257家发展到1150家,合作社涉及养殖、种植、农技、加工等各个领域。农畜产品各类市场379个,其中规模较大的91个,农业部重点批发市场11个,交易棚面积64.5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近32.3亿元。

  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全面实施,项目区生态退化趋势明显缓解。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和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退牧还草等重大工程,累计完成草场围栏封育建设1.05亿亩,退化草地补播1942.6万亩,黑土滩综合治理96.4万亩,鼠害防治1.73亿亩,虫害防治2826万亩,治理毒草草地452.15万亩,人工草地保留面积达到465万亩。退牧还草工程治理区牧草产量平均增长20%以上,植被覆盖度增加10%以上。畜均标准化暖棚、草地围栏、储备饲草分别提高到0.17平方米、2.85亩和60公斤。建立了6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累计增殖放流5710万尾,青海湖裸鲤可捕资源量恢复性增加到3万吨,比2005年增加2.3万吨。

  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重大技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累计推广各类农牧业实用技术175项,较“十五”期间增加31项,取得科技成果225项,其中获得省部级奖励的23项,油菜杂交育种和马铃薯种薯脱毒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大通牦牛、青海细毛羊、青海半细毛羊和柴达木绒山羊被认定为国家级畜禽新品种,杂交油菜、牦牛复壮、藏羊品种选育、全膜双垄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普遍应用。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由2005年的88%提高到90.2%,牲畜改良及本品种选育面由2005年的115.23万头(只)提高到205.6万头(只)。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三年迈出三大步,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累计举办各类农牧业技术培训班5.12万期,培训农牧民297.88万人次,较“十五”增加47.88万人,在普及农牧业实用技术的同时,建设出了一支农牧业技术员队伍,培养出了一批农牧区致富带头人,有效促进了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牧业经济发展。

  农牧业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基本确立。将推进农牧业标准建设,作为提升农牧业产业发展重要抓手,截至2010年,全省已创建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区18个,较2005年增加15个,其中大通县农业示范区已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共建设蔬菜标准园6个,较2005年增加6个。认定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47个;创建省级农牧民示范合作社10家;全省认定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基地91个,面积达到133万亩,分别较2005年增加64个、63万亩;经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72种,较2005年增加37种。一批地方名优特色产品初步形成,全省4家企业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1家获得“青海省著名商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