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弘一法师涅槃瑞相”

 梦中家园 2012-03-26
博客统计
总访问量:7208
今日访问:6
开博时间:2010-8-7
日志存档
博文正文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弘一法师涅槃瑞相”

  参禅有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人生亦然。
  我相信,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是精神的感化。
  这张照片,抚去了压在我心头的纷烦。我顿时觉得豁然开朗,一脸轻松,我想我也和迦叶尊者一样破颜微笑了。
  照片上的弘一法师横卧着,粗布衣裳,赤足,头枕右臂。一双草鞋,我不经想起苏东坡的词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照片上的弘一法师眼睛闭着,面容安详,身下是单薄的木板床。生前已是悲喜交集的他,与孔子不忧不惧,庄子天地为被褥,佛空空也空,又是不同的。他是看见山看见水的人,悲的,欣的,是遇见佛了。
  误入人间的游子,终于归家了。
  这只是一张纪念性的照片,没有太强的艺术表现力,顺光,全景,展现了大师的姿态和生活坏境,从中我们读出了大师的悲天悯人,物质追求的极度贫乏,正是他精神境界无比饱满的写照。这张照片若做了新闻照片,只是把大师的感召公布于世;若成为弘一法师画册之一,也只是给佛界增添一笔。但是,它真实地记录了大师的光芒,放在我们心里,可以开出莲花。
  悲者,念及苍生之苦而慈悲;欣者,放下痛苦,无可畏怖而心喜。悲喜交集,生如夏花灿烂,死如秋叶静美。入世与出世,在尘世间理会佛理真谛。
  (一)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涉世之初,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是本原,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
  早年李叔同很容易让人想起宋初的柳永,富有才气,喝酒吟诗,很是公子哥模样。渐渐地,为自己,他愿获得自由的爱情;为祖国,则望闯出一条救亡兴邦的康庄大道。
  然而现实中,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以主宰一个人婚姻的社会里,李叔同没有选择婚姻的自由;千疮百孔的近代中国,也叫他深深失望。情感的煎熬,婚姻的不幸,社会的黑暗让他认识到人生的痛苦。
  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的他,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的他,思想纯粹,固执地相信着,可却处处碰壁,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近百年中国文化发展史,李叔同被学术界公认为是通才和奇才,擅书法、工诗词、通丹青、达音律、精金石、善演艺。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认识自我境界,他走到了超越自我层面。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在现实里迷失方向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有的人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尝过红尘的诱惑,摘下虚伪的面具,李叔同把自己献给了艺术,成长为一位“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看透人间悲欢离合,写下了脍炙人口,至今流传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花开花落,生死无常,何况是离别。他已嗅到佛法的一丝气味,去寻找新的人生方向了。
  (三)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生当乱世,历尽百劫,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定慧寺出家当了和尚。李叔同成了弘一法师,从此进入了他人生的第三阶段,就是丰子恺先生所说的“爬上三层楼”的阶段。
  受戒后持律极严的他,完全按照南山律宗的戒规:不作主持,不开大座,谢绝一切名闻利养,以戒为师,粗茶淡饭,过午不食,过起了孤云野鹤般的云水生涯。“非佛经不书,非佛事不做,非佛语不说”。或如好友夏丐尊所形容的,从“翩翩浊世佳公子”,一变而为“戒律精严之头陀”。
  这种变化,是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追求什么,放弃什么,这时,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丰子恺曾说:弘一法师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的,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人的生活可分为三层;一层是物质生活,就是衣食;二层是精神生活,就是艺术;三层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弘一法师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所以,他不满足于一二层的生活,不断攀援,终于做了一个真正的和尚。
  这珍贵的照片,使我相信丰子恺所言不虚。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殊难窥破,淡然处世,放下尘怨,正是大师之素志。照片上的弘一法师右肋而卧,神态安详,看破生死,看淡喜悲,令人不胜景仰。
  苦海无涯,佛法无边,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第三层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怀一颗慈悲之心,做一个行善之人。“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不断反省,不断思索,自觉,觉他,觉行才能圆满。
  静静地赏人生路上的山水,品清风明月,相看两不厌。
  因为大师让我们懂得,所以我们慈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