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汉诗文名篇鉴赏大辞典(二)

 荷花小女子 2012-03-27
秦汉诗文名篇鉴赏大辞典(二)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秦汉诗文名篇鉴赏大辞典(二)

目录

第二部分

21、 《孔雀东南飞》  乐府诗集
22、 《陌上桑》  乐府诗集
23、 《上山采蘼芜》  乐府诗集
24、 《上邪》  乐府诗集
25、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26、 《饮马长城窟行》 乐府诗集
27、 《有所思》  乐府诗集
28、 《谏逐客书》  李斯
29、 《佳人歌》  李延年
30、 《愚公移山》
31、 《大风歌》 刘邦
32、 《秋风辞》  刘彻
33、 《季氏将伐颛臾》  论 语
34、 《为政》 论语
35、 《学而》 论语
36、 《戒兄子严敦书》 马援
37、 《七发》 枚乘
38、 《孟子见梁襄王》孟子
39、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40、 《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


21、 《孔雀东南飞》  乐府诗集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 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 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 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 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疋 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 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 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 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 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 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 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 始而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 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 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 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 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 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 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 终老不复娶
  阿母得闻之 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 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意 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 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 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 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 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 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 慎勿违我语
  
  新妇谓府吏 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 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 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 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 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 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 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 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具异 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 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遣施 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 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 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 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 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 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 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 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 母听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 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币多 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 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 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 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 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 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 俱会大通口 下马入车中 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 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 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 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 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 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 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 不迎而自归
  兰芝怼阿母 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 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 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 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 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 兰芝初还时 府吏见叮咛 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 恐此事非奇 自可断来信 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 贫贱有此女 始适还家门 不堪吏人妇
  岂合令郎君 幸可广问讯 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 寻遣丞请还 说有兰家女 丞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 娇逸未有婚 遣丞为媒人 主簿通语言
  直说太守家 有此令郎君 既欲结大义 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 女子先有誓 老姆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 怅然心中烦 举言谓阿妹 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 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 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 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 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君 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 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约 后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 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 诺诺复尔尔 还部白府君 下官奉使命
  言谈大有缘 府君得闻之 心中大欢喜 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 六合正相应 良吉三十日 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 交语速装束 络绎如浮云 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 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 踯躅青骢马
  流苏金缕鞍 斋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穿 杂采三百疋
  交广市鲑珍 从人四五百 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 适得府君书 明日来迎汝 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举 阿女默无声 手巾掩口啼 泪落便如泻
  移我琉璃榻 出置前厅下 左手持刀尺 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 晚成单罗衫 暗暗日欲暝 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 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 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 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 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 嗟叹使心伤 自君别我后 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 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 逼迫兼弟兄
  以我应他人 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 贺君得高迁 磐石方且厚 可以卒千年
  蒲苇一时韧 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 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 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 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 勿违今日言
  
  执手分道去 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 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 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 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风寒 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 儿今日冥冥 令母在后单 故作不良计
  勿复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 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 零泪应声落 汝是大家子 仕宦于台阁
  慎勿为妇死 贵贱情何薄 东家有贤女 窈窕艳城郭
  阿母为汝求 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 长叹空房中 作计乃尔立 转头向户里
  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 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 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 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 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 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 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 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 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 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 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 戒之慎勿忘
  
  [注释]
  1、箜:(kōng)
  2、篌:(hóu)
  3、疋:(pǐ)
  4、槌:(chuí)
  5、俜:(pīng)
  6、葳:(weī)
  7、蕤:(ruí)
  8、纨:(wán)
  9、鹄:(hú)
  10、踯:(zhí)
  11、躅:(zhú)
  12、骢:(cōng)
  13、鲑:(xié)
  
  [评析]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宋代郭茂倩《乐府诗集》将它收入《杂曲歌辞》,题为《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的创作时间大致是东汉献帝建安年间,作者不详,全诗340多句,1700多字,主要写刘兰芝嫁到焦家为焦母不容而被遣回娘家,兄逼其改嫁。新婚之夜,兰芝投水自尽。从汉末到南朝,此诗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被加工,终成为汉代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
  
  [作品介绍]
  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


22、 《陌上桑》  乐府诗集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妹。”“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注释] 
  1.倭堕髻:一名堕马髻,其髻斜在一边,呈似堕非堕之状,为当时时髦发式。
  2.襦(rú):短袄。
  3.捋(lǚ):摸弄。
  4.髭(zī):口上须。
  5.帩(qiào)头:古代男子包头发的纱巾。
  6.使君:汉时对太守的称呼。五马:汉太守驾车用五马。此句是说使君的车马停止不进。
  7.骊(lì):深黑色的马。鹿卢:即辘轳,井上吸水用具。鹿卢剑:剑柄玉作辘轳形。
  8.鬑鬑(lián lián):须发稀疏貌。盈盈、冉冉:都是美好而舒缓的样子,此处形容贵人的步法。
  
  [评析]
  艺术表现手法也非常卓越,它对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是通过人物的对话行动来表现,而不仅是单纯的作平板的叙述。其语言生动朴质,简洁有力,往往三两句话就能塑造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明胡应麟称其为“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至,独擅古今”。同时在人物的描述方面,也能运用各种修饰方法,令观者拍案叫绝。比如《陌上桑》中对罗敷美貌的描述。
  
  [作者品绍]
  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


23、 《上山采蘼芜》  乐府诗集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释]
  1.蘼芜:一种香草,叶子可以做香料。
  2.姝:好。
  3.阁:旁门,小门。
  4.缣(jiān):黄绢;素:素绢。黄绢比素绢贱。
  5.一匹:四丈。
  
  [评析]
  吸取了《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比喻贴切,发人联想,而委婉曲折,含蓄有味。其叙事诗的突出特点是善于抓住诗中主人公遭遇的矛盾冲突,通过富有个性的对话或自述,运用铺张排比的手法来交待情事,见出神态,表达主题思想。
  
  [作品介绍]
  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


24、 《上邪》  乐府诗集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注释]
  1.上:上天。邪(yé):犹如今语啊字。此句犹言“天啊”,是女子指天为誓。
  2.命:令。
  3.陵:山峰。
  4.雨:降、落。
  
  [评析]
  作品表现了追求爱情,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坚贞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是两汉乐府比较突出的内容。这类作品大多以妇女为主角。
  
  [作品介绍]
  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


25、  《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 
  1.冢:高坟。累累: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2.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3.雉:野鸡。梁:屋梁。
  4.旅: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叫旅生。
  5.葵:菜名,又叫冬葵,嫩叶可食。
  6.饴(sì):同饲,拿食物给人吃。
  
  [评析]
  着重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通过一个老兵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黑暗。他少小入伍,老大回乡,只见家园残破,亲友凋零。他孤独地采掇杂谷野菜作饭,“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茫然地倚门东望,不禁伤心泪落。
  
  [作品介绍]
  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


26、 《饮马长城窟行》 乐府诗集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注释]
  1.绵绵:长久不绝。
  2.夙昔:昨夜。
  3.“枯桑”句:枯桑虽然无枝,也当知道起风。“海水”句:海虽然广大,亦当感知天气变冷。这四句是说出门行役,哪能不受风寒之苦。但别人并非不知道而人人只求取媚当权者,都不肯为征夫进言。
  4.遗(wèi):赠送。
  5.尺素:古人写文章或书信用长一尺左右的绢帛,称为“尺素”。素,生绢。书,书信。
  
  [评析]
  《饮马长城窟行》:《相和歌辞·瑟调曲》之一。这首当是无名氏古诗。《文选》李善注云:“此辞不知作者姓名。”《玉台新咏》则以为是汉蔡邕所作,不可信。《乐府诗集》卷三十八云:“一曰《饮马行》。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古辞云:'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言征戍之客,至于长城而饮其马,妇人思念其勤劳而作是曲也。”按:《水经注·河水》中,确有关于长城边土窟的记载,但从《水经注》文字看,与陈琳之作相近,而与此诗不甚相干。疑此诗是东汉时无名氏古诗,乐官配以《饮马长城窟》曲调歌唱,其本意与长城无关,只是征夫思妇之辞。
  
  [作品介绍]
  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


27、 《有所思》  乐府诗集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注释]
  1.问遗:赠与。这句是说用什么送给你。
  2.簪:古人用来连接冠和发髻,横穿髻上,两端出冠外。《后汉书·舆服志》
  3.云:“簪以玳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下有白珠。”
  4.绍缭:缠绕。
  5.呼豨:表声的字,无意义。
  6.肃肃:风声。
  7.晨风:鸟名,就是鹯,和鹞子是一类,飞起来很快,
  8.飔:疾速。
  9.高:读为(hāo),东方hāo,即东方发白。
  
  [评析]
  作品表现了追求爱情,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坚贞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是两汉乐府比较突出的内容。这类作品大多以妇女为主角。《有所思》痛恨变心,把本来要送给情人的礼物,“拉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思想通达,感觉细致,有城市妇女气度。
  
  [作品介绍]
  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关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演唱的歌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音乐机关名称一变而为可以入乐诗体的名称。


28、 《谏逐客书》  李斯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而然後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後宫,而骏马抉提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後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注释]
  1、蹇:(jiǎn)
  2、丕:(pī)
  3、皋:(gāo)
  4、腴:(yú)
  5、雎:(jū)
  6、穰:(rǎng)
  7、鼍:(tuó)
  8、厩:(jiù)
  9、簪:(zān)
  10、缟:(gǎo)
  11、瓮:(wèng)
  12、缶:(fǒu)
  13、黔:(qián)
  14、赍:(jī)


29、 《佳人歌》  李延年
 
  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评析]
  初看起来,这首歌的起句平平,对“佳人”的夸赞开门见山,一无渲染铺垫。但其意蕴,却非同凡俗。地国秀丽,其佳人多杏目柳腰、清艳妩媚;北国苍莽,其仕女多雪肤冰姿、妆淡情深。此歌以“北方”二字领起,开笔就给所歌佳人,带来了一种与南方迥异的晶莹素洁的风神。北方的佳人何止千万,而此歌所瞩意的,则是万千佳人中“绝世独立”的一人而已,“绝世”夸其姿容出落之美,简直是并世无双;“独立”状其幽处娴雅之性,更见得超俗而出众。不仅如此,“绝世而独立”还隐隐透露出,这位佳人不屑与众女灵伍,无人知已而独立栏杆的的淡淡哀愁,那就不仅是超世脱俗,而且更楚楚可怜了。这就是平中孕奇,只开篇两句,恐怕就令武帝企足引领,生出对佳人的心向神往之情了。
  
  [作者介绍]
  汉代音乐家。中山(今河北定县)人,乐工出身,父母兄弟亦均为乐工。善歌,有善创造新声。武帝时。在乐府中任协律都尉。为《汉郊祀歌》十九章配乐,又仿张蹇传自西域的《摩诃兜勒》曲,作“新声二十八解,用于军中,称“横吹曲”。

 

 

30、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扣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朔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注释]
  1、箕:(jī)
  2、畚:(běn3)
  3、龀:(chèn)
  4、厝:(cuò)


31、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评析]
  刘邦击败英布后,还师经过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置酒沛宫,召集故乡父老兄弟同饮,酒酣时,高祖击筑而歌《大风》。歌辞以楚歌的形式,表达了成就天下霸业而衣锦还乡以及求贤纳士的迫切心情,气势恢宏,千古流传。
  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似乎也能感受到刘邦隐隐约约的对巩固政权的忧虑,大风起兮是否另指风云暗涌也已经不得而知了。
  
  [作者介绍]
  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因为被项羽立为汉王,所以在战胜项羽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因为定都长安,为了和后来刘秀建都洛阳的“汉”区别,历史上称为“西汉”。


32、 《秋风辞》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本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注释]
  1、棹:(zhào)
  
  [评析]
  诗开篇写道:“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阵阵秋风随白云而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短短两句,清远流丽。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三句,竭力描写汉武帝泛舟中流、君臣欢宴景致。当楼船在汾河中流疾驶,潺缓的碧水,顿时扬起一片白色的波浪。在酒酣耳热之际,不禁随着棹橹之声叩舷而歌。
  紧接着却出现了“欢乐极兮哀情多”。君临天下,当藐视一世,俯视天地之间,应慨然得意忘形。何来如此幽情哀音?王尧衢《古诗合解》卷一一语道破:“乐极悲来,乃人情之常也。愁乐事可复而盛年难在。武帝求长生而慕神仙,正为此一段苦处难谴耳。念及此而歌啸中流,顿觉兴尽,然自是绝妙好辞”原来,即便是君王也免不了生老病死,眼前的尊贵荣华终有尽时,人生老之将至,所有一切也会随着死亡不复存在,所以又怎能不因为“少壮几时兮奈老何”而忧伤呢?
  此诗虽是即兴之作,一波三折,抒写得曲折缠绵。沈德潜《古诗源》卷二:“《离骚》遗响。文中子谓乐极哀来,其悔心之萌乎?”以“《离骚》遗响”观之,乃就文辞而言。沈德潜的评价非常切实。
  
  [作者介绍]
  刘彻(前156-前87),西汉中期的皇帝,谥号为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能诗善赋,今流传《悼李夫人赋》。


33、 《季氏将伐颛臾》  论 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注释]
  1、颛:(zhuān)
  2、稷:(jì)
  3、兕:(sì)
  4、柙:(xiá)


34、 《为政》 论语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左车右兒),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
  1、懿:(yì)
  2、阙:(quē)
  3、軏:(yuè)
  4、谄:(chǎn)


35、 《学而》 论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释]
  1、惮:(dàn)
  2、悌:(tì)
  3、谄:(chǎn)
  
  [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是孔子门徒记录其言行的一本书。


36、 《戒兄子严敦书》 马援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日:“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 ,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注释]  
  1、敕:(chì)
  2、鹄:(hú)
  
  [作者介绍]
  马援(前14—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37、 《七发》 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吴客往问之曰:“伏闻太子玉体不安,亦少间乎?”太子曰:“惫!谨谢客。”客因称曰:“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意者久耽安乐,日夜无极,邪气袭逆,中若节轖。纷屯澹淡,嘘唏烦酲,惕惕怵怵,卧不得瞑。虚中重听,恶闻人声,精神越渫,百病咸生。聪明眩曜,悦怒不平。久执不废,大命乃倾。太子岂有是乎?”太子曰:“谨谢客。赖君之力,时时有之,然未至于是也。”客曰:“今夫贵人之子,必官居而闺处,内有保母,外有傅父,欲交无所。饮食则温淳甘脆,脭醲肥厚;衣裳则杂遝曼煖,燂烁热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况其在筋骨之间乎哉?故曰: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今太子肤色靡曼,四支委随,筋骨挺解,血脉淫濯,手足堕窳;越女侍前,齐姬奉后;往来游宴,纵恣于曲房隐间之中。此甘餐毒药,戏猛兽之爪牙也。所从来者至深远,淹滞永久而不废,虽令扁鹊治内,巫咸治外,尚何及哉!今如太子之病者,独宜世之君子,博见强识,承间语事,变度易意,常无离侧,以为羽翼。淹沉之乐,浩唐之心,遁佚之志,其奚由至哉!”
  太子曰:“诺。病己,请事此言。”
  客曰:“今太子之病,可无药石针刺灸疗而已,可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之,不欲闻之乎?”
  太子曰:“仆愿闻之。”
  客曰:“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中郁结之轮菌,根扶疏以分离。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谿。湍流溯波,又澹淡之。其根半死半生。冬则烈风漂霰、飞雪之所激也,夏则雷霆、霹雳之所感也。朝则鹂黄、鳱鴠鸣焉,暮则羁雌、迷鸟宿焉。独鹄晨号乎其上,鹍鸡哀鸣翔乎其下。于是背秋涉冬,使琴挚斫斩以为琴,野茧之丝以为弦,孤子之钩以为隐,九寡之珥以为约。使师堂操畅,伯子牙为之歌。歌曰:'麦秀兮雉朝飞,向虚壑兮背槁槐,依绝区兮临回溪。’飞鸟闻之,翕翼而不能去;野兽闻之,垂耳而不能行;蚑、蟜、蝼、蚁闻之,拄喙而不能前。此亦天下之至悲也,太子能强起听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犓牛之腴,菜以笋蒲。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楚苗之食,安胡之飰抟之不解,一啜而散。于是使伊尹煎熬,易牙调和。熊蹯之臑,芍药之酱。薄耆之炙,鲜鲤之鱠。秋黄之苏,白露之茹。兰英之酒,酌以涤口。山梁之餐,豢豹之胎。小飰大歠,如汤沃雪。此亦天下之至美也,太子能强起尝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钟、岱之牡,齿至之车;前似飞鸟,后类距虚,穱麦服处,躁中烦外。羁坚辔,附易路。于是伯乐相其前后,王良、造父为之御,秦缺、楼季为之右。此两人者,马佚能止之,车覆能起之。于是使射千镒之重,争千里之逐。此亦天下之至骏也,太子能强起乘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既登景夷之台,南望荆山,北望汝海,左江右湖,其乐无有。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比物属事,离辞连类。浮游览观,乃下置酒于虞怀之宫。连廊四注,台城层构,纷纭玄绿。辇道邪交,黄池纡曲。溷章、白鹭,孔鸟、鶤鵠,雏、鵁鶄,翠鬣紫缨。螭龙、德牧,邕邕群鸣。阳鱼腾跃,奋翼振鳞。漃漻薵蓼,蔓草芳苓。女桑、河柳,素叶紫茎。苗松、豫章,条上造天。梧桐、并闾,极望成林。众芳芬郁,乱于五风。从容猗靡,消息阳阴。列坐纵酒,荡乐娱心。景春佐酒,杜连理音。滋味杂陈,肴糅错该。练色娱目,流声悦耳。于是乃发激楚之结风,扬郑、卫之皓乐。使先施、徵舒、阳文、段干、吴娃、闾、傅予之徒,杂裾垂髾,目窕心与;揄流波,杂杜若,蒙清尘,被兰泽,嬿服而御。此亦天下之靡丽皓侈广博之乐也,太子能强起游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将为太子驯骐骥之马,驾飞軨之舆,乘牡骏之乘。右夏服之劲箭,左乌号之雕弓。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弭节乎江浔。掩青蘋,游清风。陶阳气,荡春心。逐狡兽,集轻禽。于是极犬马之才,困野兽之足,穷相御之智巧,恐虎豹,慑鸷鸟。逐马鸣镳,鱼跨麋角。履游麕兔,蹈践麖鹿,汗流沫坠,冤伏陵窘。无创而死者,固足充后乘矣。此校猎之至壮也,太子能强起游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然阳气见于眉宇之间,侵淫而上,几满大宅。
  客见太子有悦色,遂推而进之曰:“冥火薄天,兵车雷运,旍旗偃蹇,羽毛肃纷。驰骋角逐,慕味争先。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纯粹全牺,献之公门。”
  太子曰:“善!愿复闻之。”
  客曰:“未既。于是榛林深泽,烟云闇莫,兕虎并作。毅武孔猛,袒裼身薄。白刃磑磑,矛戟交错。收获掌功,赏赐金帛。掩蘋肆若,为牧人席。旨酒嘉肴,羞炰宾客。涌觞并起,动心惊耳。诚不必悔,决绝以诺;贞信之色,形于金石。高歌陈唱,万岁无斁。此真太子之所喜也,能强起耳游乎?”
  太子曰:“仆甚愿从,直恐为诸大夫累耳。”然而有起色矣。
  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恤然足以骇矣。观其所驾轶者,所擢拔者,所扬汩者,所温汾者,所涤汔者,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怳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忽兮慌兮,俶兮傥兮,浩瀇瀁兮,慌旷旷兮。秉意乎南山,通望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流揽无穷,归神日母。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或纷纭其流折兮,忽缪往而不来。临朱汜而远逝兮,中虚烦而益怠。莫离散而发曙兮,内存心而自持。于是澡概胸中,洒练五藏,澹澉手足,颓濯发齿。揄弃恬怠,输写淟浊,分决狐疑,发皇耳目。当是之时,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伛起躄,发瞽披聋而观望之也,况直眇小烦懑,酲醲病酒之徒哉!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
  太子曰:“善,然则涛何气哉?”
  答曰:“不记也,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云内,日夜不止。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者,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六驾蛟龙,附从太白,纯驰皓蜺,前后络绎。顒顒卬卬,椐椐彊彊,莘莘将将。壁垒重坚,沓杂似军行。訇隐匈礚,轧盘涌裔,原不可当。观其两旁。则滂渤怫郁,闇漠感突,上击下律,有似勇壮之卒,突怒而无畏。蹈壁冲津,穷曲随隈,逾岸出追。遇者死,当者坏。初发乎或围之津涯,荄轸谷分。回翔青篾,衔枚檀桓。弭节伍子之山,通厉骨母之场,凌赤岸,篲扶桑,横奔似雷行。诚奋厥武,如振如怒。沌沌浑浑,状如奔马。混混庉庉,声如雷鼓。发怒庢沓,清升踰跇,侯波奋振,合战于藉藉之口。鸟不及飞,鱼不及回,兽不及走。纷纷翼翼,波涌云乱,荡取南山,背击北岸,覆亏丘陵,平夷西畔。险险戏戏,崩坏陂池,决胜乃罢。汩潺湲,披扬流洒。横暴之极,鱼鳖失势,颠倒偃侧,沋沋湲湲,蒲伏连延。神物怪疑,不可胜言,直使人踣焉,洄闇凄怆焉。此天下怪异诡观也,太子能强起观之乎?”
  太子曰:“仆病,未能也。”
  客曰:“将为太子奏方术之士有资略者,若庄周、魏牟、杨朱、墨濯、便蜎、詹何之伦,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岂欲闻之乎?”
  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曰:“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涩然汗出,霍然病已。
  
  [注释]
  1.轖:(sè)
  2.酲:(chéng)
  3.脭:(chéng)
  4.醲:(nóng)
  5.遝:(tà)
  6.窳:(yǔ)
  7.霰:(xiàn)  
  8.鳱:(hàn)
  9.鴠:(dàn)
  10.羁:(jī)
  11.鹄:(hú)
  12.斫:(zhuó)
  13.翕:(xī)
  14.蚑:(qí)  
  15.蟜:(jiǎo)
  16.犓:(chú)
  17.耆:(qí)
  18.鱠:(kuài)
  19.豢:(huàn)
  20.飰:(fàn)
  21.歠:(chuò)
  22.穱:(zhuō)
  23.羁:(ji1)
  24.辔:(pèi)
  25.溷:(hùn)
  26.鶤:(kūn)
  27.鵁:(yuān)
  28.鶄:(jīng)
  29.鬣:(liè)
  30.螭:(chī)
  31.邕:(yōng)
  32.薵:(chóu)
  33.蓼:(liǎo)
  33.髾:(shāo)
  34.鸷:(zhì)
  35.镳:(biāo)
  36.麋:(mí)
  37.麕:(jūn)
  38.麖:(jīng)
  39.蹇:(jiǎn)
  40.闇:(àn)
  41.兕:(sì)
  42.磑:(wèi)
  43.炰:(páo)
  44.觞:(shāng)
  45.瀇:(wǎng)
  46.瀁:(yǎng)
  47.躄:(bì)
  48.瞽:(gǔ)
  49.顒:(yóng)
  50.訇:(hōng)
  51.篲:(huì)
  
  [作者介绍]
  枚乘(?~公元前140?)西汉辞赋家。字叔。淮阴(今江苏清江市西南)人。初为吴王刘□郎中,吴王有叛心,枚乘上书谏劝,吴王不听,于是枚乘投奔梁孝王刘武。景帝时,吴王参预六国谋反,枚乘又上书劝阻,吴王仍然拒绝了他的劝告,最后兵败身死。枚乘也因此而知名。“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拜他为弘农都尉,他不愿做郡吏,称病离职,仍旧到梁国,为梁王的文学侍从。据《汉书·艺文志》,枚乘有赋9篇,今传赋3篇,其中《七发》见于萧统《文选》、《柳赋》见于《西京杂记》、《梁王菟园赋》见于《古文苑》。后两篇前人疑为伪作,公认可靠的只有《七发》1篇。徐陵《玉台新咏》载有《杂诗》9首,指名为枚乘作。刘勰称“古诗佳丽,或称枚叔”(《文心雕龙·明诗》),萧统《文选》列为无名氏作。后人多依《文选》,认为非枚乘作品。《隋书·经籍志》有《枚乘集》2卷,已散佚;近人辑有《枚叔集》。


38、 《孟子见梁襄王》孟子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作者介绍]
  孟轲(约公元前372~约前289)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邹(今山东省邹县)人。他曾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并以此到齐、梁、鲁、邹、宋、滕等国游说诸侯。


39、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
  1.龁:(hé)
  2.觳:(hú)
  3.觫:(sù)
  4.彘:(zhì)
  5.庠:(xiáng)


40、 《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注释]
  1.餍:(yàn)
  2.瞷:(jiàn)
  3.墦:(fá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