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六)

 退一步生活 2012-03-27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六)
2012-03-02 10:22:12      阅读3086次

忘记该忘记的

  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然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点残痕;有人,特别是诗人,甚至爱抚这一点残痕,写出了动人心魄的诗篇,这样的例子,文学史上还少吗?

  当一个人走过50、60、70年 乃至更长的岁月后,忘记就成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季老曾经在文章中谈到一位老朋友,在拜访的十几分钟里连续问了季老三次“你是谁?”这个问题。衰老,自是让人唏嘘的事情,但能够忘记,对人生来说又是一个必须学习的课题。
  尤其是对于一些悲伤、挫折、困苦的历程,忘记常常比记住要好一些。
  有一对瑞典夫妇和奥地利夫妇一起参加一个登山活动,在半途中遇到了雪崩事件。在逃避过程中,他们陷进了一个山洞。虽然4人都活了下来,但同时他们也困在了山洞当中。
  面对严酷的现实,两对夫妇经过认真思考后,决定接受现实生活 与世隔绝的山洞生活。他们定下规矩绝口不提外面的世界,像平常生活一样按时作息,把山洞看成自己的家园,每日休息、洒扫、交流,日常活动按部就班,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
  不知不觉中,一周过去了,两周过去了,没有救援队前来搭救,山洞里也没有找到出去的路径,而且他们的食物也已经吃完了。于是,他们开始在山洞里寻找一切找得到的食物,从地层里挖出的虫子、老鼠,还有从洞口掉进来的小鸟尸体,凡是能够入口的东西他们都找来充饥。
  这样过去了不知多少时日,家乡的亲人都认为他们已经死去。然而一天又发生了一次雪崩,山洞在震动中出现了另一个出口,救援队这时也从新洞口发现他们,并将4人救出。这样,两对夫妇活着回到他们的家乡,成为当地的明星人物。当媒体询问他们活下来的秘诀时,他们总是非常平静地回答:“没有什么特别的,只不过我们在洞中学会了忘记。忘记遭遇,忘记周围环境,只记住属于我们自己的生命。”
  忘记不幸,是积极面对的另一种开始,也是新生活的开始。只不过,我们常常是记忆过好,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对于丧失阿毛的痛苦无法摆脱,逢人便说:“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阿毛的死本来是个悲剧,但祥林嫂对这个悲剧的反复温习,又造就了她自己的悲剧。她活在过去的痛苦里,于是也死在过去的痛苦里。
  在生活中,我们要以祥林嫂为戒。任何人,遇到那种见面便诉苦,而且同一体裁反复诉苦的人,都会觉得心情不爽。所以,我们也不要把一些小小不顺、挫折拿来折磨朋友、折磨自己。若到不快处,高歌痛饮一场潇潇洒洒把这一页翻了过去,也就罢了。何必搞得死去活来,纠缠不休,叫人看了,先是“哀其不幸”,后便是“怒其不争”,何苦来哉。
  其实,上帝在创造生命的时候就给我们每个人安装了一个“金山清理”软件,定期不定期地清理一些“碎片”“历史痕迹”之类,只不过这个动作是“后台运行”,所以我们常常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就忘掉很多事情。快乐豁达的人,后台运行中就把痛苦淡忘了,而太过执著的人,后台运行中却清理了快乐留下了痛苦。
  有些人,总是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记忆储备空间留给伤害自己最深的人和事。这就像王家卫在《东邪西毒》里讲的那个故事一样,黄药师送给欧阳锋一坛酒,叫做“醉生梦死”,喝了这坛酒的人,就会把以前发生的事情全部忘记。
  被痛苦折磨的人,总是希望有一坛“醉生梦死”。其实这并不是王家卫的臆造,生活中的“醉生梦死”就是电影的英文名字“Ashes of Time” 时间的灰烬。时间能摧毁一切,如果再加一点儿散淡的个性,痛苦会忘得更快一些。
  会忘记的人,在生活中的身影是潇洒的。所以,在王家卫的故事里那一群喜欢回忆的江湖英雄便都不英雄,即使无敌,也寂寞如斯。那种生活,是绝不令人羡慕的。
  中国民间古老故事里写人死之后总要喝一碗“孟婆汤”,意思是忘掉前世的坎坷才能进入下一轮朝气蓬勃的新生。时常欣赏自己伤疤的人,一种是过度自恋,陷在自己的痛苦里边呻吟边觉得美丽动人;一种是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总想着有朝一日以牙还牙;还有另一种人,就是太过执著,总记挂得不到的东西,不晓得舍弃也是新生,于是便在痛苦泥潭里耗费生命。
  所以,忘记该忘记的事情,是种莫大的智慧,也是种境界。
  战国时期,庄子家里经常贫穷到无粮起炊,妻子便让庄子外出借粮。庄子去找监河候借粮,未遂。妻子让庄子再到别处借,庄子回答说,我们在一起这样艰难地生活,还不如分道扬镳呢!妻子听了流着眼泪领取休书,不久嫁给阔佬,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真实性不可知,但听着倒像很多现代饮食男女告别分手的真实对白。事实上,这个故事应该演绎自《庄子.大宗师》中鱼儿的故事。说:河水干涸了,两条鱼在河床上痛苦地用唾沫滋润对方的嘴巴过活,与其这样风雨同舟披肝沥胆,倒不如河水漫上来大家自由自在在江湖里逍遥而互相不认识彼此。这便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由来。
  “相濡以沫”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令人肃然起敬。只不过,如果我们执著于某种东西,便常常失去相忘江湖的快乐。这里,我们否定的绝不是相濡以沫的精神,更不鼓励年轻女士“忘记”骑自行车的男朋友,去追求“坐在宝马里哭泣”的生活。相反,我们应该更多地忘记生活中的物欲横流,忘记那些作为平凡人的我们很难企及的东西,在属于自己的江湖里做一条快乐的鱼儿,这是健康、理性的人生规划。
  宝马和自行车的区别很明显,能够忘记这个区别或者漠视这个区别,而从自行车后座上得到快乐的人,的确是需要大智慧的。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诋毁

  好多年来,我曾有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对我都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一个人,人人都说他好,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极端圆滑的人,圆滑到琉璃球也能长只脚的程度。

  看过季老文章的人,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季老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人,尤其是人品之朴素,达到了相当境界,所以季老的有些想法反而看起来天真。季老说好多年他都有一个愿望:自己对每个人好,每个人也都对他好。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有高风亮节出淤泥而不染的谦谦君子,就有搬弄是非毁谤诋毁的阴险小人,这也是世界寻求平衡的一种方式吧。
  当然,季老后来对这个“真理”恍然大悟了。只望有誉不望有毁的世界是不存在的,所以,在无法避免诋毁的生活中,我们只能调整心态去面对。有一句非常流行的话叫做“心态一变,世界就变”!怎样对待诋毁,显示了每个人不同的做人态度和人生智慧。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中,一百零三回写诸葛亮叫阵司马懿,但不管怎么叫骂羞辱,司马懿就是高挂“免战牌”。当时蜀军长途跋涉远离大本营在魏国抢地盘,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司马懿将会以逸待劳占个大便宜。是时,诸葛亮便想出了一个非常歹毒的计策,派人送了一套女士服装给司马懿,暗指司马懿畏首畏尾像个裹着小脚的女人,不敢出来跟蜀军一较高下。
  但是司马懿见了诸葛亮派人送来的女时装,不但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地把新衣服套在身上show了一番。然后,波澜不惊慢条斯理地向来使打听诸葛亮的工作生活。来使是个直肠子,就说:我家丞相每天玩命干革命,事必亲躬,每天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而且最近饭量也不大好。司马懿听了微微一笑,做了个科学的预见,说:诸葛亮迟早会过劳死。
  看三国的人都知道,在后期诸葛亮面对对手司马懿的时候,是多么心力交瘁,力不从心。原因就是司马懿并非被骂几句就七窍流血而死的王朗、张昭、周瑜之流,他看透了诸葛诋毁背后的用意,所以能谈笑风生,击败神机妙算的神话人物诸葛亮。
  凡事看透了,便也就了然于胸了。生活中那些诋毁别人的人,通常都是无能的人。有能力的人总习惯用事实说话,没有能力的人才喜欢用嘴巴说话。所以,诋毁的本质,是虚弱、愚蠢和无能。
  而面对诋毁能谈笑风生的人,着实“道高一筹”。关于苏轼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大多数是褒扬苏子的,但也有少数是后人调侃他的,比如这个故事:
  苏轼很喜欢和好朋友佛印谈论佛道。有一天,苏轼登门拜访佛印,问:“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听了很是自得,有点儿飘飘然。接着,佛印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比较调皮,想故意为难佛印,就说:“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黯然无语。
  苏轼觉得自己难得赢了佛印一回,兴奋地回家将此事告诉了妹妹苏小妹。苏小妹不愧是才女,看着哥哥一副吹嘘的模样马上大摇其头,说:“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了,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万物都是佛;而你心中只有屎,所以看别人也都是一坨屎。”
  这是个非常有趣且很有道理的故事,所以境界高的人,通常都很谦虚好学,在人际交往中显得非常低调、低位,不轻易臧否人物。即使别人对其出言不逊,也不会生气,不会翻脸,这并不是像司马懿,出于一种高深的城府和计谋,而是来自高尚坦荡的人格。是佛,怎样攻击和诋毁都是佛,就像如来不会在意孙悟空在自己手指间撒尿一样,他掌握着天地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俯视这个世界,内心平静,外界的一时波澜,根本影响不了他任何一点儿情绪。
  所以,真正的高人,身边都没有是非。并不是说,是非绕着他们走,而是他们像太极一样,是非打过去,被包容吸纳掉了。相反,那些总是身缠是非的人,自己也要进行反省。使我们陷于诋毁烦恼中的并不是诋毁者,而是我们自己。
  很多球迷都记得在2006年世界杯上最令人遗憾的一幕:齐达内头撞意大利队马特拉齐被红牌罚下,为他几近完美的足球人生留下一个令世界为之遗憾的结局。
  撞头事件,当时几乎抢掉了世界杯所有噱头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披露的焦点,齐达内称马特拉齐侮辱了他的妈妈和姐姐,所以未能控制自己情绪。然而不管怎么样,齐达内的表现辜负了众多球迷的期待。当世界各地的球迷通过电视屏幕看到他们由衷热爱的球星红牌罚下错身走过大力神杯的那个镜头时,不禁为之扼腕叹息。
  齐达内的遗憾,实在是因为没看过佛印和苏轼的故事,否则他就知道诋毁他的人正是在诋毁自己这个道理。当然,我们都有七情六欲,事件当头,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也通常会像齐达内那样,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才学会怎么对待诋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