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语文教学中的披文以入情

 万里无云万里天 2012-03-27
语文教学要以文为本“沿波讨源”(辛弃疾的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吴启兴


        譬如对于辛弃疾的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教学,辛弃疾为什么不写实际的军营生活与战场的战斗、却虚构军营与战场?这样写是强调了什么、省略了什么?只有以文为本“沿波讨源”、由文辞入手,逐词逐句去解读作品,发幽探微,知人论世,才能理解掌握辛弃疾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把辛弃疾字面词后隐藏的情感也显露出来。请看我对这篇文章的解读: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梦里壮观为哪般?


吴启兴


    辛弃疾是著名的豪放词人,《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他的豪放词力作。
    该词上阙描写了秋天里的军营生活。前两句写军营里的夜晚和早晨,第一句“醉里挑灯看剑”,就塑造出一位壮志在胸、宝剑在手的将军的英雄形象。“醉里”,醉酒之中。“挑灯”,点明时间是在夜晚。“看剑”,表明壮心,“醉里挑灯看剑”,说明将军即使在醉酒之际也念念不忘杀敌立功报效国家。
    第二句“梦回吹角连营”写了早晨醒后的所闻:各个军营接连响起了号角声。梦回:梦中回到。吹角:(军队中)吹号角(的声音)。连营:连接一起驻扎的军营。“梦回”告诉读者,作者所写的“吹角连营”以及对于各个军营里面将士们宴饮、娱乐和阅兵盛况的描写、是作者梦境里面的生活。
    而后三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写出了将士们宴饮、娱乐和阅兵盛况:将士们分食了烤牛肉,在雄壮激昂的军乐声中,将士们士气高涨、队伍整齐、操练演习。八百里:指军营连营之广。分:分配。麾:军旗。麾下:军旗下面,指军中。炙:熟肉。五十弦:指瑟,古时最早的瑟为五十弦。这里泛指军中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沙场:战场。秋:秋季,秋天。点兵:点检军队。即接受检阅和派遣。
    下阙写将士们练兵比武的壮烈场面。战马象的卢骏马(相传刘备的的卢马一踊三丈)迅猛奔驰,强弓硬箭发出惊人的响声,如霹雳一样震天动地,渲染出将士们兵精马壮,善骑善射、情绪高昂的演武场面,表现出将土们要替君王恢复中原、完成统一大业、从而能够千古留名的志向和愿望。
    马作的卢:马象的卢马一样。的卢:马名。一种性子刚烈跑得快的马。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了却:了结,完成。把事情做完。天下事:此特指恢复中原之事。赢得:博得。生前:活着的时候。身后:死后。可怜:可惜。
    下阙描绘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下阙描绘的是一场反击战。将军是爱国的,也是追求功名的。战斗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
    如果社会实际真的这样,那真够得上是“壮词”。然而在辛弃疾生活的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真正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辛弃疾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之中,沉痛地慨叹道:“可怜白发生!”实际情况是,自己抗战的愿望没有实现白发已生,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
    辛弃疾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又有谁可怜他呢?于是,辛弃疾写了这首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这是辛弃疾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虚构的场面,表达了他要为国立功的壮志豪情,但是辛弃疾为什么不写实际的军营生活与战场的战斗、却虚构军营与战场?这样写是强调了什么、省略了什么?
    实际的社会是辛弃疾生活的宋代,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不思恢复,他曾向宋孝宗上《美芹十论》、向宰相虞允文上《九议》,屡陈恢复方略,但未被采纳、不被重用、空怀恢复中原建功立业之志而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发发感慨:“可怜白发生”。
     该词采用了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先描写军营生活并描绘操练比武的激烈,而后笔锋陡转一落千丈,写自己空有壮志豪情而不能实现的苦闷,造成特有的悲壮气氛,作品为何这样构思和表达?原因安在?
    辛弃疾生活的宋代,比起以前的时代是知识分子社会地位最高、参政机会最多的时代。北宋进一步发展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一次录取的进士常达三四百人,比唐代超过十倍以上。宋太宗曾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其实何止是宰相,就是主兵的枢密使,理财的三司使,下至州郡长官,几乎都是文人担任,这就使中小地主阶级的士子有更多的机会参政,有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
    比之武人,北宋王朝对文人的待遇也优厚得多,宋朝的文官有优厚的俸给,在离职时也还可以领宫观使的名义支取半俸,武官就不能这样,这对于提高当时文人的社会地位,使他们忠于北宋王朝,收到了好的效果。宋代的知识分子,大都忠君观念根深蒂固,如苏轼几经贬谪、几经起用,然而忠君爱国报效国家的初衷未改,重用,则发挥自己的才智;不重用,也只是发发感慨,仍然尽力而为,穷达皆能存独善之心而又行兼济之志,达到了一个后人很少能够企及的精神境界。因此,空有壮志才智而不能付诸实践,表现在作品中也就是豪放中有悲凉,豪放后而成悲壮,如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品之所以这样,是作者的观念使之然。
    辛弃疾的观念也是忠君爱国报效国家,他是带着北中国人民要求恢复的愿望南归的,他的远大政治抱负与妥协派格格不入,政治上屡受打击,他对南宋王朝是爱深恨亦深。但他爱的是国,忠的是君,恨的只是恢复中原报效国家的愿望不能实现、空怀壮志而事业无成,所以,他也和苏轼一样,对此耿耿于怀而无可奈何,其结果是志越壮、情越豪,与生活现实形成的反差越大,表现在作品中,作者的情绪也就越是一落千丈。
    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陈亮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所打击的坚持抗金主张的人物。宋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计划全都落空了。这首词可能就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辛词怀古气豪、梦里壮观(杀敌抗金和报效国家的理想只能在梦里实现),最后被感叹所代替。原因安在?就是因为作者的爱国(坚持抗金)忠君(不能坚持抗金)和报效国家(坚持抗金)的愿望不能实现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使之然。
    只有以文为本“沿波讨源”、才能“虽幽必显”、才是真正科学地解读文章,才是真正科学地语文教学。这样做就是人们谈论的语文教学的文本教学,这就是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特点。这就是语文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老师的教学的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