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走基层·第一手调研】桔子红了:有人欢喜有人愁

 耐晗 2012-03-28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27日 19:19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中国网络视台消息(新闻联播):前天,我们报道了四川蒲江县的桔农杨德和等几户果农家庭,几万斤的脐橙卖不出去,只能自家守株待兔,等着收购的客商上门。记者在蒲江蹲点期间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桔农家庭都面临这样的困境。恰好相反的是,与杨德和家所在的鹤山镇相距十多公里的西来镇,有的桔农今年产的柑桔很好卖,而且价格达到了一块多。在同一个县,同样是种柑桔,为什么桔农的收入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

           这里是蒲江县西来镇。村民姚万红和另外两家果农今天正在卖他们刚刚摘下来的柑桔。

          姚万红告诉记者,今年她家经过品种改良的这四亩多柑桔,品种叫“春见”。跟脐橙一样,属于柑桔里的中熟品种,一般是春天上市。“春见”的亩产能达到六千斤,算下来姚大姐家的果子能卖到4万多元。
   
  四年前,姚万红种的品种也是脐橙。当年,受病虫害影响,脐橙滞销严重。后来她下定决心进行了品种改良,最近两年的收入都比种植脐橙高了将近一倍。
   
       这里丰收的喜悦,也让在收购现场打工的其它外乡果农很是羡慕。

    有人欢喜有人愁,究其原因,柑桔的品种是关键。蒲江县农业发展局果蔬站站长雷清良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江西、四川等地的脐橙都丰收了,因而价格很低。而“春见”是近几年才引进的新品种,目前在全国的种植面积很小,因而价格还没有低于过一块钱。

    面对部分果农遇到的困难,蒲江县农业部门也很着急。每年,他们都会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到全县80多个柑桔种植的重点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在白塔村,今年培训的重点就是品种改良。然而,品种改良在白塔村推进得并不顺利。

    老杨对品种改良很感兴趣,但他表示,自己已经不当家了,需要跟在外打工的儿子商量好再做决定。老杨的邻居吕秀芹则跟雷站长诉苦说,她的这六亩果园是从村集体承包的,合同只有五年就要到期了。品种改良以后,果树要到第三年才能结果。这样,她将有两年没有收入。雷站长建议,村里可以帮忙想办法减免一些承包费用,鼓励果农进行品种改良。申请减免承包费用需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第二天,村主任田惠专门找到吕秀芹,问她是否愿意提出申请。但是,吕秀芹谢绝了田惠的好意。

    “赌”的心态,记者在白塔村,曾经多次听到桔农提起。

    守着脐橙这个已经种植了很多年的品种赌输赢,其实背后透出来的信息是:桔农对改良新品种缺乏足够的信心。品种改良后会有两年没有收入,还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所以有的桔农宁愿抱残守缺,也不愿意进行品种改良。那么,有没有办法通过合理的引导打消桔农的顾虑,帮助桔农增强改良品种的信心呢?请继续关注桔农的故事。

    (视频编辑:金月展 文字编辑:安梦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