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实验与实验设计》专题复习检测题 1、探究酸碱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 实验用具:烧杯、注射器8支、带有橡皮塞抽去空气的试管4支、干酵母粉、蔗糖、配制好的pH分别为5、6、7、8的缓冲液 秒表 实验步骤:①用开水配制10%蔗糖溶液100mL加入烧杯中,冷却到室温(26℃)后,加入4克干酵母粉,10min后……依次完成步骤②③④⑤,观察并记录。 ⑴完成实验步骤: ② ③ ④ ⑤ ⑵实验记录:产生2mL气体体积量(以针筒推柄上升的mL数为产气量,见右图)所需要的时间如下表,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⑶回答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等到蔗糖溶液冷却后再加入干酵母粉? ②为什么要用注射器吸取溶液注入试管内? 2.酶是生物催化剂,其催化效率受温度、酸碱度和激活剂等因素的影响,并知Na+对酶的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验证氯离子是唾液淀粉酶的一种激活剂。三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设计,下列是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下列实验思路能否达到目的?为什么?再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1)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向甲试管加入适量的0.01mol/L的盐酸,向乙试管加入等量的自来水,然后同时向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稀释唾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观察比较哪支试管里蓝色较快褪掉。
(2)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向甲试管加入适量的0.01mol/L的盐酸,向乙试管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然后同时向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稀释唾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观察比较哪支试管里蓝色较快褪掉。
(3)取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向甲试管加入适量的0.01mol/L的NaCl溶液,向乙试管加入等量的自来水,然后同时向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稀释唾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观察比较哪支试管里蓝色较快褪掉。
(4)下面由你进行实验设计,写出你的设计思路。
3.根据实验原理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选择运载体质粒,明确质粒的抗菌素基因所抗的抗菌素类别。 ①实验原理:作为运载体的质粒,须有标记基因,这一标记基因是抗菌素抗性基因。故凡有抗菌素抗性的细菌,其质粒才可用作运载体。 ②材料用具:青霉素、四环素的10万单位溶液、菌种试管、灭菌的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酒精灯、接种环、一次性注射器、蒸馏水、恒温箱。 ③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三个含细菌培养基的培养皿并标为1、2、3号,在酒精灯旁,用三支注射器,分别注入1mL蒸馏水、青霉素液、四环素液,并使之分布在整个培养基表面。 第二步: 第三步: ④预期结果:A、 B、 。 C、 。 4.科学家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试管牛时,首先用激素促进良种母牛多排卵,然后行体外受精和培育,最后把胚胎送入母牛子宫内,孕育成小牛产出。试分析回答: (1)胚胎移植属于生物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_领域,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_。 (2)题干中“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______(蛋白质)。 (3)为探索该激素对卵巢的作用,现提供如下材料,请设计实验完成之。 (蛙卵巢活动可通过检查泄殖腔内含有卵子的情况来分析) A、材料用具:小青蛙若干,2ml注射器2只,小铁丝笼若干,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该 激素溶液等。 B、方法、步骤:1、 2、 3、 4 、 C、请列出实验数据记录表(外框已绘出)
5.某同学由“高温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高温如何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活性?”为了探索这一问题,他做了一个实验。在下述的实验步骤(1)(2)(3)中各有一处错误或不妥之处,请改正之并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实验步骤:(1)取三只相同的洁净玻璃缸编号为A、B、C,分别装上等量的蒸馏水、河水、自来水 步骤(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2)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地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物种数量统计结果:
(1)A、B、C三种类型的草原对放牧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导致这三种类型的草原物种数量不同的关键生态因素是 。如果将A草原与我国东北针叶林相比,两者之间恢复力稳定性较强的是 。 (2)调查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 ① 选取40cm×40cm为最佳样方面积。 ② 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 ③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课题研究时,确定了对“家庭煤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子课题研究,并制定了研究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该研究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该课题研究的两点主要意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该课题研究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开展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如下: 取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葱,一盆(编号1)置于阳台,一盆(编号2)置于厨房煤炉旁,白天给予同样的护理,并进行同样的光照,经过一个月的观察,结果如下:
①该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让你完成该课题的研究报告,你的报告中应含有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了检测植物体有机物的运输,科研和教学中常设计如下实验:选择四株长势相当的豆科植物,取其上部位相同、长势相当的健壮叶片按下图建立装置A、B、C、D,在玻璃器皿中分别充满放射性14CO2。实验前,装置A不作处理,装置B在X处环割剥去树皮,装置C在Y处环割剥去树皮,装置D在Z处将叶柄从中央折断,其实验记录如下表:
请分析问答: (1)实验结束后测试A装置的顶芽、叶中、茎部Z处和根中的放射物,主要应是: 等有机物质,这些物质是在叶肉细胞的 中产生的。 (2)装置A显示的数据可知,运往顶芽运输的物质比茎和根多,其主要原因是 (3)通过对装置B和装置C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装置A、B、C、D中起对照作用的是装置 。 (4)造成装置D实验结果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定选用该豆科植物进行无病毒组织培养,则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其培养基中必须加入的物质类型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致少写出二类)。同时还必须调控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同学利用下列装置研究CO2含量以及光照强度对某种绿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过程用同种、状况相同的若干新鲜叶片在室温25℃下进行,通过缓冲液调节密闭小室空间CO2浓度的相对稳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的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第3组装置中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在2h内,叶片积累的葡萄糖约为________mg。在CO2浓度为0.03%条件下继续增强光照强度,液滴向右移动的速度将快于9.0ml/h?_______(填是或否)为什么?_______ _____。 (2)如果实验中液滴不移动,那么它的生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中,液滴有可能向左移动吗?__ __,可能原因是什么?_____ __ (3)某同学认为本实验不能令人信服地说明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相互作用,使光合作用进一步增强。该同学又增设了一组实验,你认为该组的条件组合是___ 。 (4)请您利用该装置研究叶片有氧呼吸强度随时间而变化的趋势。 A、方法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水产养殖上,使用人工配制的含适量激素的饲料来饲喂鱼虾,可以加快鱼虾的生长发育。有人担心经常食用这样的水产品,可能会引起儿童的性早熟。某校研究性课题小组为此进行实验探究,假设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提出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同种不同月龄的公鸡若干只;A鱼虾(天然鱼虾)、B鱼虾(食用过含激素饲料的鱼虾); 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 [注1:性成熟的公鸡表现出鸡冠发达、啼鸣等第二性征。] [注2:A、B鱼虾所含营养成分是完全相同的], (二)实验方法及步骤: (1)选材要求:为了完成这个实验,你应该对实验用的公鸡进行怎样的选择? (2)请简要写出实验步骤。 (3)在饲喂过程中,你应该注意观察并记录公鸡的哪些变化? (三)请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并作出结论。
11.下图是Grove及Williams等科学家在1975年利用A、B二种植物在温室中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各组实验的外部条件一样(如光照、温度等),进行的时间—样。
柱状图(1)表示第1组实验结束后,称得A种植物的干重(去除水分后的质量),并将此质量没定为l;其余各组的柱状图表示的是各组实验结束后,称得A种植物干重与第1组A种植物干重的比值。 第1组:A种植物单独种植于盆中。 第2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盆中,地上部分分别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容器中。 第3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分别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个盆中,地上部分则同时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中。 第4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之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均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及盆中。 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是研究生态方面的 因素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 (2)Grove及Williams对此实验的设计目的是: ①设置第1组是为了 。②设置第2组是为了研究 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③设置第3组是为了研究 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3)当地上与地下分别有相同的竞争者时,哪一种情况会对A植物生长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 。请说明理由
参观答案: 1.(1)②取4支试管分别标上A、 B、 C、 D、(或 1、 2 、3、 4) ③分别用注射器吸取不同pH的缓冲液各2mL分别注入4支试管内 ④再分别用4支注射器吸取含有酵母粉的蔗糖液各2mL同时分别注入到上述4支试管内,并开始记时 ⑤观察每支试管上注射器针筒推柄上长2mL时,记录所需要的时间 (2)实验结论:酵母菌酒精发酵酶促反应速度受溶液酸碱度的影响,pH为7时,酶促反应速度最快,随PH的减小或增大,酶促反应速度都会减弱 (3)①防止酵母菌死亡和酶遇高温(或变性)失活 ②避免空气进入试管,尽量使试管内保持无氧状态 2.(1)不能,因为0.01mol/L的盐酸和自来水中均含氯离子且两试管中溶液的pH不同不能形成对照。 (2)不能,因为试管中溶液的pH不同,也不能形成对照。 (3)不能,因为两试管都有氯离子,而且两试管中溶液的pH不同,故不能形成对照。 (4)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糊,向甲试管加入适量的0.01mol/L的NaCl溶液向乙试管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然后向两支试管加入等量的稀释唾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滴碘液,观察比较哪支试管里蓝色较快褪掉。 3.实验步骤: 第二步:将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灼烧,并在酒精灯火旁取菌种,对三个培养皿分别接种 第三步:将接种后的三个培养皿放入37℃恒温箱培养24h预期结果: ①1号培养皿细菌正常生长; ②2、3号培养皿中,仅2中细菌能存活,说明细菌有青霉素抗性基因,而没有四环素抗性基因。 ③2、3号培养皿中,仅3中细菌能存活,说明细菌有四环素抗性基因,而没有青霉素抗性基因。 ④2、3号培养皿中都有存活,说明该菌质粒上有两种抗菌素的抗性基因。 ⑤2、3号培养皿中都不存活,说明该菌质粒上没有这两种抗菌素的抗性基因。 4.(1)细胞工程 有性生殖 (2)垂体 促性腺激素(或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3)B、①饲养小青蛙至性成熟后,选择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若干只雌蛙,分成两等组 ②注射1ml/只的激素溶液,放入小铁丝笼单独培养,并记上“实验”标签 ③另一组蛙作为对照组,每只在相同部位注入1ml生理盐水,放入小铁丝笼, 与实验组在相同条件下单独饲养,并记上“对照”标签 ④相同时间后,检查每只蛙的泄殖腔内是否有卵子,并计数、统计 ⑤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 C、××激素对蛙卵巢产卵的影响
5. (一)步骤(1)蒸溜水、自来水、河水均改为河水 (2)“发育状况不同”改为“发育状况相同” 6.(1)A、B、C 水 A草原 (2)① 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物种数量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100cm×cm。 ② 取样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 ③ 对种群密度值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调查样方的单位面积中种群个体数量的均数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7.(1)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结果预测、结论、完成时间、报告形式等 (2)①学会调查研究环境污染对植物影响的基本方法(一般方法) ②了解大气污染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 (3)煤球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一段时间后,在煤炉旁生长的植物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症状。 (4)①实验法、观察法②家庭煤炉燃烧产生的气体影响植物的生长 (5)前言(包括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原理、意义等)、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等 8.(1)糖类、氨基酸、脂肪等 叶绿体(2)顶芽的生命活动最旺盛 (3)茎中的放射物(或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运输的;装置A (4)缺乏水分,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故不能合成有机物 (5)果皮全是绿果皮、种子的黄色子叶:绿色子叶=3:1、种皮全是皱种皮 (6)根尖或茎尖,植物激素、矿物质、有机营养物质等;温度和PH值 9.(1) 光合作用产生的O2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30 mg, 否因为在CO2浓度为0.03%时光照强度达到饱和。 (2)光合作用产生的O2等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有可能,白炽灯的光照强度过弱或者CO2过低。 (3) 光照强度为800(Lx)、CO2浓度为0.05%。 (4) A、方法步骤①用同种状况相同的新鲜叶片和相应的死叶片分别完成试题中装置,置于温度相同的暗室中。②每隔一定时间观测毛细刻度管液滴移动的量(距离和方向),取相同处理结果的平均值。③记录结果。 B、预期结果:液滴左移,且速度渐慢,直至不再移动. 10.(二)实验方法及步骤: (1) 月龄、生长状况等相同的幼小公鸡。 (2) ①将所选的公鸡等分为甲、乙两组。 ②每天饲喂甲、乙两组公鸡时,分别添加A、B两种鱼虾,且添加量相等,其它饲养条件相同。 (3)公鸡第二性征的出现及时间。 (三)(1)饲喂B鱼虾的公鸡,其第二性征出现的时间先于饲喂A鱼虾的公鸡。 这说明食用B鱼虾,可能会引起儿童的性早熟。 (2)饲喂A和B饲料的公鸡,它们的第二性征出现的时间相同。 11.(1)生物//(2)①对照//②地下部分有竞争时//③地上部分有竞争时//(3)第3组//地上部分有竞争时,干物质重量减少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