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进补宜遵循的基本原则

 百科全说大家看 2012-03-28

        冬季进补有利于改变病人的虚弱状态,增强人体健康。用现代医学语言来讲,称之为“健康投资”。
  中医认为,秋季进补宜“容平”,冬季进补宜“封藏”,这是秋冬进补的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体虚的人冬季才需要进补。中医将虚证又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类型。气虚者补气,血虚者补血,阴虚者补阴,阳虚者补阳,气血两虚者气血双补,阴阳两虚者阴阳双补。
  中医认为,气虚者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盗汗,活动时诸症加剧。因此,在冬季进补时必须遵循“封藏”的基本原则,可选用黄芪、党参、白术、大枣等,中成药可选用补中益气丸等。
  中医认为,血虚者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行经量少、延期甚或经闭等。在冬季进补时,应选用当归、熟地、阿胶等,中成药可服当归胶、归脾丸等。
  中医认为,阳虚者除了有气虚的表现外,还有畏寒肢冷、尿清便溏、白带清稀、阳痿早泄等症状。在冬季进补时,可选用巴戟、肉桂、冬虫夏草等,中成药可服金匾肾气丸等,食补可用狗肉、羊肉等。
  中医认为,阴虚者除了有血虚的症状外,尚有午后潮热、手足心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量少等症状。在冬季进补时,可选用天冬、沙参、生地、枸杞等,中成药可服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食物中的银耳、山药也有补阴的功效。
  在选用补药及食物时,还需注意补药的效力,有峻补和缓补之分。峻补类药物如人参、鹿茸等,应禁用或慎用,必须使用时也应遵照医嘱并严格控制剂量。

冬季宜用哪些食物进补
  第一,补气虚。宜用栗子、花生、大枣、荔枝、莲子、菱角、白扁豆、黑木耳、山药、蜂乳、蜂蜜、粟米、鸡肉、鸽肉、海参、驴肉、牛肉、泥鳅、鲫鱼等食物。
  第二,补血虚。宜用龙眼、葡萄、桑葚、胡萝卜、菠菜、黄豆、玉米、猪血、猪皮等食物。
  第三,补阴虚。宜用梨、甘蔗、椰子、松子、银耳、燕窝、豆腐、豆浆、小麦、燕麦、荞麦、黑豆、芝麻、鸭肉、兔肉、猪蹄、鳖肉、龟肉、鸡蛋等食物。
  第四,补阳虚。宜用核桃、韭菜、羊奶、虾、羊肉、狗肉等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