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 日 遐 思

 hxp520426 2012-03-29

     

 

 

    夜间已有习习凉风袭来,田野里玉米谷子浓烈的香气挡不住地扑入你的鼻孔,食品店的货架上,印有各种花纹的圆圆的月饼已陆陆续续出现,地上的落叶也渐渐多了起来。北雁南飞,霜林染醉,这一切都在昭示着,尽管今夏热浪肆虐,但秋天还是来了。熬过了灾难般酷夏的人们,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秋天是个讨人喜欢的季节。它没有夏的闷热,冬的严寒,尽管少了些春的活泼,但自有它成熟的魅力。不知道是否有人做过问卷调查,四时之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如有,我想喜欢秋天的人可能会占多数。人们在经过了冬的孕育,春的勃发,夏的成长以后,迎来了秋的收获,一年的汗水都要在秋季结出丰硕的果实,自然会格外看重它了。

    秋的夜晚,我常常喜欢独自一人在林间散步。天上是一轮明月,清辉在密枝疏叶间流淌;地下是一层落叶,薄薄的,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响声,惬意极了。披着这月光,踏着这响声,思绪便漫无边际地展开:天上地下,人与自然,美军出兵海地,昨晚舞会邂逅一漂亮女孩……如晚风月华无声飘散。秋天是多雨的季节,虽不大但整日“嗒啦”个不停。在秋雨中,静静的坐在窗前,听窗外雨打芭蕉的噗噗踏踏声,雨落平沙的瑟瑟簌簌声;或者撑一把伞在细雨中漫步,都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有时夜晚睡不眠觉,如有夜半秋雨,便如最优美的催眠曲,即刻会极安逸地沉沉入梦。

    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秋之恬静中,自然便会想起许多关于秋的文字。春花秋月,是文学家们千年不变的主题。在骚人墨客笔下,秋月不比春花兴,秋大多都带有一股肃杀之气。“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读来凄凉惨淡。曹雪芹为林妹妹制的一首“秋窗风雨夕”,不知引得几多少男少女“泪洒窗纱湿”。还有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活脱一幅断肠秋色图。文章大家欧阳修有篇著名的《秋声赋》,虽开篇有声有色,威武壮观,但其状秋,仍是一片“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的萧条悲秋之色。

    然而也有情调不同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清新,一浓烈,都是秋的美景。“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生“莫奏前朝曲”的刘禹锡,更是一反秋之凄婉,唱出了秋的豪放。北宋词人柳永,以写男女恋情、离愁别恨见长,但在一首描写杭州秀美景色的词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佳句,据说金主完颜亮闻此,“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也足见西湖秋景的迷人了。

     其实四时风景,皆是一种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在文人眼中笔下,却都有了人的情感在内。诗言志,诗为心之声,诗人眼中的景,实际是心中的情。秋季万物萧条,地老天荒,是一种苍凉的基调,当然极易带给人们一种离愁别绪,伤怀情结。但谁说苍凉就不是一种美?前年秋末,我因事到齐齐哈尔,去后即向朋友提出到扎龙看看。扎龙是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故乡。朋友们劝:草也黄了,鹤也走了。我却执意要去。驱车到了那里,扑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际的水泊沼泽,密密麻麻的芦苇丛远与天边相接。芦苇都已焦干,枯黄枯黄的,在寒风中摆动,把天际都染黄了。我呆站在那里,从心底升腾起一种异常的感觉,这感觉绝不是荒凉和肃杀,而恰如茅盾所言,是“雄壮”、是“伟大”,是豪迈和激情。我感觉我的心便如眼前这壮阔的景观一样,被无限地拓展了,被高度地净化了,整个人似乎和大草甸子融为一体了。

    在我所熟悉的描写秋色的诗文中,最喜欢的,当推南宋张孝祥的《念奴矫- 过洞庭》。品味这首词,不说须像古人一样焚香净室,也必得在晴朗夜空更深人静之时,才能体会其妙处。每至此时,便觉那一叶扁舟中人就是我,浴素月清辉,斟西江北斗,不知今夕何夕,今人何人。

     一个人真的参透了人生,抛开了世俗的烦恼,那么春花也罢,秋月也罢,都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都会永远的充满信心和激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