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胜对联·山西(2)太原
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 圣水溶溶,九涯珠玉盈天光。 *晋祠圣母殿。晋祠始建于北魏之前,为纪念周成王弟叔虞而建,圣母殿祀叔虞之母邑姜 山环水绕无双地; 神乐人欢第一区。 *晋祠圣母殿
沛泽共汾川,十里稻畦流碧玉; 剪圭分参野,千年桐荫普黎民。 *晋祠水母楼,在晋水源流上,内塑水母坐像。 剪圭分参野:出自周成王“剪桐封弟”的故事,讲的是成王幼时,有一次把一片梧桐叶剪成玉圭形,对弟弟叔虞说:“这玉圭给你,封你为唐国诸侯!”本来只是一句玩笑话,恰好当时史官史佚在旁,说:“君无戏言!”成王只好弄假成真 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 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冽冽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 *晋祠水母楼。 冷于夏,温于冬:晋水源头清澈晶莹,四季一色,水温保持 晋水源流汾水曲; 荷花世界稻花香。 *晋祠松水亭 文章千古事; 社稷一戎衣。 *晋祠贞观宝翰亭。 文章:指唐太宗所撰《晋祠之铭并序》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 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 *晋祠同乐亭 昼夜不舍; 天地同流。 *晋祠难老泉,在圣母殿侧,晋水源于此 石磴登云原有路; 洞门迎旭别开天。 *晋祠别一洞天,在晋祠内假山旁,有洞出 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 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晋祠献殿 唐国封桐七百年,功存王室; 晋渠水灌三千顷,泽及生民。 *晋祠唐叔虞祠 举念时明明白白,毋欺了自己; 到头处是是非非,曾放过谁人。 *晋祠东岳祠 能重其宫,障泽宣汾昭亘古; 永垂厥德,平涛静浪到于今。 *晋祠台骀庙
唐叔同边东道主; 晋源头上北山神。 *晋祠土地庙 临回望之广场,飘轻裾曳长袖舞,虽云优孟衣冠,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伦理,都从丝竹管弦中,抑扬绘出; 呈角抵诸妙戏,著假面拗真腰标,祗属侏儒伎俩,则文文武武,鬼鬼神神,是是非非,奇奇怪怪情形,竟自清词丽曲里,婉转传来。 *刘大鹏题晋祠水镜台。 侏儒:即侏儒观戏,比喻自己没有主见 派出三渠天机,滚滚千古源流,依总域,福苍生,昭景贶,恍似江南田万顷; 泽衍百里地脉,渊渊四方云雨,祚坤灵,值皇图,崇封祀,堪称晋西第一泉。 *晋祠水镜台。 三渠:指汾河、桑干河、滹沱河 胜迹拓蓬莱,凭栏向远,祗赢得几点落花,数声啼鸟; 名山开图画,把酒凌虚,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鸥。 *晋祠吕祖阁 清晨清笛吹,风送清云迷户牗; 华露华林滴,雪消华月映涟漪。 *晋祠清华堂 形上为道,形下为器; 今人与居,古人与稽。 *文庙大成殿,位于太原西,建于金大定年间 作者圣,述者明,仰崇高万仞宫墙,敬教勤学; 形上道,形下器,萃中外一时文物,强识博闻。 *崇圣祠 处万国竞争世界,博古尤贵通今,搜索遍遐陬,直同亲历全球,亚雨欧风咸栉沐; 萃千秋作述精华,物理无非道妙,文明开广厦,偶幸来游福地,贤关圣域即琅环。 *山西博物馆,位于文庙内 心修忠义; 志义齐仁。 *刘墉题清真古寺,位于解放路东侧 太行峰巅,孔圣为谁留辙迹; 烈石山下,普贤遗泽及苍生。 *窦大夫祠,位于市郊上兰村烈石山下,又名烈石祠,为纪念战国时晋大夫窦犫而建 秋色从西来,雁门紫塞; 明月几时有,玉宇琼楼。 *张之洞题贡院明远楼 听讼四年,按刑律虽有专条,尤当察理准情,勤求民隐; 服官三晋,各职员岂无责任,所望奉公守法,力尽吾心。 *山西高检厅 讼庭咫尺即林泉,趁案牍余闲,莫辜负满园风月; 叠嶂崔巍当户牗,喜亭台高处,得恣观四面云山。 *山西高检厅
表里山河,是唐叔封地; 光华日月,见汉宫威仪。 *山西督军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