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的各種治療方法 偏頭痛,或稱血管神經性頭痛,是一種由於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引起的發作性頭痛。以女性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發作前常有一定誘因,如月經來潮、情緒潑動、疲勞等,發作前可有先兆,如視覺閃光、暗點、偏盲、暫時性失語,半身麻木或運動障礙等,一般先兆症狀持續15~20分鐘。 頭痛至週期性發作,每次持續4~48小時,偶可達數天,常見伴隨症狀有煩躁、噁心、嘔吐、畏光、面色蒼白等,少數人可有眼肌麻痹,發作時兩側瞳孔可以大小不等,應注意鑒別症狀性偏頭痛(主要因為腦腫瘤、腦動脈瘤或腦血管畸形所致)。
功能活血化瘀,養血平肝。主治高原地區血管性頭痛。 丹參15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12克、熟地10克、雞血藤15克、夏枯草9克、 珍珠母20克(先煎)、細辛2克(後下)、刺蒺藜10克、菊花6克、秦艽10克, 加水1000毫升煎煮後加入白糖熔化,濃縮至100毫升。每日1劑,12~15天為1療程。
功能活血化瘀,驅風鎮痛。主治偏頭痛。 天麻12克、當歸尾12克、白菊花12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丹參12克、紅花10克、桃仁6克、 生地10克、茯苓12克、白芍12克、蔓荊子12克,水煎服。
功能疏肝解鬱; 主治肝氣鬱結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柴胡9克、赤白芍10克、香附10克、桔葉10克、炒枳殼9克、甘草6克,水煎服。
功能清化痰熱; 主治痰濕化熱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半夏10克、陳皮9克、枳實6克、竹茹2克、桔梗9克、茯苓15克,水煎服。
功能活血化瘀; 主治瘀血阻絡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當歸10克、丹皮10克、紅花6克、生地15克、桔梗9克、川芎6克,水煎服。
功能清肝涼血; 主治肝經血熱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龍膽草9克、柴胡9克、生地15克、丹皮12克、赤白芍各10克、枳殼9克,水煎服。 (7) 蓮草茯苓方 功能滋補肝腎; 主治肝腎陰虛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女貞子15克、旱蓮草15克、山萸肉12克、茯苓15克、菊花9克,水煎服。
功能溫肝散寒; 主治寒凝厥陰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吳茱萸6克、黨參10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肉桂3克、旋覆花10克,水煎服。 (9) 祛風止痛方 功能祛風化痰; 主治風痰阻絡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半夏12克、茯苓15克、鉤藤12克、白芍12克、膽星10克、陳皮9克,水煎服。
功能調和營衛; 主治營衛不調型血管神經性頭痛。 桂枝10克、白芎12克、甘草6克、生薑5片、大棗5枚、葛根15克,水煎服。
營衛不和,一般是指表証自汗的病理而言。表証自汗有兩種情況:一是“衛弱營強”。因衛外的陽氣虛弱,失去外固的能力,汗液自行溢出,臨床表現為身不發熱而時自汗出。一是 “衛強營弱”,因陽氣鬱於肌表,內迫營陰而汗自出,臨床表現為時發熱而自汗,不發熱則無汗。強與弱只是相對的,治法是用桂枝湯扶正袪邪,調和營衛,但服藥時間應有區別,發熱時自汗的,應在未發熱前服藥:無熱自汗的,則服藥時間不拘。
羌活12克、香附12克、槁本10克、木瓜10克。 白酒調為糊狀,敷太陽穴。每天1~2次。 筆者自上世紀60年代中期始,即問業於著名中醫學家朱良春先生。蒙朱老不棄,數十年來,對我之臨證,悉心指點,並將其用蟲類藥的經驗傾囊相授,使我終生獲益。今選錄部分學習朱老經驗的心得體會,供同道參考。 朱良春先生從久病精血必虧與久痛入絡著眼,擬定“蠍麻散”一方:全蠍20克、天麻、紫河車各15克,共研細末,分成20包,每服一包,一日2~3次。痛定後既為每日或間日服一包,有顯著的療效,有的甚至可以獲得根治。 我用此方時,常配以小劑湯藥,如因感冒風寒誘發,證見惡寒無汗者,用荊芥、防風、白芷、生薑煎湯送服;如因風熱、暑熱誘發,證見口幹、舌紅者,用薄荷、茅根、菊花泡開水沖服;氣虛之體,乏力、自汗、遇勞則發者,用黨參、黃蓍、升麻、炙甘草、大棗煎湯送服;肝腎陰虧,頭目眩暈,遇惱怒輒發者,用枸杞子、菊花、石斛、白芍、鉤藤、夏枯草煎湯送服;無其他症狀者,用淡茶水送服即可。茶性苦降,善清頭目,不會影響藥效。 現在此藥已經面世,而在其由藥廠批量生產、投放市場之前,我就學習老師的經驗,將方中的蜈蚣、全蠍、白花蛇、蜣螂、地鱉蟲、蜂房研粉,裝入膠囊中吞服,再視其病之寒熱虛實,配以湯藥取效。三十年前,四川灌縣人民醫院陳定可藥師,患“類風關”多年,遍求中西醫治療無效,骨節腫痛,彎腰駝背,生活已不能完全自理,我即以朱老方與之,服藥大半年而愈,最近還來電話,說多年以來一切都很正常,沒有復發過。 常用藥如 熟地、淫羊藿、鹿角膠、山甲珠、威靈仙、骨碎補、透骨草、補骨脂、續斷、赤白芍、紅花,制川烏、當歸、丹參、地鱉蟲、三七(研吞)等。 方中的地鱉蟲不可或缺,研來吞服效果更好。 為此,朱老曾擬定複肝丸一方(紫河車、三七、紅參須、地鱉蟲、薑黃、郁金、山甲珠、雞內金),有益氣活血、化瘀消症之效,為扶正袪邪之良方。 多年以來,我觀察到此方對肝脾腫大,或單肝腫大,肝功能異常,血清蛋白改變都有較好療效。地鱉蟲在方中起到活血消症,和營通絡的作用,為不可或缺之品。脾腎陰虛、肝腎陰虛、肝鬱脾虛者,除用複肝丸外,應配合對證湯藥;肝膽濕熱尚盛,口苦咽幹,舌紅苔黃膩脈滑數者,應以清利濕熱為主,不宜搬用複肝丸,或于原方去紫河車、人參,即無“實實”之弊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