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省核桃产业分析

 bdcxrh 2012-03-30
徐明举题记:
    云南核桃在中国无论是面积和产量都居于果内首位,探讨云南核桃产业现状就 可见中国核桃之发展,欢迎大家上传各地探讨核桃产业分析的文章!包括您对本地核桃产业哦看法!


  栽培历史与生产现状
  云南省是核桃的起源地之一,已有3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核桃在云南分布较广,全省:429个县(市、区)中,有124个县(市、区)有核桃分布。按经纬度分,从北纬21°0832”的勐腊县到29°1508”的德钦县,跨越8°06736”;从东经97°31 ' 39”的盈江县至106°11 '47”的富宁县,跨越8°40'08”的地域都有种植。按海拔分,从700 m的耿马、屏边县到2900 m的剑川、德钦县,垂直落差达2200 m的地带都有核桃栽培。由于分布地域广,适宜栽培的地区多,所以云南早就成为全国核桃种植大省之一。
  漾濞县的大泡核桃早在明末清初就已经闻名全国,但发展最快的时期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20多年里,特别是1990年后至今的16年发展更为迅猛。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有关资料,在1980年以前,云南核桃种植面积不足20hm2,产量不到2t;到1988年,云南核桃种植面积就发展到2667hm2,产量达32t,与1980年相比,面积增加3333%,产量增加6031%;到2000年,云南核桃种植面积发展到40hm2,产量达688t,产量占当年全国核桃总产量3099t2202%,与1988年相比,面积和产量分别增加5000%和11455%;到2005年,云南核桃种植面积已达4667hm2,产量91t,产值10亿元,面积和产量又比2000年分别增加1668%和3230%。2005年,云南省出口核桃仁1700 t,占全国核桃仁出口总量的16%,居全国第1位。在此期间,核桃种植面积大、产量多、效益好的漾濞、大姚、楚雄、南华、昌宁和凤庆等6个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核桃之乡”称号,占全国23个“中国核桃之乡”的26%,成为全国拥有“核桃之乡”最多的省(市、区)。根据云南省林业厅的规划,在“十一五”期间,核桃仍被列为全省首位发展的经济林果。目前,全省有9个县()核桃种植面积达15hm2,产量达2200t(见表1)

  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转变观念,发挥多山优势云南是山多坝少的山区省,山区和丘陵占全省幅员面积383km294%。由于山高坡陡谷深,交通不便,耕地少,粮食产量低,云南的山区缺乏支柱产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贫困人口较多。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省尚有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83元的贫困人口2484万,年人均纯收入684-944元的低收入人口4894万,二者共计7378万,占全省总人口44504万的1658%。这些贫困人口多居住在山区。因此,怎样发挥山地优势,开发山地潜力,确立山区经济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财源,是云南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多年多次考察、分析和论证,云南从省到村的各级领导和群众,从认为“山”是包袱,没有发展前途的观念,转变为云南的优势在山,潜力在山,开发在山,只有念好“山”字经,做好“山”文章,搞好“山”开发,让山长出钱,把山的优势和潜力发挥出来,才能改变山区的贫困面貌,使农民富裕起来。于是,在制订开发利用山区发展规划时,云南省各级林业部门按照“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原则,借退耕还林、还草之机,在发展用材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种草时,在最适宜和适宜种植核桃的大理、楚雄、保山及其他州()的适宜区,大力发展核桃产业。为了调动种植者的积极性和切实保护他们的利益,在稳定、完善“两山”(国有山林、集体山林)和“四荒”(路旁、村旁、地旁、宅旁荒地)有偿转让政策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应的“谁种谁有,合种共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投资参与山区开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云南省林业厅还拨出专款扶持核桃产业发展。观念的转变,加之有相应政策保障和资金保证,云南核桃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效益显著。成为山区“绿色银行”经过20多年,特别是近16年来的大力发展和精栽细管,云南核桃产业效益日益显著。如漾濞县现6 hm2以上的核桃样板基地73片,60 hm2以上的核桃样板基地4片,1000 hm2以上的核桃样板基地1片。全县人均核桃收入826元,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50%。其中,苍山西镇光明村的2271204人,有核桃425 hm2共计62250株,人均52株,销售核桃481 t,收入674万元,人均收入5598,占全年人均纯收入的93%;核桃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3户,5万~10万元的有16户,3万一5万元的有56户,1万‘3万元的有145户;有5户办起了收购加工核桃仁企业,产品销到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经过20年努力,到2005年末,大姚县三台乡核桃种植面积达6067 hm2,产量1044 t,核桃收入1879万元,占全乡农民经济总收入的62%,人均核桃收入1631元,占全年人均纯收入的23,成了他们公认的“绿色银行”。该镇坪子村的26户农民,有20户核桃收入上万元,其余6户也在6000元以上。类似这样的县、乡()、村和农户,真可谓多得不胜枚举。这些事实也有力地证明,核桃业的蓬勃发展送给农送给农民“绿色银行”,同时又是农民的积极种植和精栽细管,才保证了核桃树的丰产优质、树壮寿长,核桃产业的不断壮大、繁荣兴旺。
  用途多。效益高,改善生态环境核桃仁的用途广,价值高,营养丰富。据测定,干核桃仁含脂肪63%,蛋白质154%,糖10%,粗纤维58%,灰分15%。此外,核桃仁还含有钙、磷、胡萝b素、硫胺素、核黄素及尼克酸等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除作干品食用外,核桃仁还可加工成糕点、糖品、甜食、乳汁和菜肴等多种食品;尤其是核桃油中人体最易吸收的亚油酸含量高达474%,是植物油中最好的食用油之一。核桃仁入药可通经络、活血脉、补气养血,具有润燥化痰、盖命门、利三焦、润肠湿肺等功效;孕妇常吃核桃,可使婴儿身体发育良好,头顶囱门能提前健康地闭合。云南核桃,果大壳薄,形正色好,仁白质细,味正清香,含脂肪高。前几年,在云南省内各地市场带壳干果售价一直保持在812元/kg之间,2005年起竟飙升至15元/kg以上。产品远销至港澳及东南亚、日本、韩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价格连年升高仍供不应求。寻甸县鸡街乡大海嘎村的“滇中核桃王”,树龄120多年,树高26 m,冠径30 m,生长健壮,连年结果500-700 kg,可收入6000-8400元,超过当地面积为04 hm2左右最好烤烟的收入。若把其果实用来榨油,可产油150-210 kg,相当于 O13 hm2油菜籽的产油量。由此可见,核桃经济效益之高及经济寿命之长。
  核桃是核桃科,核桃属植物,植株高,树冠大,枝条粗,叶厚绿,树形美、寿命长,根系发达,着生牢固,主根入土深(2 m以上),侧根分布广(为树冠的35),须根为菌根。大风吹来,高大挺拔的树冠和粗枝茂叶就成了挡风屏障,所以能防风减灾;大雨、暴雨从天降下,有树上的枝叶隔着,不能直接落到地上,有了这样的缓冲和根系的紧密固土固氮,所以能有效地防止土壤和养分流失,从而起到绿化荒山、保护生态和改善环境的作用。据调查,凡是成片连山种植核桃的地方,都没有发生过泥土流、山体滑坡等灾害和沙漠化、石漠化现象。人们看到了发展核桃能营造人与自然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互相繁荣的和谐发展环境,所以都积极种植核桃。
  精栽细管。提高产量品质过去,云南省的核桃种植者对核桃粗栽粗管,甚至放任不管,多是采取“有果收,无果丢”的态度。自从把核桃列为产业建设后,各地不仅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销”的原则,选择最适宜地区种植,而且从规划起就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科技的“四高”要求,建成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商品化、产业化的“五化”核桃园。有的县还制定结合实际紧密、可操作性强的栽培管理技术规程,并在定植和每个管理环节,派出技术人员分赴现场进行实地指导,把好了“选一片好地、挖一个大穴、施一担农家肥、栽一株甲级苗、浇一担定根水、盖一块地膜”的“六个一”定植关。栽后又按照核桃物候期和农事节令,举办培训班,普及推广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脱壳、漂洗、烘烤等先进技术。从而确保核桃定植成活率高,生长快,结果早,有力地提高了产量、品质和效益。
  企业发财,地方发展
  随着核桃业的发展壮大,企业纷纷投资云南,开发核桃产业和开展核桃加工业。如昆明涵轩公司到漾濞投资5000万元,规范化、规模化、企业化和科学化种植核桃1000 hm2,对漾濞县核桃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路和推动作用。近几年,云南省引进和组建侨茂伊斯兰食品有限公司、团山发展有限公司等核桃精加工企业55户,年加工核桃干果7000 t,每年安排近1万人4个月的季节工,为农民增加劳动收入1600多万元。大理漾濞核桃有限公司拥有最先进的年产2000 t核桃乳生产线、屋顶型 PE纸盒生产线和软包装生产线各一条,所开发出来的袋装核桃乳、花生核桃乳和屋顶型核桃乳等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很受消费者欢迎,获得丰厚利润,并荣获国家金奖两项,银奖和提名奖各一项。大姚县全面推广核桃烘干新技术,现全县核桃烤房已达1223座,用明火烤出来的核桃,外壳光洁,干度一致,果与果相碰响声清脆,核仁脆香,比自然或太阳晒干的售价高2元/kg以上。大姚铜矿在该县投资1200万元,建成年产2000 t蜂蜜核桃汁生产线,开发出的绿色食品饮料获得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并荣获中国新技术产品博览会金奖。14家美食店推出的“迎宾核桃”、“桃仁金鱼饺”、“彝乡仙果”、“满载而归”、“春华秋实”、“枝果两吃”等10多种核桃精制菜肴,由于色香味形独特,家家顾客盈门。在20056月上旬举办的中国昆明出易会上,凤庆巨达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经过5年攻关研制,生产出来的精制核桃粉、核桃粉随身片和核桃油软胶囊等新产品,受到国内外商家的好评并纷纷当场订货。这些企业的参与,为当地带来发展机遇并开辟了新的税源。
  稳步发展,壮大产业
  据试验和调查,云南核桃喜湿润温和,不耐干旱,适宜区的气候为年均气温114180℃,极端抵温不低于一58℃,年降雨量8001000 mm,年日照l 8002000小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无晚霜,花期无雾无雨,海拔1700-2200 m,休眠期气温高于一5℃,展叶期高于一2℃,夏季不高于38℃,无霜期240天以上。对地势、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背风向阳的阳坡和坡度在25。以下的缓斜坡地为佳,要求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有机质多,保水透气良好的沙质壤土或轻黏黏土,pH65-78。凡地表有山茶科、杜鹃科和旱冬瓜植物的地方,一般都适合核桃的生长发育。
  云南待开发的疏林地和灌木林地有660hm2,其中的大部分都适宜种植核桃等温带果树。在“十一五”规划中,云南省林业厅把核桃列为继续发展的首要干果。应用现代先进栽培管理技术,推广无公害核桃生产标准,同时,理顺流通渠道,做好营销、贮藏和加工。笔者坚信,云南核桃产业定会越来越强大,并将成为云南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产业。


张兴旺 云南农业大学(昆明6502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