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盈利时代的中国钢铁业出路在哪里

 沪申邮扬 2012-03-30

  • 时间:2012-03-30 

    2月份,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5.4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8 .25亿元,下降幅度达106.62%。1至2月,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8 .04亿元,同比减少191 .4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纳入中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2月份实现利润率为-0.19%。这也是钢铁行业今年以来连续第二个月盈利指标数字亮“红灯”。1至2月累计销售利润率则下滑至-0.51%。

 
由于国家经济放缓、经济结构调整、钢铁产能过剩等原因,加之一季度又是钢铁消费淡季,导致钢材库存居高不下,钢铁产能严重过剩。自2011 年下半年以后,国内钢材开始全面供大于求。有研究结果显示,投资带动产业中,钢铁排名第二位;出口带动产业中,钢铁排第七位,但消费带动的前十大产业中却没有钢铁业。因此,整个经济放缓和经济结构调整,都使得钢材需求增速在放缓。钢铁行业的增长水平和发展速度从2010年以来开始低于GDP的增长速度。如果说一年或者一个季度钢铁增速低于GDP,尚可理解,但如果是更长的时间都低于GDP的增长,就很值得钢贸商认真思考,怎么去应对这一发展变化的过程。
 
为了破解钢铁行业的微利格局,不少钢铁企业集团都提出拓宽、延长产业链,实施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战略。但业内人士认为,钢铁企业发展多元产业无可厚非,应坚持“近钢”理念,重点瞄准上下游产业链条以及横向相关产业。某业内人士如是说,以对标挖潜、降本增效为重点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向管理要效益将是今年钢铁企业保生存求发展的必由之路。钢铁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在市场寒冬期,通过加大环保、质监、财政税收、用工执法力度,加速淘汰产量低、规模小、污染大、装备差的钢铁企业。 
 
“微薄的利润、跌宕的市场、迷茫的心态”成了整个钢铁行业的真实写照。每每看到钢铁行业众钢企爆利润亏损之时,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钢铁行业树大根深,一下子要从根本上解决眼前的问题还真有点难度。部分业内人士认为,钢铁市场持续低迷,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从积极角度看,可以推进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工艺技术装备综合配套水平,实现质量效益双转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后续发展力。同时,会促使有实力的企业深化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增强企业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对于一直价格高企吞噬国内钢企利润的铁矿石,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29日开始模拟运行。这是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去年推出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后,又一项应对铁矿石金融化和定价话语权缺失的重要举措。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现货交易市场,进口量占到全球铁矿石贸易份额的60%。但传统的贸易方式主要是买方卖方一对一的交易,人为炒作导致价格波动剧烈。中国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的建立将促成新的交易方式的转变,更加方便用户降低交易成本。目前是平均全行业亏损的时期,在市场无法大幅好转的情况下,原材料一直处于高位,必然会导致下一步很多钢铁企业被迫限产、停产甚至破产,随着行业的优胜劣汰和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对于铁矿石等原材料的需求也会相应缩减,相信也会倒逼铁矿石价格回归到合理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