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形势展望

 南湖客 2013-12-20
发表于 2013-12-19 10:35 
2013年是“十二五”的中间年,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治理产能过剩、节能减排成为这一年的主要任务。展望2014年,预计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内钢铁消费增长,产能过剩依然突出,出口频繁遭遇双反,钢铁行业应如何发展?对此,赛迪智库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出了判断分析和对策建议。
一、对2014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生产继续保持增长,增速有所回落
2013年以来,国内钢铁工业生产呈现增长态势。前3季度,国内钢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较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国内粗钢产量5.87亿吨,同比增长8.0%,生产保持较高水平。
表1 2013年1-9月全国钢铁工业生产情况(单位:万吨)

展望2014年,我国钢铁生产将继续保持增长,但增速回落。一是经济环境利好钢铁工业发展。从全球看,随着美国财政政策拖累消退且消费和资本支出加速,美国经济呈现上扬态势;欧元区在欧洲央行货币政策、低通胀和消费增长的支撑下,经济将保持复苏态势;新兴市场虽然难有大的增长,但将受益于对发达国家的出口,经济发展相对稳定;日本经济有下滑风险,但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从国内看,国民经济稳中向好趋势基本确立。今年第3季度,GDP同比增速7.8%,环比增长2.2%,国民经济增速好于预期,国内经济环境逐步改善。二是钢铁行业产能扩张步伐仍在继续。2013年年初我国在建产能规模约5000万吨,前3季度,已有部分新建产能陆续投产,并仍有部分产能在建,后期我国钢铁工业产能扩张的步伐尚未停止,产能释放压力依然很大。三是下游消费对钢铁消费形成一定支撑,但难有大的增幅。如我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汽车及机械工业部分产品稳步增长,但同时也有部分下游行业的钢铁消费出现下滑,如船舶行业、房地产业。综上来看,在宏观经济向好、产能不断增加、需求继续增长的作用下,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考虑到下游行业增速放缓的影响,预计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增幅将难以超过4%。
(二)出口相对平稳,或有下行风险
2013年1-9月,钢材出口大幅增加,全国累计出口钢材4690万吨,同比增长14.6%;累计进口钢材1048万吨,同比下降0.4%;进口钢坯43万吨,同比增长61.5%;材坯合计折合净出口粗钢3832万吨,同比增长19.5%。按此估计,全年净出口粗钢可超过5000万吨,这将超过2007年的最高水平。
图1 2006年以来我国净出口粗钢及占比

2014年,伴随国际经济环境的转好,我国钢材出口将保持相对平稳,同时也面临下行风险。一是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整体呈现增长态势,将大大带动国际市场的钢材需求;二是钢铁行业面临全球性的产能过剩,特别是近几年我国钢材出口频繁遭遇贸易摩擦,未来我国钢材出口将面临更大的阻力;三是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低成本优势消减,我国钢材出口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三)钢铁消费继续保持增长,并出现结构性分化
2013年1-9月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9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20.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受投资高速增长的刺激下,2013年前9个月,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达54906万吨,同比增长7.28%。

表2 2013年1-9月投资项目同比增速与去年同期对比

展望2014年,我国钢铁消费将继续保持增长,并出现结构性分化。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将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增速在15%以上,特别是城镇化进程中,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铁路、公路等建设项目投资,将对钢铁消费构成较强的支撑。二是从钢铁下游行业发展来看,2014年基础设施建设、铁路建设、汽车制造等用钢领域有望继续呈现增长态势,船舶行业有望实现复苏,各用钢行业发展速度不一将对钢铁消费产生影响,消费结构出现分化。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
2013年前9个月,我国新投产高炉25座,新增炼铁产能3249万吨,第4季度还将有34座高炉建成投产,2013年新增炼铁产能合计7381万吨。2014年预计我国将有37座高炉投产,将新增炼铁产能4937万吨。考虑到有部分产能淘汰,预计到2014年钢铁产能将达到11亿吨左右,钢铁工业产能仍呈现扩张趋势,2014年粗钢产量按8.1亿吨计算,产能利用率73.6%,而国际对产能过剩判定的定量依据是产能利用率78%。由此可见,2014年我国钢铁工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存在。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淘汰落后任务艰巨
经过近几年结构调整,中国钢铁产品结构失衡得到一定改善,产业布局有所改善,淘汰落后产能取得一定成就。但总体而言,产品结构仍然不尽合理,产业布局仍需优化,仍有部分落后产能需要淘汰。2014年,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产能仍是钢铁行业的主要任务。一是普通钢材产品供给过剩的同时仍有部分高端钢材产品自给能力不足,如我国大飞机、高速列车、新能源汽车等重点工程或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重大装备等重点领域的核心部件、关键钢铁材料受制于人,高标准模具钢、特种耐腐蚀钢、高速铁路用特殊钢、航空航天用特殊钢等高端钢材产品仍然满足不了要求,需要进口。二是产业布局调整任务依然艰巨。一方面,生产地与消费地的不匹配;另一方面,许多钢铁企业位于城区,环保城市环境问题突出,搬迁任务很重。三是我国仍有部分落后产能尚未淘汰,如三级以下钢筋生产还占有很大比重,部分热轧硅钢片仍在悄悄生产,更有大量热轧窄钢带继续充斥市场。
(三)钢材出口环境不容乐观
我国作为主要钢材出口国家,频繁遭受贸易摩擦。自2013年初以来,我国钢铁业面临来自欧盟、美国、加拿大、巴西、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涉及多种钢铁产品,其中不乏部分高附加值产品。2014年,我国钢材出口环境依然不容乐观。一是面对全球性钢铁产能过剩问题,钢铁工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保障自身利益,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将日趋严重;二是随着各国钢铁工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部分高附加值产品也将面临贸易摩擦。
(四)原料保障问题相对突出
2013年1-9月,国产成品铁矿石3.6亿吨,约占消费量的41.7%,其余58.3%的铁矿石消费完全依赖进口解决。2013年1-9月,进口铁矿石6.0亿吨,同比增长9.03%。2014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将依然保持增长态势,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难改。一是2014年我国生铁产量将继续保持增长,铁矿石需求量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而国产铁矿石难以满足中国钢铁不断增长的需求数量;二是高炉大型化发展,对铁矿石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铁矿石品位低、伴生矿居多,采选困难,其自然秉性难以满足大型高炉的质量要求。
(五)承受更大的环保压力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随后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多部委又联合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行动计划》对钢铁行业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两高”行业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重点行业将面临清洁生产审核,到2017年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建钢铁项目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未通过能评、环评审查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备案,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关单位不得供电、供水。由此可见,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强,2014年我国钢铁工业将承受着更大的环保压力。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行业制度,加强行业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积极淘汰钢铁行业落后产能,清理整顿违规产能,严格控制行业新增产能;二是修订钢铁行业产业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引导行业健康发展;三是提高钢铁行业产品使用标准,带动产品升级换代;四是为企业发展创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成本高、污染严重的钢铁企业退出市场;五是建立产能过剩信息预警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做好政策解读,营造化解产能过剩的良好氛围。
(二)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淘汰落后产能
一是加快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进度,协助企业解决兼并重组中的问题,完善和落实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各项政策措施。通过企业间减量重组,是消化过剩产能的合理方法,但对钢企是一个痛苦而又漫长的过程;二是根据地区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推进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引导国内有效产能向优势企业和优势地区集中;三是推动大型企业引领行业发展,支持和培育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提高钢铁行业集中度。四是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行业科研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优化钢铁产品结构。五是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借助环保标准、财税政策等措施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步伐。
(三)以市场为主体,积极消化钢铁产能
一是以市场为主体,以需求为牵引,勿以GDP论英雄,严格审批钢铁新增产能;二是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倒逼企业增强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推动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提升以产品质量、标准、技术为核心要素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紧紧抓住新型镇化建设、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公路和铁路交通网、高精尖装备集群、城市群建设、农村水利建设等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国内市场规模,消化过剩产能。
(四)企业联合“走出去”,保障铁矿石供给
一是鼓励钢铁企业实施联合“走出去”,增强钢铁企业海外竞争力,增加我国钢铁企业国际话语权,保障上游铁矿石的供给;二是巩固拓展钢铁产品国际市场,转移一批国内钢铁行业过剩产能;三是政府要加强对企业走出去的引导,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类贸易促进活动,创新国际贸易方式;四是钢铁企业要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了解出口国当地法律,减少贸易摩擦;五是钢铁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避免“一支独大”,主动加强与当地企业合作,以减少“走出去”障碍。
(五)加强钢铁行业与下游行业合作
一是企业要根据不同品种的市场情况进行产能调整,控制成本和建立销售渠道;二是要推动钢铁行业与建筑、装备制造、交通、能源等行业建立高性能钢铁材料生产应用合作机制;三是加强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增加高标准模具钢、特种耐腐蚀钢、高速铁路用特殊钢、航空航天用特殊钢等高端钢材产品供给,满足先进制造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四是加强钢铁产品标准和下游用钢设计规范的升级。五是探索建设钢铁材料加工配送中心。
(六)增加环保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是强化钢铁企业环保准入管理,提高环保标准,以生态性指标规范行业发展,对于不满足环保要求的企业要限期治理,逾期不达标予以关闭;二是增加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方面环保资金投入,积极开展清洁生产的技术改造,大力培育重大环保装备产业,组织实施静电除尘等一批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工艺示范工程,加大推进钢铁行业减排力度;三是促进钢铁行业发展方式转变,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检查已建脱硫设备、督办脱硫设施的正常运行、对未上脱硫设施的钢铁企业限产限排甚至停产整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