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细节总结

 精彩教师之家 2012-03-30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细节总结
1、滤纸条要剪去两角是为了:在层析过程中,层析液可以同步到达滤液细线,边缘部分扩散的快。
2、滤液细线要待干燥后再重复画,是为了要获得整齐而又不重叠的四条色素带。

你可以试试不剪掉会怎么样?那样的话,层析液会从两侧上升得快的。如果不干,会影响层析液向上通过毛细作用上升。

3、为什么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时要画滤液细线,而且还要先用铅笔画?

用铅笔划线的目的只是让滤液细线画的更齐,更直.而滤液细线是必须要画的,否则在滤纸条上就不会出现分离后的色素带了.

4、在做叶绿体提取和分离中为什么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二氧化硅,就是石英砂,就是硬质小颗粒,帮助研磨,就像某些动物胃里有小石块一个道理。
碳酸钙嘛,实际上  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处的环境具有微碱性。实验中由于研磨会使细胞结构遭到破坏, 细胞液 ( 具有微酸性) 流出,酸性的细胞液就会直接与叶绿体中的色素接触,致使叶绿素的分子结构遭到破坏,使叶绿素失镁,呈黄褐色。而碳酸钙是强碱弱酸盐,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还是有一部分溶解后呈现一种弱碱性,中和细胞液的酸性,保护了叶绿体的色素。

叶绿素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镁原子,当细胞破裂时,细胞液内有机酸中的氢离子可取代镁原子而成为褐色的去镁叶绿素,碳酸钙可中和有机酸的氢离子以防止去镁反应的发生。

5、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实验方法叫做甚么?

层析法

6、滤线触及层析液有什么后果?

会造成色素溶解到烧杯中的层析液中,而无法沿滤纸条扩散形成层析效果,最终实验失败。

7、叶绿体色素纸层为什么会有颜色变化

首先介绍一下纸层析分离混合物法。分配层析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两种不同溶剂中的分配系数差异,将它们分离。在纸层析中的流动相是指层析液,在毛细拉力作用下,层析液能不断由下向上流动。固定相是指被吸附在滤纸纤维之间的水分。由于纤维素上的羟基具亲水性使这部分水束缚在纤维素周围,不易扩散而成为固定相。在层析过程中,当层析液在毛细拉力作用下,上升流经色素滤液细线时,滤液细线上的色素就相继融入层析液,随着层析液上升,并发生在分配,即有一部分色素从层析液分配溶解到固定相中,直到平衡。由于分配系数的不同,那些分配系数大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向上移动得快,形成的色素带集中在滤纸的上部;而分配系数小的色素分子,随层析向上移动得慢,形成的色素带集中在滤纸的下面。叶绿体色素中有几种成分,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从上到下分别为: 胡萝卜素 橙黄色 叶黄素 黄色 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

8、叶绿体中的色素和液泡中的色素分别是什么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液泡中的色素是花青素。

9、不同色素段间的无色段代表什么?无色段长是什么意思?
无色段有两种可能,a因为这四中色素的运动速率相差大,快的快,慢的慢,就会导致色素带之间形成这种无段。b有可能极少量无色段上方或下方色素在纸上移动的浅痕迹,几乎无色。无色段长就是两条明显色素颜色带之间的距离。
10.为什么溶解度高的爬得快?
因为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的溶解度不同,高的就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慢的反之
11、为什么划细线的时候要等滤液干了再划第二次第三次?
划滤液细线时为什么要干了在划,有两个原因,a防止滤纸被划破;b滤液干了,就说明色素随层析扩散完了,之后再划二三条的的话可使实验现象会更明显。而为了增强实验效果就必须多花几条来增强色素的含量,也就是为啥要划多次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