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卢旺达总统卡加梅 曾是难民营儿童他上了美国《时代》2009年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榜,排名第24位,远高于美国总统奥巴马(第37位)。从难民营中走出,参军作战,最终成为国家总统,卢旺达总统卡加梅既实现了回家的梦,又带领他的人民去实现国富民安之梦。他是一个革命家、军事家、改革家、政治领袖,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 卢旺达总统卡加梅 曾是难民营儿童
2009年52岁的卢旺达保罗·卡加梅总统入选美国《时代》杂志年度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榜,以第24位的排名超过了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第37位)在内的很多国家领导人。 作为年轻一代非洲领导者,卡加梅带领一个被种族大屠杀几乎毁掉的国家走上了民族和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道路,创造了“非洲最成功的发展故事”,也成为了“非洲最成功的改革家”。他的人生与他的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经历过最严重的灾难和最艰难的斗争,虽然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却始终怀有梦想和希望,最终打开了通往光明的未来之门。
1957年10月,卡加梅出生于卢旺达西部的一个图西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世袭贵族。1959~1961年间,卢旺达发生暴乱,胡图族推翻了图西族国王的统治,大量图西族人被杀害,同时数以万计的图西族人开始外逃,卡加梅的家人也带着正在蹒跚学步的他逃亡乌干达,最后在乌干达的难民营安顿下来。从此,卡加梅开始了艰难的童年生活。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帮家里到处寻找烧饭的柴禾和可以喝的水。其间,他结识了好朋友鲁维热马(后来与卡加梅一起创建了卢旺达爱国阵线),两个小男孩常常在一起玩用香蕉树枝当枪的打仗游戏,亲密无间,像一对兄弟。 小学时的卡加梅成绩优秀,成为少数考入了当地一所中学的卢旺达学生。但在那个以当地学生为主的学校里,他和他的卢旺达同伴们受到了严重的歧视和排挤,常常被同学嘲笑和侮辱,这使他内心充满了愤怒,他开始思考如何反抗命运,后来发生的两件事更加坚定了他的决心。 先是他父亲的去世,父亲客死在异国他乡的现实深深刺痛了他的心。后来,卡加梅在招考飞行员培训班的考试中脱颖而出,却因为不是乌干达人而被拒之门外,他深深地绝望。他和像他一样流亡在外的卢旺达青年开始感觉到,寻找一条回家的路是他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卡加梅在中学毕业后两次设法回到卢旺达,他慢慢地走过城市和乡村,一路走,一路听,一路看,了解他日思夜想的祖国的各种情况,同时他敏锐地感觉到在这个国家里涌动着对种族歧视的愤怒情绪。
1979年,完成两次回国之旅后的卡加梅一直在苦苦思索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使流亡在外的同胞回到祖国。正在这时候,他收到了他的好友——已经加入当时乌干达的反政府武装部队的鲁维热马的邀请,他立刻赶去与鲁维热马会合并加入了穆塞韦尼领导的乌干达全国抵抗军,作为游击队员参加了反抗乌干达的阿明政府和奥博特政府的丛林战争。 在一次次的作战中,卡加梅天生的冷静、善察、聪敏、警觉和善于分析的性格使他成为了一个足智多谋的特工人员,并在不久后成为受到穆塞韦尼信任的高级特工。经过几年的战争,乌干达全国抵抗军在1986年取得了胜利,穆塞韦尼成为了乌干达总统,他任命跟随他多年的鲁维热马为军队的第二领导人,任命卡加梅为军队的特工首脑。同年,卡加梅和鲁维热马一起成立了卢旺达爱国阵线,利用他们在军队中的影响力,秘密鼓励和吸引流亡的卢旺达青年参加他们的组织,并利用他们在军队的便利,开始训练这些士兵,悄悄地为回到卢旺达作准备。 这支当时的反政府武装竟然在另一个国家的军队中萌芽并发展了起来。 1990年,当卡加梅在美国福特.莱文沃斯接受军事训练的时候,鲁维热马带领爱国阵线开始了对卢旺达政府的战争。不幸的是,在战争开始的第二天,作为领导人的鲁维热马就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身亡,军队陷入恐慌。得到消息的卡加梅立刻决定回到军队中去,领导这支队伍继续他们的历史使命。 然而他的回国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卡加梅送当时已经怀孕的妻子登上前往比利时的飞机后,购买了经埃塞俄比亚回乌干达的机票,并顺利地避开了在亚的斯亚贝巴机场和乌干达机场寻找他的敌对特工人员,最终回到了他的军队,开始接管这支队伍。卡加梅的进攻刚开始取得了一些胜利,便被卢旺达政府军队、扎伊尔军队、法国军队和比利时军队组成的联合军事力量打败,退回到了南部,继续游击式抗争。 1994年,卢旺达种族大屠杀(共有约100万人被杀,其中大多为图西族人)爆发后,卡加梅立刻带领他的军队挺进卢旺达。为了尽快结束正在上演的残暴杀戮,爱国阵线英勇作战,挫败了数倍于他们的政府军,在三个月后攻下了首都基加利,推翻了当时的政府,迅速掌握政权并成立了以巴斯德·比齐蒙古为总统的新政府,卡加梅任副总统和国防部长,并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2009年9月,卡加梅获得“克林顿基金会全球公民奖”
登上政坛后的卡加梅很快就显示出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天分和才能,成功完成了从军人到国家领导人的角色转变。 为了医治民族冲突给卢旺达人民心灵造成的严重创伤,卡加梅在战后推行了民族和解政策,鼓励战争受害最多的图西族人和部分胡图族人都放下仇恨,宽容地对待给他们带来伤害的人,并不再对两个民族进行区分,而是统称卢旺达人。 卡加梅也曾说:“我既不是图西人也不是胡图人,因为我是卢旺达人。” 在社会逐渐获得稳定后,2003年卢旺达举行了大屠杀后的首次全国大选,卡加梅以95.5%的得票率被选为卢旺达总统。 上任后的卡加梅政府制定了《关于减少贫困和经济发展的2020远景规划》,目标明确,眼光长远,是非洲国家少见的国家发展战略。 作为国家经济发展道路的“总策划师”,卡加梅不断推进法律和政策改革,大胆启用外国专家和商业人士任政府机构要职,吸引国内外资金注入,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卡加梅的经济改革引起了世界瞩目,卢旺达被世界银行评为2010年全球改革最快的国家。卡加梅上台后的几年,卢旺达的经济增速平均保持在5%以上,并一度在2008年达到了11.3%。 卡加梅政府奉行“男女平等”,积极鼓励女孩接受教育,特别是在女性参政方面,卢旺达本届议会中50%以上的议员为女性,成为世界上女性议员比例最大的国家议会。卡加梅还因此获得了“非洲两性平等奖”。 在外交领域,卡加梅同样长袖善舞,他杰出的外交才能把卢旺达这个弹丸之国带到了国际舞台。他和欧美国家亲密往来使他的国家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援助和战略支持;与东非和大湖地区国家建立亲密盟友关系,使卢旺达在该地区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与亚洲的中、日、韩、新加坡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从亚洲获取了广泛的支持。 卡加梅因国家发展成就而受到西方青睐,但他却盛赞中国在非洲的经商方式,批评西方并没有把非洲国家看作平等的合作伙伴。卡加梅称,中国对非洲企业和基础设施的巨额投资正在促进非洲发展。 中国企业家向卡加梅介绍他们生产的卢旺达语手机
在卢旺达工作期间,笔者有幸参加过两次有卡加梅出席的活动。他面容清瘦,个子极高,嗓音低沉,言谈风趣,令人印象深刻。 一家中国企业在卢旺达投资的数字电视服务公司举行开业典礼,卡加梅到场剪彩并发表了演讲。这次活动的现场位于基加利市郊区的加利山顶数字信号发射场,上山的土路崎岖不平路况很差,本来主办方为了总统的安全和方便,希望将典礼安排在市内酒店举行,但是他坚持要到项目现场参加活动。他在讲话中表示对中国公司为卢旺达带来先进的、便宜的数字电视服务感到很高兴,希望中国和卢旺达能在更多的领域进行合作。 2008年7月,卡加梅一家中国手机制造企业A-link科技有限公司老板尹晴日颁发奖杯,看到中国企业在卢旺达装配的卢旺达语手机时,他表示十分满意。卡加梅握着尹晴日的手说:“你做得很好。”一句简单的话令尹晴日激动不已,尹晴日也经常说,总统对企业的重视让他对在卢旺达的投资更加有信心了。 笔者问过很多身边的卢旺达人,他们都表示下次还要选卡加梅做他们的总统。在卡加梅的朋友和同事们眼中,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绝对的禁酒主义者,只喜欢网球和阅读的生活朴素的领导人。 卡加梅政府的执政表现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向《时代》杂志推荐他的美国马鞍教会的创立牧师里克·沃伦认为,卡加梅是卢旺达的楷模,同时也是全球其他国家的楷模。 |
|
来自: PEARL TOWER > 《走进卢旺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