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吊丝”文化兴起,嘲弄了谁?

 北 斗 星 空 2012-03-30

  



  “吊丝”一词就如同从地里长出一样,如今已经布满中文网络。从贴吧到微博,人人言必称“吊丝”,以“吊丝”自居的人也越来越多。吊丝文化属于亚文化的一种,这种亚文化为何迅速爆红,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社会和哲学内涵?参与讨论>>



“吊丝”一词爆红中国网络 专家称反映集体焦虑

  “吊丝”最早出现在百度贴吧的李毅吧。作为他的粉丝,常在贴吧聚集的网民也自称为“D丝”。在争吵不断的网络社区中,有人把他们这个称呼中的“D”解为“吊”,以嘲讽的语气称他们“吊丝”。而李毅吧的球迷“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就此领受下来,从此以“吊丝”自称,附加上无奈和自嘲的意味。这个词开始爆红。详细>>


“吊丝”的诞生表达了个人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软抵抗

  打破士族门阀制度、推行庶族进入社会管理层,这是一千多年前中国社会制度曾领先世界政治史的重大举措,但在全世界都在推行平等的今天,传统的门第观念又在中国悄然回潮。个人奋斗成为了笑话,崇高理想变成了神话,“拼爹游戏”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吊丝”成为了理所当然的社会弱势群体,如此不公平还要被常态化,这究竟是什么道理?详细>>


“吊丝”是犬儒主义的网络版

  犬儒主义是对单一片面的文化的最好的抵制,是最为强大的人格构成,当然,也是对成功学的狂热的一种绝佳的解毒剂。就当下的情形而言,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社会的一种进步,也是对不成熟的价值观和财富观念的一种很好的警醒,更是为数众多的所谓底层民众重新夺回话语权的一个标志。详细>>


“吊丝”是年轻人对中国成功学的嘲弄

  事实上,“吊丝”是年轻一代对走红中国多年的成功学的嘲弄,他们不再相信卡耐基也不再相信李开复,他们甚至连自己也不相信。反抗成功学的同时,他们形成了小人物的集体自我认同,有点像网络时代的“阿Q”,只是比阿Q更清醒。他们知道理想遥远、现实残酷,于是用逃避来忘掉理想的遥不可及,用自嘲来消解现实的残酷迷离。详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