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需把握“五个为官”

 精益求精394 2012-04-01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需把握“五个为官”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是我们党历来就坚守的铮铮誓言,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党的立业之本、制胜之道、传家之宝。广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对于我们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试问,各级领导干部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廉洁从政?笔者认为,深刻体会、认真把握 “五个为官”至关重要。
    “公正”为官。人品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领导干部只要坚持“正”字当头,做人的品行端正,做官的动机纯正,对待百姓秉正,处理事情公正,就能真正赢得大家的爱戴。特别是随着群众素质不断提升和民主意识不断加强,大家评价干部的视角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干部做事是否公正,是否真正站在大家的立场上办事、决策。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正派做人,秉公办事,不分厚薄远近,不计恩怨情仇,公道对待每一个人,公正处理每一件事。
    “诚信”为官。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做人讲诚信,做官更要讲诚信。干部能否成功统揽全局、驾驭下属,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群众一旦内心信服领导,必将产生无穷力量。因此,领导干部要树立靠诚信率众、服众理念。否则势必导致群众信心不足、信任丧失、信赖殆尽。
    “实干”为官。从政有径,实干为先。干部的业绩、形象、口碑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领导干部是集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于一身的综合体,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干在前面,走在前面。凡要求群众做到的,必须首先自己做到,绝不能光说不练。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好大喜功做表面文章,不哗众取宠高喊空口号,不搞劳民伤财的 “政绩工程”,多办符合客观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实事。
    “严明”为官。严是爱,松是害。无论是抓班子还是带队伍,管理越严越好带,管理越松越难带。实践表明,班子和队伍建设出现问题,大多与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有关。因此,领导干部应有“舍得一身剐”的精神,走出“严格管理易丧民心”的认识误区,敢于严格管理,祛邪扶正,惩恶扬善,激浊扬清。只要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做官,组织和群众自有公论。当然,在严格管理的同时,也要讲究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提高沟通协调本领,努力激励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做到宽严并举、恩威互促、情理共进。
    “清廉”为官。“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对干部来说,不徇私情和廉洁自律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领导干部也是“公众人物”,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党的形象。因此,千万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自觉做到一心为公、两袖清风,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娱乐圈,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慎交友,离是非,保洁身。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清廉的生活作风。
    “不患无位而患德之不修”、“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一名领导干部要想获得上级的支持和认可、取得下级的赞扬和美誉、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真正做到廉洁从政,不应靠庸俗关系,而应靠良好的“官德”、健康的“人品”,必须深刻体会、认真把握以上“五个为官”,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佘海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