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聪明与糊涂

 水草堂 2012-04-01

聪明与糊涂

聪明大抵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许,聪明也是每个孩子对自己的期望。因为聪明是天生的,很容易的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人之初,性相近,习相远,幼时聪明大未必然。在人生几十年的历程里,真正的做到聪明太难了,因为聪明的定义不统一,还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例又那么多。而糊涂则是许多人望而生畏的,决没有人愿意拥有糊涂,并以糊涂自许的,真正自许为糊涂者又往往不是糊涂人。

聪明是一种敏锐的知觉,是一种优厚的天赋,是一种骄人的才能。糊涂是迟钝,是愚蠢,是为人瞧不起的憨瓜。聪明的人往往有一种翩翩的风度,能令许多人为之倾心为之疯狂。糊涂往往有着蠢笨的外表,邋里邋遢的感觉。聪明常常与天才、成功、富有的概念联系起来,使得许多平庸的人更加崇拜聪明者。聪明是一种具有诱惑力的虚荣,许多人为了得到这种虚荣心的满足丧失了太多的为人原则,这其中就包括勤奋自律的品质和塌实稳重的作风,而这些东西往往是成功人生的基石。

郑板桥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之后又说:难得糊涂。聪明转入糊涂,是大聪明,是大智若愚,是一个人历练后的升华。难得糊涂,是境界,是精神的大无状态。现在人们劝导说:聪明的女人痛苦一辈子,糊涂的女人幸福一辈子。聪明是计较,糊涂是包容聪明和糊涂是一对矛盾,对立统一,相互转换,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体现了辩证法则。

但我觉得,聪明与糊涂的辩证法,是小聪明与大糊涂才能达成。撰写《新约》的圣保罗曾经说过:只有虔诚的外表,没有虔诚的内心。生活中许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聪明的外貌,却没有聪明的实质,是小聪明大糊涂。大糊涂是大聪明,不是不知道,是不想知道,所谓放开、放松、放弃就是了,其实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大糊涂是大度,小聪明是小气.小聪明似乎一切在握,其实均无把握,因为小则丢了大,丢了大则丢了一切。

对待聪明与糊涂,孔子有自己深刻的见解。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他说他和颜回讲话整天,颜回毫无不同意见,像个笨蛋。回头来看他的行为等等,却很受启发,回是一点也不笨呀!对他另外一个聪明弟子,孔子又是别样的答复。子贡问孔子什么是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因为子贡极聪明而善言辞,孔子要他先履行所说的,然后再说。他的弟子有貌愚而不愚者,有聪明而缺少实践精神者,孔子对他们有清醒的认识,并给予了科学地指导。两个弟子后来在学术上、商场官场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年轻时要善于运用聪明,多学习,长见识,增加阅历和本领,打好发展的基础。年老时要糊涂一些,不要较真,不要太透,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放手让年轻人去做事情,不会天下大乱。有人说的是,年轻时多用加法,年老时多用减法。加时增加知识和经验,减是减去负担和累赘。唐朝厉霆《大有诗堂》云: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袖里藏乾坤,天地在我心,虽洞察秋毫,然视若无睹,是成熟了的人生况味。

林语堂说:崇拜糊涂主义,即道家思想,发源于老庄。老庄固古今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确实,五千言说尽古今未来,勘透天下。若一万言,则俗矣过矣。贵人语迟,语慢语罕,所谓“一句顶一万句”也,林彪参透了玄机。他编的《毛主席语录》发行上亿,句句是真理,颠簸不破,真是从大智慧之中寻找的现代版的道德经。

聪明有度,聪明太过反为其误。林语堂先生云:凡事过善于计算个人利害而自保,却难得一糊涂人肯勇敢任事,而国事乃不可为。这话于岳飞犹可说也,岳飞一心为宋朝赵家江山,十二道金牌不让打金兵,飞不领会主人意图,执意抗金,是真糊涂也,却也因此留下大英雄的名声。秦桧明白主子不想光复北宋,不想迎回钦、徽二帝的小算盘,配合主子谋杀岳飞得到了欢心,却失了天下大义与人心,

被钉在了耻辱柱上。他们二人在历史上留下了令人惋惜的篇章,各自诠释了聪明与糊涂的不同结局。

宋朱文公《政训》:今世士大夫,惟以苟且逐旋挨事过去为事。挨得过时且过。上下相咻以勿生,不要理会事。古人体会的是“一切刻方为圆,随俗苟且,自道是年高见识长进······”。人们聪明了,不再肩负责任、道义,而是以个人小利为计较,蝇营狗苟,保全自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201019日《大河报》载“单车侠怒砸飞车贼”,讲河南沁阳小伙子于温州街头用单车砸向抢包飞车贼,飞车贼倒地被擒的英勇故事。得知他文化不高,早出打工,一直心存正气,不由想到他文化不高人品高,若真读书太多,自认责任重而惜身,可能就不会在关键时刻出手了,因为这一出手很可能会因小失大,一满腹经纶者因区区小事坏了大事,一怒之举而伤了贵体,实不划算。汪精卫当年刺杀摄政王,因为年轻、有反清理想,想“引颈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但多少老年持重者反对他,终认为推翻制度在本,而杀人为次。事实上,推翻旧制度须以杀旧制度豢养的喽啰为前提,杀完旧制度的喽啰,然后才能消灭旧制度。亡清亡蒋的过程,是多少个小人物填坑奠基才完成的呀。蒋介石八百万军队不灭,就不会退居台湾。历史车轮就是这样无情,碾过的是滚滚红尘,而不是兖兖诸公。

聪明遇到聪明就麻烦了。如杨修遇曹操。曹操看工匠修的园子,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意会为“阔”,知道曹操嫌门大,让改大门为小门。曹操围敌,久攻不下,让军门传口令为“鸡肋”。杨即理会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知道曹操进退失据,析主公心理太透终为曹操所杀。民间讲:看透不说透,说透不够朋友。就是劝人聪明不要外露,善于藏拙,以免惹祸上身。培根论人生中说,常听到一种说法,认为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在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是假聪明。不论这两国人是否真如此,但这两种情况是值得深思的。

聪明与糊涂有多重解。一是自然意义上的聪明与糊涂,即一般人说的生理属性,爹娘给的,先天的聪颖与愚钝,这个除了“勤能补拙”外,天分使然,没有办法;二是社会属性,即做事情时候表现的精明与憨愚,做事用心,精打细算,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算不如人算”,“大富在命,小富在勤”等等,讲的是“你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用心”的道理;三是做人做事的境界、态度,聪明与糊涂是有效益的,与人格国格相联系。日本人精密,但在侵略历史上不肯承认事实,引起爱好和平人们的愤怒。德国勇于承认侵略历史,总理下跪道歉,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的诚信度屡被质疑,一些地方经济发展而诚信怠失,一些人广积财富而孤独无友,根本上反而影响了大的发展。林语堂曾经痛切地说:中国之积弱,即系聪明太过所致。现代社会已经没有耍聪明的土壤,只有勤实才能大开其道,换言之,一个诚信的民族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聪明是效率效能的代名词,聪明的人往往能搜寻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展示出卓越的工作才能。但很多人更喜欢玩聪明,将自己的聪明应用在自私和偷懒的方面,寻找那些貌似聪明的捷径,心智和能力应用在肤浅的地方,导致自私懒惰,贪图安逸,投机取巧的结果,终因为其肤浅而被淘汰,反而是一些资质平庸的人在事业中取得了比这些先天条件优越的人更大的成就。不能不说是聪明人的悲剧。资质聪明的人应该比资质平庸的人更有成就,但事实往往会走向愿望的反面,笑到最后的常常是那些真正的聪明人。

糊涂不应该成为一种老道世故的处世态度。难得糊涂原本是因由世道不公而引发的避世态度。既然凭个人力量铲除不了种种不平之事,就只好祭起糊涂主义的旗帜,世人皆醒我独醉,笑天下可笑之人,容天下难容之事。但糊涂主义不是超然的境界,而是逃避,是不负责任,糊涂可以但搞成了主义就走向了反面。宦海无边,金钱无情,欲望无度,功名无量,面对这些应该糊涂一些,人的体积有限,装不了那么多,这时候就要有所舍弃,有所为有所不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样的大道理是不能糊涂的,而其他的身外之物,皆可一笑置之矣。不为物所动、为名所诱、为官所累、为色所惑,清净自持,以“无为”的心去对待“有为”的事业。这就是所谓的无为而无不为了。

从乡下来到省城20多年,刚来时带来一些陋习,喝酒时泼点洒点,划拳时喊快点手伸慢点,以赢酒为乐,遭到朋友们的一致谴责。日久,看出门道,好拳好酒还是凭实力,自己实力又不弱,何苦再耍小聪明占人便宜呢?真乃“十年一觉聪明梦,赢得酒楼滑头名”,落个坏名声,太不值得了。于是,我总结出一句个人格言:“能”(豫南土话,聪明之意)就是“不能”,“不能”就是“能”。所谓“能”有能力、能量、能干的意思,“这孩子可能”,是乡人夸你的话,“看你能哩”,弄不好也有贬你的意思,全看你在别人眼里的形象了。总起来说,聪明的正解是鼓励和肯定,聪明是大家喜欢并乐于接受的品格,聪明是为人处世的分寸和把握,初时表现是机灵伶俐,再厚点与大智若愚可能是邻居,与难得糊涂算是老乡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