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筋草

  2012-04-01
        舒筋草,中药名。为石松科多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藤石松的全草。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舒筋活络,消炎除湿。主治夜盲症,盗汗,风湿腰痛,小儿外感发热。
  中药名 舒筋草 
  别名 千金藤《四川中药志》,吊白伸筋、松筋藤、马尾伸筋、老虎须《湖南药物志》,石子藤《广西本草选编》,猫藤《浙江药用植物志》,土木加、割须《福建药物志》,伸筋草、灯笼草、吊壁伸筋《广西药用植物名录》。
  原植物 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Spring)Holub.
  科属分类 石松科
  药用部位 以植物的全草入药。[1][2]
  功效分类 活血药
  附注 植物描述,详见词条:藤石松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

  味微甘,性平。
  ⑴《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性温,味微甜,无毒。”
  ⑵《浙江药用植物志》:“微苦、涩,凉。”
  ⑶《湖南药物志》:“微甘涩,平。”
  ⑷《福建药物志》:“微苦、辛,平。”[1]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明目;解毒。主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盗汗,结膜炎,夜盲症,水火烫伤,疮疡肿毒。[1]

各家论述

  1.《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能舒筋活血。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月经不调及脚转筋等症。”
  2.《广西本草选编》:“清肝明目,舒筋活络。消炎除湿。主治结膜炎,夜盲症,小儿外感发热,小儿盗汗,风湿痹痛,腰肌劳损。”[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1]

药方选录

  ⑴治筋络受伤后手脚不能屈伸者: 舒筋草60g。配猪蹄筋与猪骨炖服,可连服数剂。(《重庆草药》)
  ⑵治小儿盗汗::舒筋草、麦秆,煮水外洗。(《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⑶治夜盲症:藤石松嫩苗30g,鸡眼草15g。煎服。(《中国药用孢子植物》)[1]

化学成分

  藤石松含α-芒柄花醇(α-onocerin)及二表千层塔烯二醇(diepiserratenediol)等萜类化合物。[1]

药材来源

来源考证

  

原植物-藤石松(图2)

  出自《四川中药志》。[1]

药材基源

  为石松科植物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Spring)Holub.的全草。[1][3]

产地溯源

  产于华南、西南及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台湾等地。[1]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