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花粉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综述

 咖啡加浓茶 2012-04-01
松花粉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综述
WWW.SFNCC.ORG.CN ? 2009-2-16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

毛永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理学院,阜新  123000)

摘  要:松花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我国传统的食药用佳品。本文简述了松花粉的形态、采集、营养成分及破壁加工,同时详述了松花粉的保健功能,并对松花粉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松花粉;营养;破壁;保健功能

松花粉又名松花、松黄,泛指马尾松、油松、红松、华山松和樟子松等松属植物雄蕊所产生的干燥花粉。始载于唐《新修本草》,为鲜黄色或淡黄色细粉,其性味甘平无毒,是我国传统的食药用佳品,迄今一些传统食物如松花糕、松花团子、松花酒等仍使用和添加松花粉。
松花粉作为生命的遗传物质,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黄酮及必需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而且配比合理,有“微型营养库”之称。此外,具有抗衰老、抗疲劳、促进生长发育、调整机体代谢等功效,其保健和治疗作用已得到国内外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1  松花粉的形态
干燥松花粉为淡黄色的细粉末,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椭圆形或类球形,轮廓线明显,表面有类圆形或多角形的纹理或小颗粒状突起。两侧各有一个膨大的半圆形或近圆形的气囊,气囊壁有明显大小不一的网状纹理,网眼呈多角形或类圆形[1]。
2  松花粉的采集
松属植物在我国分布广泛,各地应观察开花时间,掌握花粉成熟的确切时间。当花穗棒全部由绿变黄并松动,花穗基部刚刚开始散粉时开始采摘,这是花穗棒的最佳采集期。采集过早,花粉尚未成熟,营养物质积累不充分,花粉含水量大,出粉率低;采集过迟,花粉已经散落,将严重影响采集数量。
采集应在晴天时进行,先把花穗棒的基部折断,然后将花穗棒放入洁净的袋或筐中。提倡保护性采集,以侧枝上的花穗棒为主,主干及其顶部上花穗棒尽可能少采,以免影响其生长。采集后及时将花穗棒摊放在塑料薄膜上,置于阳光下暴晒,翻动并取出花穗棒,使花粉散落在薄膜上。将花粉过筛后装入干净的密封袋,保存于干燥阴凉处。
3  松花粉营养成分及破壁加工
松花粉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天然食品中营养成分最全面的物质之一,不仅具有低脂肪、高蛋白的特点,而且含有人体生存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能够全部补充、均衡人体所需营养,是21世纪新型的营养源和保健食品。松花粉除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等一般营养物质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黄酮、酶及辅酶等200余种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物质。
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每100g松花粉含蛋白质8.75g、氨基酸9.47g、磷脂0.75g、棕榈酸0.20g、油酸0.36g、亚油酸0.02g、亚麻酸0.01g、核酸0.10mg、叶酸0.93g、纤维素29.00g、黄酮1.76g、钾11.90mg、钠51.70mg、钙48.10mg、镁142.70mg、磷360.70mg、锰28.10mg、铜0.40mg、硒0.01mg、铁13.00mg、锌9.80mg、维生素C112.10mg、维生素E 0.53mg。
松花粉虽然是天然的营养宝库,但其细胞外壁是由纤维素、果胶质和孢粉素等致密物质构成,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耐高压以及对酶的降解都比较稳定的理化特性。人体很难直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成分,同时也阻止了提取时营养物质的释放,因此松花粉的破壁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2]。目前,国内外常见的破壁方法有机械法、温差法和生物法等。
机械法有胶体磨法、超声波法和均质机法等,主要依靠机械的挤压、剪切等作用,使花粉壁和内膜囊破裂。超声波法利用超声波产生的气泡进行强烈振动,克服了花粉外膜与花粉之间的结合力,使花粉的内容物释放出来。该法操作简单,作用时间短,能较好地保留营养物质,无须复杂的工艺条件,破壁率在75%左右,基本可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温差法是利用外界冷热的急剧变化,引起胞内的冰刺破花粉细胞壁,从而达到破壁的目的。该法虽然工艺简单,成本也较少,但破壁率较低。
生化法有酶法和发酵法等。酶法是利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和蛋白酶等处理松花粉后可提高其有效成分在水中的溶解度,破壁率较高,但酶成本较高,对于实验室及少量样品的破壁较为适合;发酵法是利用酵母、霉菌等微生物产生的酶系来发酵酶解松花粉,该法破壁率高,简单易行,但时间长、速度慢且易受到杂菌污染[3]。
松花粉作为健康食疗食品已有上千年历史,采用破壁工艺有可能提高其生物学功效,但改变了生产工艺,需要对其安全性做进一步研究。通过对破壁松花粉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和30d喂养试验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表明松花粉作为保健食品是基本安全的[4]。
4  松花粉的保健功能
4.1  增强免疫功能,降低氧化速度,延缓衰老
松花粉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胡萝卜素及微量元素硒,能够增强细胞免疫和细胞吞噬的能力,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在小鼠饲料中添加松花粉,能够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积数水平、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NK细胞活性、抗体生成数和ConA诱导脾淋巴细胞转化,并增加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的重量,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起到增强细胞免疫和细胞吞噬的作用[5]。
松花粉对模拟反应所产生的过氧化氢、超氧自由基、羟自由基和次氯酸等活性氧系具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对涉及炎症反应的髓过氧化物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有效地推迟人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生成共轭二烯,阻断自由基链式反应,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发生,具有降低氧化速度的功能[6]。
用含松花粉的饲料喂养衰老小鼠,能明显增加衰老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及脑组织和肝脏中的脂褐质含量,有力清除衰老机体生成过多的自由基降低机体内脂肪和蛋白质过氧化反应的速度,而且能降低血液中砷的含量,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7]。
4.2  耐饥渴,延缓肌肉疲劳,增强机体耐力
松花粉含丰富的多糖、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黄酮类物质,可以提高机体糖原贮备,增强机体运动的耐力,同时降低运动后的自由基浓度,减轻自由基的损伤程度,减缓运动疲劳的产生。
小鼠连续口服10d松花粉后,能显著提高小鼠红细胞、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肝糖原含量,能够降低运动后小鼠血乳酸含量和血清尿素氮含量,延长小鼠游泳时间,改善机体对低压缺氧的耐受能力;同时在完全禁食、禁水后,可以成活80h,而不服用松花粉的小鼠只能成活60h,所以松花粉具有耐饥渴、增强机体耐力、延缓肌肉疲劳的作用,能有助于机体适应高原条件及运动员激烈运动所致缺氧情况[8]。
4.3  调节胃肠代谢,防治便秘和肠道微生态紊乱
松花粉含有近百种酶和多种活性氨基酸,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进食欲、促进消化、修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对胃肠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营养素,不仅可以防治消化不良的便秘,还可以防治因神经紧张与肌肉紧张所致的便秘。
在家猪饲料中添加松花粉,能显著地增加家猪粪便中甘油三酯、胆固醇、脂肪酸、粗蛋白、各项含氮组分以及有关菌群的排泄量,同时促进胆酸的排泄,因此,松花粉对调整机体氮代谢、肠道菌群和抑制脂肪吸收有重要意义[9]。在慢性应激条件下,大鼠会发生以原籍菌双歧杆菌减少为特征的肠道微生态紊乱的现象,食用松花粉能够有效减轻慢性应激因素导致的大鼠肠道微生态紊乱[10]。
4.4  减轻酒精损伤,保肝护肝
松花粉能够减轻酒精对肝脏的脂质过氧化损伤,增强脂肪酸在肝细胞内代谢,减少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能预防由于过量饮酒所导致的酒精性肝硬化。在酒前食用松花粉适量,可对过量饮酒对肝脏产生的伤害起预防作用,而酒后服用松花粉也有助于肝脏伤害的恢复。
通过建立急性肝损伤模型,服用松花粉能够降低小鼠肝组织的丙二醛含量和内脂滴比,提高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所以松花粉能够对抗酒精中毒引起的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具有保肝护肝作用[11]。
4.5  降血脂,降血糖,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松花粉中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胡萝卜素、硒、锌、镁以及大量黄酮,能够降低血脂和血胆固醇的含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给高血脂模型大鼠服用松花粉,能够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而高密度脂蛋白能够将血液中的胆固醇转运至肝脏,有助于胆固醇的分解代谢,从而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对形成实验性高脂的大鼠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控制效应。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的小鼠服用松花粉,能明显降低2h血糖含量及血糖曲线下面积,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作用[12-13]。
4.6  降低机体激素水平,抑制前列腺增生
松花粉中含有谷氨酸、脯氨酸等20多种氨基酸,可以改善前列腺组织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缓解前列腺肥大引起的尿道梗阻;还含有抗氧化能力很强的黄酮类物质,能够抑制前列腺的增生。
松花粉不仅能够降低血清睾酮和雌二醇雌、雄激素的含量,调节微量元素代谢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还可以通过非激素途径在细胞水平上发挥选择性抑制作用,抑制前列腺增生[14]。
5  松花粉开发利用展望
我国松属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其中数量较多的有东北的红松和樟子松、华北的油松、长江流域以南的马尾松以及秦巴、渭北山区的华山松,而且松属植物是春季的蜜源植物,生产花粉时间集中且采集技术简单,又不与农业争地,投资少见效快,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途径。
现在我国已研制或正在研制松花粉系列产品,部分已进入临床应用。但由于松花粉是纯天然花粉,也具有花粉类药物的抗原性,可以引起机体的过敏反应,其药理学作用和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15]。◇

参考文献:
[1]盛明智,等.松花粉的显微和理化鉴定研究.中华医学丛刊,2004,4(7):9-10.
[2]Bell RR,Thomber EJ,JL,et al.Composition and protein quality of honeybee-collected pollen of Eucalyptus marginata andEucalyptus calophylla.J Nutr,1983,13(12):2479-2484.
[3]郝晓亮,等.松花粉破壁方法的比较研究.农产品加工·学刊,2005,1:21-25.
[4]樊柏林,等.破壁松花粉的毒理试验.癌变·畸变·突变,2005,17(6):380-382.
[5]张暾,竹剑平.破壁松花粉对调节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5):638-639.
[6]鲍善芬,等.松花粉抗氧化性的体外实验研究.营养学报,2005,27(6):487-490.
[7]赵立新,喻陆.松花粉对小鼠抗衰老的研究.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4,6(1):8-9.
[8]刘协,等.松花粉的抗疲劳作用研究.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4,25(3):169-170.
[9]赵霖,等.松花粉对脂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6,27(6):445-447.
[10]白树民,等.松花粉对慢性应激大鼠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6,19(3):189-193.
[11]刘协,等.松花粉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江苏预防医学,2005,16(2):7-9.
[12]樊柏林,刘烈刚.破壁松花粉对大鼠降血脂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职业与健康,2005,21(6):809-811.
[13]潘小玲,竹剑平.破壁松花粉的降血糖作用.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6):777-778.
[14]丛涛,等.松花粉对大鼠前列腺增生治疗作用的研究.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5,26(5):395-397.
[15]Harris RM.German DF.The incidence of pine pollen reactiVity in an allergic atopic population. Ann Allergy,1985,55(5):678-679.
作者简介:毛永强(1974~  ),男,辽宁昌图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食品营养分析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