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族文化认同模式的多种可能性

 指间飞歌 2012-04-02

民族文化认同模式的多种可能性

——以青海多民族文化为个案

2010年08月06日13:37  来源:《中国民族报》


  编者按:现代文明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侵蚀一直让众多学者为之担忧。然而,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的教授班班多杰对青海省进行调研的案例却向世人呈现了文化认同和渗透的不完全性,将世人的目光引向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延续的内在因素。

  地处青藏高原的甘青地区长期以来是多元文化汇聚的地方,这里有汉族佛教文化系统,回族、撒拉族的伊斯兰教系统,蒙古族、土族的萨满文化系统,正是这样多元化文化交汇的地带,最容易出现不同文化间各种形式的渗透。

  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宁巴村就出现了藏化的汉族。这个地区藏族和汉族长期居住在一起,因此这里的汉族从语言、文字到饮食、建筑,甚至姓名和信仰,90%以上已经藏族化了。他们娶的是藏族妻子,孩子上的是藏族学校,甚至很多汉族人已经不会说汉语了。但仍有一些汉族传统习惯没有改变,首当其冲的便是他们的丧葬习惯。藏族人死了以后要天葬,这里的汉族人则坚持土葬。为什么不是天葬呢?他们说太可怕了,死了以后喂老鹰不行,还得按照老家的传统进行土葬。另外就是汉族人过春节要贴春联、贴门神,清明节要上坟,藏族是没有这些习惯的。宁巴村始终保留着这种汉文化核心和文化内涵,这一文化现象可称为藏化了的汉族模式。

  河南门庆模式的藏化案例来自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这个县几乎全部是蒙古族。他们从内蒙古、新疆穿过青海湖来到河南草原,河南草原周围全部是藏族,通过五六百年的相处,河南56%的蒙古族几乎100%都藏族化了。最突出的特点是,这个地区的蒙古族99%不会讲蒙古语,孩子们从小学就开始学藏文。然而当地的蒙古族人维持民族传统的心理状态却非常强烈。如果你走进河南草原,看到的帐篷90%以上全部是蒙古包,蒙古包里面的构件上也保留了传统的蒙古文,只有一部分蒙古包旁边有个小小的藏族帐篷。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河南县的那达慕却与众不同。90%的骑手都穿着蒙古族服装来赛马,但是他们说的话和宣布比赛规则的广播全部是藏语。这些蒙古族服装连同他们的蒙古包,都是他们保留本民族文化的形式和标志。

  还有一种藏化的模式,是上乡武同模式。在武同生活的主要是土族。这些土族由于处在藏族文化圈里,风俗习惯也彻底藏族化了,而且他们现在都信仰藏传佛教,信仰的深度和广度甚至超过周围的藏族。这里土族人绘制的唐卡、雕塑佛像和菩萨像已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了。但是他们在另外两点上始终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文化:第一,虽然这里的土族用于社会交流的语言是藏语和汉语,但用于家庭交流的语言却是土族自己的语言。第二,他们到现在还穿着与藏族服装和汉族服装截然不同的土族服装,尤其是节假日,传统服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被保留下来。

  卓仓地区的藏族生活在9条沟里面,明代从西藏辗转来到了青海。卓仓的藏族人在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全面地向汉族学习,汉化的程度非常高。但这里的汉化是“设戒而不关门”。“设戒”指的是他们在婚姻上绝对不和外族通婚,和当地的汉族通婚也不可以。这种婚姻上的绝对限制,使得卓仓地区的藏族人在汉语文化水平高的同时,也说得一口好藏语。“不关门”是指广泛地向汉族学习。藏族人原本不会做鞋、不会绣花,现在这个地方的男人不买鞋,都是自己做,有些妇女的绣花手艺还超过了汉族妇女。这是就是“设戒不关门”的卓仓模式。

  第五个是假西番模式,指的是生活在塔尔寺周围的藏族。明代以来,大量的汉族迁徙到塔尔寺周围,和这里的藏族互相融合。到现在,那里的藏族深度地汉化,藏语不会讲,藏文看不懂,服饰、生活习惯、建筑,甚至连取名字也已经汉化了。尽管如此,但在他们的思想里,“我是藏族,他是汉族,他是回族”的民族边界非常清晰。

  还有一个模式是喀里干的藏回模式。青海省的“藏回”是穿着藏服去做礼拜的回族,各个方面彻底藏化了,因此人们叫“藏回”。近年以来,藏回身上藏族的文化成分消失了,从藏族回到回族越来越普遍了。

  综上所述,佛教讲因缘和合,就是说相聚、构成关系、互动渗透。孔子讲究差别、平等、尊重、和谐。黑格尔也讲异中有同,同中有异。青海这6个案例说明,青海的多民族、多文化处在统一的、渗透的、互相依赖的状态中,但另一方面在文化统一的情况下,又保持着自己的差别性,坚持着自己的民族特点。这样的状态就是青海各民族文化和而不同、和谐共处的典型例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