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磨损是指单纯机械磨擦作用而造成的牙齿硬组织的慢性损耗,是正常人体咀嚼过程中造成的,称之为生理性咀嚼磨损。另有一种与咀嚼无关,磨耗超过生理范围的磨损,统称为非咀嚼磨损,如木匠、铁匠、电工,用牙齿咬钉、针、铁线等形成的牙齿缺损。临床上磨损可并发各种病症或为致病因素,如引起牙本质过敏,这是最轻的临床症状之一;又如引起食物嵌塞、牙髓炎、根尖周病、颞颌关节病,以及口内软组织(舌、唇、颊粘膜)创伤性溃疡,以致可以成为致癌的因素。 临床表现1.釉质磨损,无症状。 诊断依据1.一般无自觉症状,对温度、化学刺激、机械刺激可有激发痛,严重者可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症状;磨损致穿髓者所致牙髓炎、牙髓坏死、坏疽、根尖周病。 治疗原则1.去除或改正引起病理性磨损的原因。 用药原则无肯定有效药物。 辅助检查本病一般临床检查即可确认,为指导治疗可选用检查框限“A”。 疗效评价1.治愈:治疗后,无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牙体修整、磨改成合适的生理形态。 专家提示牙磨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生理性磨损,又称咀嚼磨损,随年龄的增长,自然会出现生理性磨损,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患者一生中总喜欢咬硬食物,如猪骨、核桃壳、甘蔗等,这无形中加快了牙磨损。 2.非咀嚼性磨损,不是由于正常咀嚼过程所引起的及与咽嚼无关的牙齿磨损,而病理磨损属于非咀嚼磨损,包括了磨牙症,不良咀嚼习惯等。如木匠、补鞋匠、铁匠、电工用牙齿咬钉、铁线,甚至有嗜酒者用前牙咬瓶盖而造成牙磨损。 牙齿有严重磨损的患者,应该针对上述原因给予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