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只领7毛钱工资的他坚守了30年的造林工作

 金同 2012-04-03

来自浙江省

主题数:107

回帖数:0

积分:72

楼主
2012-03-30 10:51:03|快速回复|举报|

云南陆良有8位普通的农村老人,三十余年来只做了两件事:种树、守山。他们这16只手在荒山上种出了13.6万亩树林,最后又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而他们每人每天只领7毛钱的工资。现在他们的心愿,只是希望能解决一下低保。


从陆良县城出发,沿途高山大多遍布乱石,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土地石漠化程度严重。然而在距县城30公里处,道路两旁忽然出现满眼的郁郁葱葱,这就是被称为“花木山林场”的7400余亩林地。其施造者,便是人称“陆良八老”的8位耄耋老人。


2012年2月22日,“陆良八老”的合影,从左至右:王小苗、王家寿、王家德、王长取、王云方、王家云、王开和、王德映。时光追溯到1980年末,当时的大队民兵营长王小苗在带领民兵上花木山训练打靶时,发现目光所及竟是满眼荒芜。他便下定决心上山开荒种树。从挥起锄头凿开第一个树坑起,这八位汉子或许未曾想到,此后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他们将始终与这座山、这片林为伴。


在荒山上种树,辛苦可想而知。三十年前,“陆良八老”还都是敦实的汉子。他们凭一身蛮力和简陋的工具,硬生生凿石挖坑,一个星期就要报废一把钢锄头。雨季来临时,为了保证树苗的成活率,他们便冒雨栽种;冬季到来后,天寒地冻也得住在山中。


这是王小苗老人的脚,当年种树就住在山上,夜间气温低,脚底板就给冻成了“树根”


这段艰难的“培绿”之路前后历时4年。到了1984年年中,占地7400余亩的林场,已经具备了雏形。为了纪念大家曾经的艰辛付出,8个人一致同意,将这片林场取名为“花木山林场”。这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75岁的王长取回忆自己种树的时候说,他一般都是带着百把人一起上山,一干就是一整天,毫不顾及什么刮风下雨,甚至连续5年没有回家过春节,称得上意气风发。“那时候,我就觉得自己很光荣,很有斗志。”


用11年种树,再花19年守山。将树苗种下去之后,“八老”就开始了漫长的守山岁月,个中艰辛不亚于开垦种植。1983年的一次,王小苗在守山过程中三天水米未进,一屁股坐在一棵树下睡了过去,差点儿没唤醒丢掉性命。


因种树经验丰富,八老在附近县乡声名远扬。从1980年到1991年,八老先后在陆良龙海乡、马街镇、三岔河镇、河水乡,甚至邻近的师宗县都种下了林场,累计共13.6万亩。


上世纪90年代初,曲靖当地媒体为八老拍下了这幅照片。那个时候,他们已显出老态。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八兄弟每天的工资是0.73元。王家寿的老伴李光珠总说:“老倌是苦了一辈子,苦了一身病回来。现在一无所有,有点不太值得。”王长取的境遇则更令人心酸。他儿子因罪获刑。如今他和老伴儿都年过七旬,还不得不成日下田劳动,抚养两个孙子。


不过幸运的是,虽身体都或多或少有些毛病,但八老如今全部健在,而且依然保持着亲密的兄弟情谊。王小苗说,这三十年来,八个人从没有红过脸。


让我们记住这八位老人:王德映,78岁,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自从30年前选择上山种树那时起,就基本上顾不得家里的小脚老伴了。而今,老人说他因为家庭经济原因,遇到感冒时一般都舍不得花钱买药,每次都靠自己上山采药“发发汗,扛过来”。



王小苗,72岁,“陆良八老”的领头人。1983年暑假,王小苗17岁的大儿子突然发烧,因无钱医治去世。老伴儿一个人在医院附近挖了个坑,把孩子埋了。王小苗直到10天后,才知道大儿子的死讯。

王云方,84岁,就在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肌梗塞差点要了他的命。每每坐在椅子上的王云方,总会不时用手紧按着的小腹部位,并使劲弓起身体,踮起左脚,将左边的身体死死顶在大腿上面。老人说,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总觉得小腹疼。


王家德,79岁,每天得下地干活养活不能动弹的老伴。他盼着80岁赶快到来,因为这样就可以得到政府每年360元补贴。


王开和,身材高大,站在自己屋檐下,他说:“嘿嘿,房子快要倒了!”


王家云,现在耳背眼花,总是被老伴保小四斥责为“脑子差”。


王家寿,78岁,看起来已经十分消瘦了,一张满是褶皱的脸庞上遍布老年斑。因为罹患严重气管炎,这几年来,老人的身体每况愈下,与人谈话时,几乎每隔几分钟,便会发出一阵阵剧烈的咳嗽。


王长取,75岁,与王家寿是亲兄弟。自从30年前跟着哥哥一同上山种树开始,兄弟俩的全部生活重心便落在种树上。自2006年开始,因为儿子犯法进了监狱,儿媳改嫁,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王长取以苍老之躯肩负起了2名小孙子上学读书的重任。


现在的王云方,什么活都干不动了,每天也只能到处走走。2010年“退休”时,政府给每位老人发了2000元钱,到如今已经所剩无几。王云方说,希望政府能考虑一下他的实际情况,每月给他几十块钱的生活费,“起码,自己吃药的钱就有了。”

为什么辛劳了一辈子的好人,生活却还是如此的艰难,我们不是常说“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好人有好报"吗??但是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付出了一辈子,为什么还落到如今的地步,是他们错了,还是我们的社会错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