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病饮食宜忌--7.皮膚科疾病飲食宜忌

 金朝陽宮 2012-04-03

百病饮食宜忌--7

皮膚科疾病飲食宜忌

1.皮膚粗糙
皮膚粗糙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症候。引起皮膚粗糙最常見的原因為維生素A、維生素B和煙酸的缺乏。
維生素A缺乏常見症狀為皮膚乾燥、脫屑、皸裂等,但最明顯的是皮膚角化症:常在四肢伸側、軀幹見暗褐色或暗紅色毛孔角化的丘疹,綠豆大小,無炎症反應,對稱,無自覺症狀。角化丘疹密集時,猶如癩蛤蟆的皮,故又稱為蟾皮病。
煙酸缺乏稱糙皮病,是一種紅斑性損害,發生在暴露於光線的部位,開始為彌漫性淡紅色斑片,漸漸成為紅色與暗紅色皮疹,邊緣清楚,中央部位紅斑漸成暗紅,乾枯脫屑,呈粗糙苔癬樣病變,可有瘙癢,暴露日光後可有急性潮紅,腫脹改變,長久存在則成慢性炎症改變。
【宜】

(1)
宜多吃含蛋白質豐富食物:豆類、雞蛋、牛奶、肉類、豬皮、麵食等。
(2)
宜多吃富含維生素ABC的食物,如維生素A(胡蘿蔔、薯、油菜、菠菜、芹菜、黃花菜、西瓜、杏、肝、魷魚、蛋黃、牛奶)、維生素B(糙米、赤豆、黃豆、蠶豆、香菇、牛奶、肝)、煙酸(糙米、麵粉、小米、玉米、豌豆、綠豆、豇豆、花生、動物內臟)、維生素C(綠葉蔬菜、水果)
(3)
宜多吃植物油,少吃動物油,合理補充無機鹽、微量元素。
(4)
宜多吃芝麻、黃豆、核桃、棗、蜂蜜、花生、桂圓等具有潤膚、美容作用的食物。
【忌】
1.
忌煙、酒、濃茶、咖啡、可哥。
2.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薑、韭菜、辣椒等。
3.
忌致敏性食物,如蝦、蟹、雪菜、白果、草莓。

2.痱子
在炎熱潮濕的季節,過多的汗液使表皮細胞腫脹,將汗孔或汗腺導管堵塞,閉塞後汗液不斷分泌,致汗管膨脹、破裂,汗液滲入鄰近組織,瀦留于皮內,便生痱子。不同部位的汗管的損傷和堵塞,在臨床上產生不同形式的痱子。
汗液瀦留於真皮內則發生紅痱,就是常說的痱子,多發於炎熱潮濕的季節,兒童常見。表現為散發於臉、頸、胸上部或皮膚多褶縫處的紅色斑丘疹,大如針尖或紅暈成片,刺癢,遇熱瘙癢更劇。新生兒則可見12毫米直徑或更大的含清液的表淺皰疹,並不顯紅色,易破,無自覺症狀,名為晶痱,俗稱白痱。
痱子無需特殊治療,勤洗勤換,保持身體清潔乾燥,室內通風涼爽,可以自行消退。飲食調理,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有感染等合併症者,則需藥物治療。
【宜】
宜多食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暑作用的飲料和食物,如綠豆、赤小豆、金銀花、西瓜、綠豆衣、綠豆芽、香瓜、荸薺、鳳梨汁、橘子、甘蔗、楊梅、薏米、扁豆、荷葉、藕汁、海帶、蘿蔔、冬瓜。
【忌】
(1)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薑、大蒜、桂皮。
(2)
忌酒、煙。
(3)
忌煎炒、油炸等燥熱性食物。
(4)
忌公雞、鵝、豬頭肉、魚腥海鮮等發物。

3.痤瘡
痤瘡是一種毛囊與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因為初起多有粉刺,故又名粉刺。好發於青春期男女,男略多於女,病程長久,經過緩慢,30歲以後病情逐漸減輕或自癒。此病的發病與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刺激皮脂腺分泌、肥大;皮脂腺分泌增加、炎症反應;痤瘡棒狀桿菌等細菌感染以及缺鋅等微量元素有關。
特徵性表現為面、上胸背部的粉刺、丘疹和皰疹。初起時為粟粒或針孔大小的丘疹,毛囊口有栓塞,頭黑體白半透明狀,可擠壓出。皮脂腺口完全閉寒後則形成丘疹,中央有黑頭粉刺。丘疹發生感染,則生出胞瘡,周圍可以形成囊腫,按壓有波動感,頂部有黑頭,擠壓時可有血性或膠狀分泌物排出。炎症較深時,形成淡紅或紫紅色結節,或隆起呈半球或圓錐形結節,可長久存在,亦能逐漸吸收。
【宜】
(1)
宜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金針菜、胡蘿蔔、薺菜、菠菜、韭菜。
(2)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
(3)
宜多吃含微量元素鋅豐富的食物:肉類、禽類、蛋、扁豆、大白菜、茄子、白蘿蔔、黃豆、小米、玉米、小麥、土豆等。
【忌】
(1)
忌煙、酒。
(2)
忌肥豬肉、狗肉、羊肉等含脂肪高的動物脂肪。
(3)
忌海腥、河魚等發物,如魚、蝦、羊肉、貝類、公雞、鵝、豬頭肉等。
(4)
忌辛辣刺激、燥熱性食物:辣椒、生薑、花椒、蒜、桂皮、韭菜及油煎、燒烤食品。
(5)
忌牛奶、奶油、牛油、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物。
(6)
忌含糖量高的食物。

4.黃褐斑
黃褐斑是一種以面部發生黃褐色斑片為特徵的皮膚病,多發于妊娠婦女、肝病患者,故又名妊娠斑、肝斑,又因其形狀常似蝴蝶,也稱為蝴蝶斑。此病好發於青壯年,女性居多,妊娠35個月的婦女尤為多見。此病的發病與內分泌紊亂、服用某些藥物、肝病等慢性疾病有關。
本病表現為淡褐色、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片,境界清楚、邊緣不整,形狀如地圖或蝴蝶,對稱分佈於額、眉、頰、鼻、上唇等處,亦能使整個面部累及,斑表面光滑、無鱗屑、無分泌物,無自覺症狀。
【宜】
宜飲食清淡、富有營養、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芹菜、菠菜、黃花菜、黑木耳、藕、蘋果、梨、面瓜等。
【忌】
(1)
忌煙、酒。
(2)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蔥、蒜、桂皮。
(3)
忌公雞、鵝、海魚、蝦等發病。
(4)
忌油膩、粘滯、酸澀的食物。

5.白癜風
白癜風是一種以皮膚上出現後天性色素脫失斑為特徵的疾病。
白斑可以發生於人體的任何部位,但以指背、腕、前臂、面、頸、生殖器附近為多,病變部位色素脫失處呈乳白色,掌蹠及粘膜很少累及。白斑面積可大可小,小如點狀,大者可遍及全身。多有邊緣色素沉著、境界清楚、表面光滑、無鱗屑、不覺痛癢。白癜風白斑為後天發生,常無明顯原因,經過緩慢,如不治療,白斑逐步擴大。
中醫認為本病有虛有實,因虛而致病者,多為肝腎不足,可有家族史,白斑局限而不擴展,斑內毛髮變白。因實者常為經絡阻滯,病程長久,病變局限,邊緣有色素沉著,境界清楚,白斑中心可有色素島。
【宜】
(1)
宜多吃田螺、河蚌、毛蚶、豬肝、豬肉、芝麻、菠菜、黃豆、油菜、扁豆、土豆、軟體動物、甲殼類、牛奶、可哥、茶、核桃。
(2)
宜多食具有治療作用的食物藥物:黑木耳、海帶、海參、芹菜、茄子、香椿、甲魚、莧菜、韭菜、髮菜、烏米飯、紅茶菌、榆樹葉。
【忌】
忌吃含維生素C豐富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如鮮棗、柚、橘、柑、獼猴桃、莧菜、油菜、苦瓜、芭樂、山楂、檸檬。

6.玫瑰糠疹
玫瑰糠疹是一種以好發於軀幹、四肢近端,疹色紫紅、略起白屑為特徵的皮膚病,由於其皮損多呈玫瑰色,其上鱗屑如糠似秕,故稱為玫瑰糠疹。此病為常見病,春秋季節多見,青壯年居多,可反復發作。
玫瑰糠疹初起時常在軀幹或四肢近端有一個或數個母斑。12周後,可於軀幹及四肢近端對稱出現成批子斑,形態與母斑相似,但略小。較大皮損,中心色淡、平坦。皮損多發於頸、軀幹及四肢近端,頭面、掌蹠部很少受累。一般不覺瘙癢或僅有微癢,少數有劇癢。
【宜】
宜多吃具有涼血清熱,生津養陰作用的食物,如鮮藕、梨、荸薺、蔗汁、西瓜、黃瓜、絲瓜、菊花、綠豆芽、赤小豆、蘆根、小白菜、番茄、茭白、苦瓜等。
【忌】
(1)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蔥、蒜、薑、桂皮、花椒、辣椒等。
(2)
忌油膩厚味及甜食。
(3)
忌煙、酒、咖啡、可哥等。

7.單純皰疹
單純皰疹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在機體患發熱性疾病、病灶感染,或因妊娠、過度疲勞等原因使抵抗力下降時,體內潛伏的病毒便會感染人體而發病。
此病的特點為單側發疹,沿周圍神經分佈區排列呈帶狀、多數水皰簇集成群,伴有神經痛。發疹前有輕度發熱,倦怠,食欲不振,將要發疹的部位出現癢感,感覺過敏,灼熱及疼痛,13日局部出現紅斑,繼之出現簇集性粟粒至綠豆大小的丘皰疹,迅速變為水泡,水泡破裂、乾燥結痂。皮疹多發於身體一側,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常見於胸部,沿所屬周圍神經分佈,伴有劇烈疼痛。
【宜】
(1)
宜飲食清淡,多吃清熱解毒食物:西瓜、冬瓜、綠豆芽、菊花、黃瓜、絲瓜、鮮藕、馬蘭頭、薺菜、芹菜。
(2)
宜多飲水、清涼飲料、綠豆湯、金銀花茶,以利毒素排出。
【忌】
(1)
忌煙、酒、茶、咖啡、可哥等。
(2)
忌蔥、蒜、薑、韭菜、花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
(3)
忌魚腥、海鮮等發物:雞、肉、蝦、蟹、豬頭肉、鵝。
(4)
忌油膩、燥熱食物。

8.疥瘡
疥瘡是由疥蟲引起的皮膚病,疥蟲屬蟎類,又叫疥蟎,繁殖能力強,接觸傳染性大,與患者握手、同臥、共用被褥毛巾衣物,均可被傳染。疥蟲鑽入皮膚的角質皮層,白天靜伏不動,夜間在溫暖環境下開始活動,刺激皮膚而致癢。
疥蟲常棲息於柔嫩而較薄的皮膚處,因此皮疹常發於指間、手腕、肘部屈側、腋窩、乳房下、腹部、臍周、陰部、大腿內側,重者遍及全身。皮疹奇癢,夜間尤甚,因搔抓可引起血痂,或繼發感染而發生膿瘡、毛囊炎、癤腫。血痂脫落後遺留色素沉著。
中醫學早在一千五百年前對疥瘡就有所認識,並用硫磺、雄黃等藥治療。硫磺至今仍然是治療疥瘡的主要藥物。
【宜】
(1)
宜食清淡、寒涼、清熱解毒的食物:西瓜、冬瓜、馬齒莧、馬蘭頭、蘿蔔、苦瓜、絲瓜、綠豆、赤小豆、百合、菊花、芹菜等。
(2)
宜多飲清涼飲料。
【忌】
(1)
忌煙、酒、濃茶、咖啡、可哥等。
(2)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薑、花椒、辣椒、桂皮等。
(3)
忌海魚、蝦、蟹、雞頭肉、鵝、豬頭肉等發物。

9.凍瘡
凍瘡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紅斑水腫性皮損,冬季最為常見,氣候轉暖後可自愈,再值冬季又可復發。兒童、婦女、或久坐不動、周圍血液迴圈不良者易患此病。
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為寒冷潮濕氣候,寒冷刺激致使受凍部位皮下小動脈收縮,持續過久則血管麻痹擴張、靜脈淤血,局部血液迴圈不良,導致發病。另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肢端血迴圈障礙、營養不良、貧血、內分泌紊亂、慢性中毒、局部感染、鞋襪過緊、缺乏運動和遺傳體質等均與發病有關。
臨床表現為手指、手背、足趾、足背、足跟、耳廓、鼻部、面頰等末梢和暴露部位為著,局限的暗紫紅色隆起,多為圓形,境界不清、質軟,受凍久後,可產生水皰、大皰。早期自覺病損部位麻木、劇癢,尤其在受熱後更著,出現糜爛、潰瘍時有疼痛感。
【宜】
宜多食具有溫熱、活血、通絡作用的食品,高熱量、高蛋白質、豐富維生素的溫補之品,如豬肉、羊肉、牛肉、狗肉以及綠葉蔬菜、五穀雜糧、奶類、蛋類、動物內臟、魚蝦、豆製品。用適當的溫熱性調料,如肉桂、茴香、花椒、肉豆蔻、生薑、大蒜、辣椒等。
【忌】
忌寒涼性食物:梨、瓜等生冷果品,寒涼性蔬菜、冰凍飲料等。

10.禿髮
禿髮包括斑禿、全禿、早禿和老禿,其不同特點,分述如下:
斑禿:為圓形或橢圓形局部頭髮脫落,發病突然,一般只局限一片,但也可見數片,禿發邊緣整齊,患處皮膚正常,病人無特殊不適。
全禿:常繼發於斑禿,在短期內頭髮全部脫光,有時可自行復原,復原後又可脫落,患處皮膚正常,病者無特殊不適。
早禿:多見於男性,一般在青年或成年時期開始脫髮,頭髮從前額向顱頂逐漸脫落,稀疏,但並不脫光,病人多有家族史。
老禿:于5060歲時毛髮逐漸脫落,多以頭頂開始向後枕部蔓延,頭皮、毛囊均有萎縮現象。
【宜】
(1)
宜補充植物蛋白,多吃大豆、黑芝麻、玉米等食品。
(2)
宜補充鐵質,多吃黃豆、黑豆、蛋類、禽類、帶魚、蝦、熟花生、菠菜、鯉魚、香蕉、胡蘿蔔、馬鈴薯。
(3)
宜多吃鹼性物質,如新鮮蔬菜和水果。
(4)
宜多吃含碘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牡蠣。
(5)
宜多吃含維生素E豐富的食物,如捲心菜、鮮萵苣、黑芝麻等。
(6)
宜多吃含粘蛋白和骨膠質多的食物,如牛骨湯、排骨湯等。
【忌】
(1)
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蔥、蒜、韭菜、薑、花椒、辣椒、桂皮等。
(2)
忌肥膩、燥熱食物:肥肉、油炸食品。
(3)
忌過食糖和脂肪豐富的食物:肝類、肉類、洋蔥等酸性食物。

本文取自中医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