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区别是什么?能同吃么?

 成为亨特 2012-04-04
六味地黄丸和金匮肾气丸的区别是什么?能同吃么?
2007年02月07日 星期三 下午 2:33

《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补益剂:补阳) 
[组成] 
干地黄240g,山药,山茱萸,泽泻等各120g,茯苓90g,牡丹皮90g,桂枝30g,附子(炮)30g。 
[用法] 
炼蜜为丸,每丸重15g,早晚各一丸,开水送下.或根据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 
[功用] 
温补肾阳。 
[主治] 
肾阳不足。 
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尺脉沉细,舌质淡而胖,苔薄白不燥。 
以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证。 
[方解] 
本方治证为肾阳虚,命门之火不足。 
腰痛脚软,下半身欠温,少腹拘急,俱为肾阳不足,不能温养下焦; 
小便不利,是则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 
痰饮、脚气均由肾阳虚不能蒸津化液,上泛则为痰饮,水湿下积则脚气上入为少腹不仁; 
小便反多,是由肾中阴阳俱虚而成下消之证; 
转胞亦由肾气不足,水聚不化所致。 
故本证治法,是以温补肾阳为主。 
方用干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并以少量桂枝、附子温补肾中之阳,意在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其目的在于“益炎之源,以消阴翳”。 
方中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丹皮清泻肝火,与温补肾阳药相配,意在补中寓泻,以使补而不腻。 
六味地黄汤(丸)[原名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补益剂:补阴) 
[组成] 
熟地黄24g、山茱萸12g、干山药12g、泽泻9g、茯苓(去皮)9g、丹皮9g。 
[用法] 
炼蜜为刃每丸红重15g,成年人每服一丸,日三次,空腹时服,开水送下,或水煎服。 
[功用] 
滋补肝肾。 
[主治] 
肝肾阴虚。 
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盗汗遗精,以及小儿囟门开不合之症。 
或虚火上炎而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或消渴,或虚火牙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本方系将《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所组成。 
原著用治小儿肝肾阴虚不足之证。 
盗汗,遗精,骨蒸潮热,消渴,牙痛,口燥咽干,舌红少苔等症,俱属阴虚阳亢,或水亏火旺所导致。 
故本方立法,以肾、肝、脾三阴并补而重在补肾阴为主。 
方中熟地滋肾阴,益精髓是为君药。 
山茱萸酸温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共成三阴并补以收补肾治本之功。 
本方配伍的另一特点是“补中有泻”: 
即泽泻配熟地而泻肾降浊; 
丹皮配山茱萸以泻肝火; 
茯苓配山药而渗脾湿。 
此即所谓“三泻”或称“三开”。 
如此配伍,虽是补泻并用,但是配“泻”是为防止滋补之品产生滞腻之弊,实际还是以补为主。 
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等病,但必须具有肝肾阴虚的证候。 

《金匮》肾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桂、附,以温命门之火,以补肾阳为主。由此,六味地黄丸补肾阴虚、而《金匮》肾气丸补肾阳虚,成为治肾的名方。两方不需同用,一般也不同用。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现在生产的‘金匮肾气丸’成药,里面的组成比原方多了‘牛膝’‘车前子’两味药。也就是说,现在卖的‘金匮肾气丸’实际是原来的‘济生肾气丸’。功用主治都有了很大的区别。而现在卖的‘桂附地黄丸’才是原来的‘金匮肾气丸’。患者要看好药物的组成和功效、主治,不要误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