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干实事的好干部近年来,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职,责任心、事业心不强,有些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在群众中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服务态度差、办事效率低是老百姓对政府部门的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究其原因,首先是目前的竞争“短缺”,动力不足;第二是问责“短路”,压力不大;第三是考评“短腿”活力不强。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大治懒治庸力度,着力解决于干部管理不严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党和政府加强干部勤政建设的要求。其实,这几年我国在治理慵政懒政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是有部分干部办事拖拉,追求安逸,缺乏责任心、同情心,必须要进一步推进治慵治懒工作,培养真正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 一要建设勤政体制机制。目前我国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的问责机制,问责机制流于形式,同时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公信力,因此要尽快完善勤政体制的建设。二要加大执行力度,对庸官、懒官要严厉惩处,让干部不要存在侥幸心态。三要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培养,让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领导干部要清楚认识自己的责任,设身处地理解群众的难处,勤政为民、鞠躬尽瘁,做到被民敬仰的好领导、好干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