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对现在教学媒体的影响
一
、 现代教学技术融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必 要性 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的应用, 是在 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运用 一定的教学媒体传递教学信息, 以实现教学最优化 的方法 、方式和手段?? 从教学技术发展演变过程来 分析, 教学技术在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上, 运用了 系统理论对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进行整体分析、设 计 、 规划、组织管理。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 教学 媒体的选择, 教学策略的制定, 以及教学结果的评 价等。?? ?? ???? 年美国技术委员给美国国会递交的报告 《改进学习?? 给美国总统和国会的报告》中对教学 技术这样表述?? “ 它是一种根据具体目标设计、实 施和评价整个教与学过程的系统方法, 它是以人类 学习和传播理论为基础, 结合应用人力和物力资源, 来促进更有效的教学。” 因此, 教学技术是关于如 何分析和解决人的学习中各种问题的理论, 它把教 学看作一个过程, 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环境作出详 细周密的科学安排, 使学习者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 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其 实质在于完善人的学习。 教学技术的发展是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对教学 实践发生指导作用的。 ???? 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从适应自然秩序的原理和感觉论出发, 认为?? “ 感觉 是心灵的窗子, 存在的物体通过感觉, 借助于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让心灵来知道自己。” 并提 出了应用归纳法来分析和改进教学过程。???? 世纪中 叶,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以科学研究指导教学 实践, 将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 世纪初, 被誉为美国心理学之父的桑代克应用精确的科学方 法处理教育间题, 成为科学教育的开端。 ???? 世纪?? ?? 年代, 美国当代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思想 家斯金纳从实验室中对动物实验研究中, 提出了操 作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 推动了程序教学的 发展, 使程序教学成为个别化教学技术的重要组成 内容 。这一切说明了教学技术是建立在实验科学、 实证科学的研究方式基础之上, 为教学技术的系统 方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其中任务分 析?? ?? ?? ?? ?? ?? ?? ?? ???? ?? ???? ?? 、行为目标?? ?? ?? ?? ?? ?? ???? ?? ?? ?? ?? ?? ???? ?? ?? ???? ?? ?? 分类、标准参照测试??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形成性评价?????? ?? ?? ?? ?? ???? ?? ?? ?? ?? 一 ???? ?? ?? ???? ?? ?? 和终结性评价?? ?? ?? ?? ?? ?? ?? ???? ?? ?? ?? ?? ???? ?? ?? ???? ?? ?? 等概念就是教学系统方法在科学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的, 构成了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人们在具 体的教学实践中建立了许多系统教学设计模型。下 图是具有代表性的教学系统方法设计模型?? 鉴羊目别标极望睿架设计标准开发艘 鑫照侧试学策呀 ' 开发和?设计和 开展形成 签别学习 ??”洲性评价 者句蛤行 为和特点 设计和 汗展基绪 性评价 教学设计的系统方法模型 这一模型深受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分类思想的影 响, 明确地揭示了学习任务中从属能力之间的层级 关系, 也渗透了马杰使用行为术语陈述教学目标的 分类与方法, 以及格拉泽的标准参照测试理论和斯 克理文提出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理论。这个 教学设计模型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构成的, 强调对学习内容的明确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 教学 方法的选择、教学结果的评价, 成为教学设计的主 要构建基础, 实现了教学系统方法在科学理论基础 之上追求整体大于部分之后的“整体效应” 目的。 然而, 教学技术的系统方法理论虽然提出了分 析、 设计、 规划、 组织管理等教学要求来解决教学 过程中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问题, 却实质上是一种 “ 过程论” 的教学技术, 只强调在特定的环境条件 下对教学对象的积极强化多强调教学过程中各种因 素整体效应的有效发挥?? 强调学习的外部刺激条件 设计, 注重高质量的教和教学内容的开发。一切教 学设计都围绕着教学过程来安排强化和与要建立的 行为之间产生藕合关系进行设计, 没有考虑教学主 体行为反应的心态变化、内在需求 、认知规律、以 及社会环境对主体学习的影响。象斯金纳的强化学 习理论, 虽应用了理性的程序设计教学系统, 可斯金 纳关心的是外部控制, 它创设的学习环境是一种能 提供精确控制和可预测结果的环境, “ 斯金纳强调 通过课程内容的改革、 教学技术的提炼和精确的评 定方法来解决教育问题。” 却忽视了学习者认知因 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制约, 忽视了情感因素在教学中 的重要性。进入???? 年代, 教学系统方法发展的重要 特点是重视认知学习理论的应用, 探讨促进学习者 高层次思维活动的教学设计, 不仅吸收了加涅和奥 苏贝尔的认知观, 还吸收了安法森和柯林斯?? ?? ?? ?????? ??饭?? ?? 等认知心理学家的理论。教学方法从强 调学习者的行为外显度化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转移 到强调学习者内部认知加工的认知学习理论?? 教学 控制从对教学过程的有序操作转向对学习者内部心 理加工的指导, 从根木上确立了学习者在教学过程 中的主体地位 。 无疑, 认知学习理论想更完整地探 明人类学习实质, 弄清人类学习内在的心理活动规 律, 可是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影响甚微, 虽 然从认知发展理论、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认知同化学 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等方面来指导教学设计, 却很难摆脱严密的实证科学的束缚, 只注重了理性 的探究发现活动, 并竭力刻画教学活动过程、步骤 、 规划 、 设计、组织管理环节, 忽视了教学主体的个 性发展、情感、意志乃至潜意识活动在教学中的价值 作用, 使教学技术陷入机械化操作与控制之中。这 样, 从形式上看似教学技术建立在科学的可靠基础 之?? 匕实质上, 缺乏了非理性因素, 使教学技术失 去生机和活力, 没有真正开发出教学过程中人的内 在学习资源和潜力, 这就导致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入本主义学习理论以人的整体性研究为基础, 崇尚人的尊严与价值, 关心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一切 方面的发展, 反对传统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 求, 一味刻薄地进行理智训练。因此, 人本主义在教 学上提出了主要的观点有?? ?? ?? ?? 在教学目标上, 强调个性与创造性发展。 ???? ?? 在课程内容上, 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 ?? ?? ?? 在教学方法上, 主张以 学生为中心, 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人 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将其人本主义教学思想运用 于教学研究与实践, 确立了“ 情意教学过程论” 和 “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摸式论” 。在他看来, 教学 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情意活动, 移情就是教师能够 通过一定的媒介和渠道, 把自已的情感因素转移到 学生身上。他认为“ 如果教师是能够移情的话, 就 将格外有力地增添课堂的气氛。” 教师的作用是通 过情意因素促进学生自觉乐意地积极学习, 为学生 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 就 是学生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核心, 学生自主地接受 课程内容, 选择学习方法, 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管 理, 有教学时间的自由选择权和支配权。只有当个 体需求 、身心发展状态以及个体学习风格与学习目 标相互一致时, 学习才会有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只起教学促进者的角色, 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自由的 学习气氛和情境, 提供丰富广泛的学习资料, 以利 于学习时自由地发展自身在认知、 情感方面的潜 能?? 教师的任务不再是行为主义所强调的“教学生 知识” , 也不是认知学派所关注的“教学生怎样学 习, , 而是教学生如何“ 自我实现” , 即?? 决定学 习什么, 怎样掌握学习内容, 采取什么顺序进行学 习??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李生学习的自由性、独立 性、 能动性和创造性, 达到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二、现代教学技术的人本化基点 ?? ?? 世纪末幻灯机出现后, 又先后有了电影、广 播、录音技术等问世, 到了???? 世纪???? 年代, 电视 机、磁带录音机的出现, 教学机器的发明, ???? 、 ???? 年代, 闭路电视、计算机开始进入人类社会的诸多领 域, 卫星电视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育成为教育开发 和发展的重点。自???? 年代以来,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 展进入了实用阶段和系统开发阶段, 如录像电视教 学、 电子计算机教学和管理 、远距离教学、语音 教学。到了???? 年代,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处理技 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系统成为教学开发和广泛应 用的热点。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对多种信息符 号?? 诸如数据 、文本 、图形 、声音以及视频图像 等?? 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处理和交互式处理。相应 的, 教学技术出现了包括电视录像光盘存储, 电子 印刷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多功能综合化?? 与多媒体 信息技术相应发展的超文本?? ?? ?? ?? ?? ?? ???? ?? ?? ?? 教学 软件成为一种电子文献形式?? 其特点已改变了传统 文本对信息内容线性编辑方式, 而是模仿人类网 络状的记忆结构, 将相互关联的信息内容以节点 ?? ?? ?? ?? ?? ?? ?? 是存储数据或信息的单元?? 和链 ?? ?? ???? ???? ?? 是表示不同节点中存放信息间的路径?? 构成自由交互式的信息网络结构, 它在教学中有以 下几个特点?? ?? ?? 教学内容丰富?? 超文本软件的节点内容不仅 仅是文字, 可以是图像、 图形、动画、数据等, 提 供的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 ?? 学生学习自主的控制权?? 超文本软件的链把 不同节点按相互联系的结构组织成非线性信息网 络, 节点和节点之间根据学习需求任意转换, 具体 选择节点信息的控制权在于学生。 ?? ?? 建立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超文本软件检索查 询快捷, 具有学习导航性能。学生可以自己确定自 己学习的位置, 而且提供的学习资料犹如一个“ 电 子图书馆” 。这种灵活性利于学生主动性 、 创造性 的发挥。 ?? ?? 实现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目的?? 学习者 拥有控制权,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 、 爱好 、 态度、 需求以及学习风格决定学习的内容、速度和学习方 式, 而且根据学习的结果调整自己学习的策略, 达 到了“ 目标 、 策略、 评价 、 管理” 的自我统一 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 使得多媒体教学真正实 现了个另????化教学、程序教学 。“计算机网络的用户可 以在网上传递电子邮件?? 在网上参加电子集会?? 在网 上传输和获得电子发行物, 在全网任何一个数据库 中检索资料?? 获得公众可共享的免费计算机软件?? 动 用各种远程计算机设施等。人们不受地理环境的约 束, 在方便的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通过网络和世 界上的专家及志趣相投的朋友们进行交流, 并通过 这种高水平的交流, 产生新的概念和思想” 。它为人 们的学习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学习环境, 提供了丰 富的学习资源, 使得教学从传统的密集型课堂教学 走向了个别化、分散化、社会化和家庭化。不但突破 了传统的教学形式, 还延拓了教学时空的维度, 为 同伴教学、程序教学、分组学习、交友学习、发现学 习、 探究学习提供了基础。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 向, 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 阐述自己的问题, 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 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 这样 学生就有责任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容易全身心的 把情感和理智投入到创造性学习中, 并对自己的学 习结果作以评价和选择。这基本上实现了人本主义 学习理论所主张的“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形式和 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现、自我评价的目的。“ 当学 生以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 把他人评价 放在次要地位时?? 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就会得到 促进”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允许学生自己学习, 满足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建立一种开放型的平等的 教学环境, 实现教学“ 手段” 和“ 目的” 相一致。 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为融入人本化的教学思想 创造了条件, 为自由学习、个别化教学提供了可 能, 改变了传统教学在教师的严密组织管理下进行 教学,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面对面的教学结构, 教师难 以直接控制教学, 教学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 这使得 “ 教学生学会学习” 尤为重要?? 现代化教学已不是 简单零碎地教给学生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建立完整 的学科知识结构, 使学生学会自由学习。我们的教 学“ 不仅要把知识 、 技能、技巧传播给学生, 更重 要地是教给学生独立地掌握知识的本领” 。教会学 生学习是现代信息化社会对教学的基本要求, 是学 生“ 自我实现” 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 策略, 才能自主地决定学习什么, 采取什么顺序进 行学习, 才能实现学习者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因 此, 现代教学技术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 必须注 重对学习策略的研究。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信息加工而出现的一系列内 部高级活动过程, 包括自我监控和元认知等内容。 自我监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全过程中, 将自己正在 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 极的、自觉的调控。自我调控有两类?? 一类是对自 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注意程度、动机水平、情 绪状态等非理性因素进行监控, 另一类是对学习方 法的选择和使用的自我监控。元认知是个人有关他 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的知识和体验, 是对认知活动 和认知策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整, 是有效学习和 实现学生“ 学会学习” 的关键。学习者拥有了真正 地学习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 根据情况的变化、 条 件的不同进行灵活的运用和调整, 具有学习的自由 性和充分的灵活性。在具体学习开始之前, 学习者 分析学习情境, 树立目标, 制定计划, 结合自己的 特点和经验, 分析所面临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情境中 的相关因素, 如学习条件、学习材料、 学习时间 等。提出个人的实现目标和需求分析, 然后根据这 一特定目标安排学习步骤, 选择学习方法, 建立解 决问题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 监控 、反馈学习行 为, 依据学习结果, 正确评价自己达到学习目标的 程度和水平。这一切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追求的 “ 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自我实现” 的学习思想相 一致。符合人本主义提倡的学生自己参与确定目 标、计划和内容等。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 择, 自我评价, 自我管理?? 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同时, 由于现代教学技术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 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对教师的作用提出了 要求。
|
|
来自: 教技1001李璐 > 《教育媒体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