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名胜对联·江苏(11)宜兴
玉女铜官,溪山无恙,七百年秀钟毓灵,尽是东坡桃李; 鹅湖鹿洞,文字有缘,六千里寻幽选胜,依然西蜀峨嵋。 *任道镕题东坡书院,在宜兴蜀山之麓,旧有东坡祠,废为僧居。明沈晖修复,塑苏文忠公像,始名东坡书院,聚邑人讲诵于此。 玉女铜官:指玉潭和铜官两山。 鹅湖鹿洞:鹅湖,山名,在江西铅山北,山上有湖、有寺,为宋理学家朱熹讲学处,鹿洞即白鹿书院,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南 何必木奴千头,但楚颂亭成,香满洞庭皆逸兴; 本无郭田二顷,况荆溪船入,山怀西蜀即前缘。 *唐仲冕题东坡书院。 木奴:指柑桔,三国东吴丹阳太守李衡,在宅边种桔千株,自称“千头木奴”。 楚颂亭:为纪念屈原而建
挹先生趣,可医我俗; 对此山面,有如水清。 *张绶组题东坡书院 事去物有象; 神超兴有余。 *张绶组题东坡书院 先有薄田给饘粥; 敢期择地望桑榆。 *陈星垣题东坡书院 风雨四时,了无障碍; 江山万古,仰此精忠。 *泗水庵 关情风月疑无路; 闲话春波曲水亭。 *岳飞亭 不霁何虹,天遣娲皇来补石; 此山似蜀,人思坡老为题桥。 *蜀山大桥。 此山似蜀:蜀山原名独山,宋元丰七年,苏轼来此,曾谓“此山似蜀”,后为今名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妙墨尚留苏学士; 行人安稳,布帆无恙,神威犹仰晋将军。 *蛟桥,在宜兴城内,横跨荆溪之上,建于汉或三国时,南北长72丈,故名长桥,后因周处斩蛟于此,更今名。 妙墨:苏轼曾题“晋周孝侯斩蛟之桥”和“晋征西将军周孝公斩蛟之桥”两方石碑 平步青云对南郭,铜峰千秋巩固; 重看明月向东流,酒水万派朝宗。 *蛟桥。铜峰:即“铜峰叠翠”,昔为“宜兴十景”之王。 酒水:指宜兴的西酒和东酒,称荆溪,东流入太湖 路从苍霭觅; 亭向碧流开。 *龙池山,在城西南35公里,山上有龙池山寺,南面为白云岩,壁立千仞,其石皆白,岩下为龙池 左墨峰,右烟岭,积翠千寻排两岸; 南桃溪,北濑水,长虹一道跨中流。 *鲸塘桥,在宜兴西南五十里的鲸塘镇西端,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全长五十 伏虎须弥当洞口; 青狮白象拥莲台。 *善卷洞,在宜兴西南五十里善卷山中,相传唐尧让天下,许由、务光等人避居此处,虞舜时有善卷子隐居于此,故名。此联刻在善卷洞岩壁 巢父掉头不肯住; 许由洗耳何曾来。 *唐企林题庚桑洞,与善卷洞皆同储南强修葺,昔谓巢父、许由曾居此洞中,内有巢许堂 三洞直通溟渤外; 诸天疑在渺茫中。 *方鹏题庚桑洞。 三洞:即善卷洞之上、中、下三洞 龙出晓堂飞白雨; 鹤归晴嶂破苍烟。 *王超题大芦寺,在宜兴城西南四十余里的大芦山,初建于唐,因山产异芦,其大如斗,故名 夜静疏钟发; 泉流曲涧长。 *陈经题磐山寺,在宜兴湖滏山中,建于明天启年间,清乾隆御题“天下第一祖庭”匾额 鸟语乱幽磐; 松声杂涧泉。 *谢庭题磐山寺 仙子读书处; 残碑绝妙词。 *黄中理题碧藓庵,在善卷洞后,相传为祝英台读书处。 残碑:指碧藓岩碑,唐代凤阳节度使李蠙所书 竹径深开院; 松门对远山。 *张祜题法藏寺,在宜兴城西南隅 禅心澄水月; 水鼓聚龙鱼。 *香界寺,在宜兴张泽乡庵后村 思想慈悲忘恶念; 逍遥达道远迷途。 *周必大题南岳寺大悲阁。南岳寺在宜兴城西南的南岳山,建于齐永明二年,有洗肠、卓锡泉等名胜 虚槛抬云集; 风廊倚水清。 *周迪题牧之水榭,在宣兴荆溪之畔,唐诗人社牧,字牧之,寓居宜兴时建造 禅榻常闲,看吴岛茶烟,随落花风去; 远帆无数,坐盈盈酒水,从罨画溪来。 *潘伯彦题牧之水榭。 酒水:泉水,酒,意为泉水上涌受阻,从侧面流出 山外见山,山山连接; 洞中有洞,洞洞相通。 *黄养辉题玉女潭 玉潭一水碧; 莲阜万石青。 *黄养辉题玉女潭 澄潭涵皓月; 倒影落芙蓉。 *闻文铨题玉女潭,在宜兴城西南玉女山上,三面石壁相依,下临深渊,水作碧琉璃色,大早不竭。四围景色千姿百态,现巳被列入大湖风景区 荆溪步步皆胜地; 阳羡处处有洞天。 *黄养辉题玉女潭。 荆溪:水名,在宜兴南,因近荆南山得名。 阳羡:地名,故城在今宜兴南 岩上异花青鸟度; 涧边古碣碧苔封。 *孔亢荣题玉女潭 水光明玉女; 烟色暗铜官。 *李珍题玉女潭 仙人洞古埋苍藓; 玉女潭空漾碧流。 *叶向高题玉女潭 斩蛟桥下溪烟碧; 射虎亭边路草青。 *徐铉题射虎亭,在宜兴城南铜官山下,相传周处射南山白额虎于此 境分玉女铜官胜; 人有任台杜榭风。 *玉鉴亭,在宜兴城内,为清代周文夏别业。 任:梁代任坊。 杜:杜牧 溪头云影催诗雨; 屋角晴峦补画山。 *画山楼,在宜兴铜峰乡境内 雄鸡一唱天下白; 群莺乱飞江南春。 *钱振皇题雪堂,在宜兴西酒之滨,为词学家程适建,遍植梅花,有梅亭,并设“白雪词社”,供文人雅土吟咏休憩之所 读易老不倦; 作诗穷更工。 *卞荣题陆相山房,在宜兴湖父颐山,唐昭宗时,宰相陆希声解相印后隐居于此,后改为金沙寺 天远堂前,敲铁板铜钹,高唱大江东去; 海棠树下,数金枝玉叶,遥从巴蜀西来。 *万立钧题天远堂,在宜兴城东北闸口乡,宋苏东坡与该乡邵氏瞻相友善,为邵之居室题匾额“天远堂” 年少气凭三尺剑; 时危身殉五千军。 *于祖佑题周处庙,在宜兴城东庙巷底,又称周孝侯庙、周将军庙,是西晋时为祭祀周处而建。周处,字子隐,宜兴人。少时好畋猎,任侠自喜,横行乡里,父老把他和蛟虎合称“三害”,后来他上山射虎,下水斩蛟,改过自新,折节读书。历任新平太守,在平定羌人叛反中为国捐躯,殁追赠流亭侯,谥曰孝
大屋不画龙蛇,待名士来题咏者; 今世复多蛟虎,愿将军出除斩之。 *周处庙 立庙永馨咳,看眼前大好山河,浩劫难磨生气在; 登堂闻謦欬,有世上未除蛟虎,先型仰企抱悔多。 *周家楣题周处庙。 謦欬:咳嗽声,引申为言笑 朝有奸党,岂能成将帅之功,若教仗钺专征,蛟龙犹非对敌手; 世无圣人,不坐在弟子之列,谁信读书折节,陆云曾作抗颜师。 *齐彦槐题周处庙。 陆云:西晋文学家,吴县人,与其兄陆机齐名,时称“二陆”,周处射虎斩蛟后,曾来吴郡从“二陆”求学,励志为善 在明庄烈朝内外交讧,北援南征,伟哉大人物; 与周平西祠后先相望,忠魂毅魄,壮此好油山。 *程小琴题卢象升祠。卢象升,字建斗,宜兴茗岭人,明天启进士,累官至兵部尚书,崇祯十一年(1839)与清兵激战中牺牲于巨鹿。祠在宜兴城内东珠巷,现已不存 有廷麟,乃成岳武穆; 无嗣昌,不过郭汾阳。 *卢象升祠。 廷麟:指杨廷麟,性耿直,曾上疏力主抗清,在卢象升军中参赞军事。 嗣昌:即杨嗣昌,是当时首相,曾暗中与清廷议和,卢抗击清兵,屡为掣肘 尽瘁鞠躬,死而后已,有明二百余年宗社,系之一身,望旌旗巨鹿城边,谁知忠孝精诚,赉志空期戈挽日; 成仁取义,没则为神,惟公三十九岁春秋,寿以千古,撷芹藻斩蛟桥畔,想见艰难砥柱,感怀那禁泪沾襟。 *周家楣题卢象升祠。 巨鹿:县名,在河北省,卢象升阵亡于此。 斩蛟桥畔:指周处长桥斩蛟事 志在春秋,孔圣人未见刚者; 气塞天地,孟夫子所谓浩然。 *齐彦槐题荆溪关帝庙 生蒲州,辅豫州,保荆州,鼎峙西南,掌底江山归统驭; 主玄德,友翼德,仇孟德,威镇华夏,眼中汉贼最分明。 *荆溪关帝庙。 蒲州:古州名,在今山西永济。 豫州:古州名,辖境约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豫东、皖北地。 荆州:古州名,在今湖北襄阳,当年关羽镇守于此 威镇雄州,野树尚含荆浦绿; 神游古国,夕阳偏照蜀山红。 *齐彦槐题荆溪关帝庙 挺身登峻岭; 举目点遥空。 *白龙洞 设佛崇天帝; 移民效古风。 *白龙洞 临军称将勇; 玩洞羡诗雄。 *白龙洞 剑气冲星斗; 文光射日虹。 *白龙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