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长天一色360 2012-04-05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2010-09-19 13:49:06)
重庆市涪陵有个世界最大的人工洞体,那就是816核工程,民间叫它造原子弹的山洞。
就是因为这个工程,涪陵区的白涛镇基于国防安全曾经一度从地图上消失过。
今年4月,解密后的核山洞,正式向国内游客开放,掀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成为重庆旅游开发项目。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想当年,这里应该是戒备森严,苍蝇也难得靠近。而今开放后,洞口站的是穿着疑似军服的保安,负责检票。

可谓是时过境迁,凡事皆在变化中。

816工程耗资7.4亿元、投入6万多建设大军,1967年开工,1984年停工,历时18年,2002年被解密。

这个世界上最大人工洞体,几乎挖空了整座大山。

 整个洞体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  洞厅共9层高达79.6米,洞内建成大型洞18个。

洞的顶部覆盖层最厚达200米,核心部位厂房的覆盖层厚度均在150米以上。

据评估,816核工程可以承受100万吨氢弹空中爆炸冲击,还能抵抗8级地震的破坏。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816工程当时是由中央领导批准修建的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
主要生产核裂变材钚239--为原子弹的核心材料。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816核军工洞以前有将近20个洞口,现在仅剩这一个,其余的已全部封闭。

进门后,一道长约400米的主隧道,可容纳两辆轿车并排通行。

据介绍,816所有洞体的轴向线长叠加达20余公里。

洞内通风良好,能恒温摄氏25度左右,我去时是炎热的夏天,但洞内凉飕飕的,有凉秋的感觉。

门口售票的还要求我们租条毛毯披在身上,说小心着凉。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816工程的洞体工程全部由部队承担,数万工程兵昼夜施工,整整挖了8年,条件之艰苦,超过常人想像。

挖出的石方量有151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1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

1975年,部队完成坑道施工任务,奉命撤离白涛。

当年曾有74名建设者为工程牺牲,成为烈士。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这个洞体目前所开放的所有部分,也是816厂的核心部位。

但其所开放的面积不到这个世界最大“人工洞体”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墙体上留着当年的口号标语,“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1984年2月,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和国民经济战略调整,816工程全面停工,

洞体已完成建筑工程量的85%,安装工程量的60%,

当时如果再投入1亿元就可以完工生产核燃料。

有人算计,当时总投资达7.4亿元,现在折合人民币应该有几百亿元。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来参观核山洞的游客不少,据说目前暂时不对外国人开放。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在9层楼的主控制室,安放着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计算机机体,

计算机控制台正对的4个直径约2米的圆形控制盘上,分别注满数百小孔,

核材料棒就是插进这些小孔,不过从未真正用于生产。

在主控室另一端的严密系统插销盘上,分序号标注2001个小孔,

这些小孔一面同主控室内的计算机相连,一面同核反应堆内的2001个核反应孔相连。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现在虽是一堵残壁,当年却是何等的精密和重要。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
第8层走上一个观景平台,能观看主反应堆大厅。
那里是816最大的洞室,面积则有一个标准足球场大。

探秘制造原子弹的山洞【长江边纪事(8)】从远处看,816洞体唯一的明显标志,是高出山体约150米的烟囱型通风口。

工程浩大的地下核工厂,从外貌看,除笔直高大的排风烟囱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迹。

现在,接管这里的是军转民后的企业--重庆建峰工业集团,

这个企业现在是重庆市的一个大型化工支柱产业,也是全国最大的三聚氰胺生产基地。

虽然816核工程现在已经改变性质,但那些曾经流血流汗的老干部和军人就将被永远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