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学案(高三)

 红瓦屋图书馆 2012-04-05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学案(高三)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教学文摘 →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学案(高三) 2008-12-19

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南乡子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①这是一首怀古诗,追怀的人物是        ,“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化用了唐代诗人       的《登高》中的                              
  ②“生子当如孙仲谋”是点睛之笔,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请根据辛弃疾的时代和他的政治主张,谈谈他的创作意图。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附:考题精练答案:
(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2分)(意思答对即可。)
 
1.?荒凉、感物思人?匡时济世的抱负和失望心情
2.①服药求仙、荒于政事
②怀才不遇、寓慨于讽
3①孙权、杜甫、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南宋时代人,如此看重孙权,实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社会心理的反映。因为南宋朝廷实在太萎靡庸碌了,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竟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所以,“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4.①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它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答出“六朝如梦鸟空啼”,而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种物是人非的对比关系,表述流畅连即可。)
②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答出诗人怀古伤今的晚唐情结,表述流畅连贯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