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骆行 2012-04-05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概述

鼻及鼻窦恶性肿瘤较多见,据国内统计约占全身恶性肿瘤3%左右。居全身癌肿之第五位。在我国北方,占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第一位;在南方占第二位,仅次于鼻咽癌。病因未明,与下列诱因有关:1.长期慢性炎症剌激、2.经常接触致癌物质。3.良性肿瘤恶变。4.外伤。本病若早期诊断,综合治疗,疗效较好。


临床表现

1.进行性鼻塞、脓血涕、头痛、上颌牙痛、眼痛、面颊及上唇麻木与疼痛。
2.面颊隆起、眼球移位、复视及视力减退,张口困难,颈部包块。
3.鼻腔外侧壁内移,鼻腔或中鼻道内息肉或菜花状肿物,触之易出血。硬腭下榻、牙槽变形。


诊断依据

1.中老年人多见,多发于上颌窦、筛窦,鼻腔次之,额窦及蝶窦罕见。
2.早期为单侧进行性鼻塞、鼻涕带血,头痛、面部麻木。
3.晚期鼻内流恶臭脓血,鼻腔完全堵塞,面颊隆起,眼球移位,复视及视力减退,头持续剧痛,张口困难,硬腭下榻,颈部包块。
4.鼻腔外侧壁内移,鼻腔或中鼻道息肉样或菜花样肿物,表面溃疡坏死,触之易出血。
5.B超检查示鼻窦实质性肿物。

6.X线鼻窦、断层片、上颌窦造影片可显示肿瘤部位。
7.鼻腔或鼻窦内新生物病理活检可确诊。


治疗原则

1.尽早采用手术切除。
2.放疗、化疗辅助综合治疗。
3.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早、中期病人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放疗和“B”项中药物化疗。
2.晚期病人以放疗、化疗为主,必要时姑息性手术治疗。术后体质差者可用“C”项药支持-疗法。
3.合并感染者及术后加用抗生素治疗。
4.支持疗法。


辅助检查

1.对早期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检查专案框限“A”为主。
2.对考虑有周围组织器官侵犯的病例,检查专案可包括“A”、“B”、“C”。


疗效评价

1.治愈:肿瘤消失,伤口愈合,全身无不良反应及转移。
2.好转:肿瘤缩小,症状减轻。
3.未愈:肿瘤大小无改变,症状无改善。


专家提示

该病病因未明,但应去除诱因。及时治疗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避免接触致癌物质,鼻息肉及一些良性肿瘤应早期治疗,以防恶变。根据病变范围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综合疗法可获得较高治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