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吃米飯 減重避糖尿病

 云天953 2012-04-05
                                           少吃米飯 減重避糖尿病
 
許多華裔女性減肥成功秘訣之一,是少吃白米飯,最新研究顯示,少吃白米飯還有助可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由於婦女懷孕期間易患孕期糖尿病,婦產科醫師通常建議孕婦少吃或不吃白米飯。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華裔研究員孫祺主導的最新研究顯示,多吃白米飯增加得乙型糖尿病的風險,多吃一份(serving)白米飯,得乙型糖尿病的概率增加11%。

孫祺團隊對有關白米與糖尿病的四項研究進行分析,文章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這四項研究在中國、日本、美國和澳洲四個不同的國家進行,研究持續時間從四年到22年不等,共有35萬2000人參與,在研究開始前無人患糖尿病,而在過程中有1萬3284人診斷出糖尿病症狀。

孫祺說,中、日兩國受訪者吃白米飯量較高,許多人每日吃三至四份白米飯,美國和澳洲人每周吃白米飯不超過一至兩份,前者患乙型糖尿病的風險較高,吃白飯越多,患乙型糖尿病風險越大,而女性又高於男性。

孫祺指出,稻米具有較高的血糖指數(glycemic index),身體吸收米飯後快速轉化為葡萄糖碳水化合物,導致血糖水平快速提高。如果按0至100標準衡量,米飯的血糖指數約為64,相比之下,冰淇淋的血糖指數為61,橙汁的血糖指數為50。而且,白米比糙米的營養成分低,纖維含量低,而纖維含量有助於預防糖尿病。

波士頓營養師孔璋林說,白米飯是碳酸化合物,營養價值不高,建議改吃全穀物雜糧。她說,穀物表皮富含礦物質、維他命和麥麩(bran) ,人體攝入後糖分緩慢釋放,使血糖水平保持穩定。

孫祺說,不只是白米飯可能易導致糖尿病,其他澱粉類碳水化合物,如白麵包、白麵條、馬鈴薯,吃太多都可能會有同樣的效果。紐約Lenox Hill醫院內分泌科醫師Spyros Mezitis說,以全麥食品代替加工細糧可降低糖尿病風險,另外,多注意食物的卡路里含量,避免肥胖也可預防糖尿病。紐約長島北岸糖尿病科主任Tracy Breen指出,患糖尿病的風險與個人基因遺傳有很大的關係,白米飯量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仍有待更多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