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虽“小",但能治大病

 shanlieng 2012-04-06
 
查看文章
 
小麦虽“小",但能治大病
2012-04-05 16:51

 

小麦虽",但能治大病
症状1:出虚汗,稍一活动就大汗淋漓、头晕、身软、容易忘事儿。
方法:找点浮小麦,在火上炒一下,碾成粉,做成稀饭晚上吃,或是熬汤喝。
症状2:心不在焉、闷闷不乐。
用料:甘草15克、淮小麦50克、大枣10枚。
方法:用水煎服,每日一副,五副一疗程。
麦子可以说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食物了,馒头、面条等都是麦子磨成粉做的,有的家庭甚至一日三餐都离不开它。但您可知道麦子也是可以入药的?如果用对了,药效还会出奇的好。


甘麦大枣汤,一定要用淮小麦
    
上次,我碰到一个患有典型更年期综合征的女士,她的丈夫在向我倾诉病情时,说:我爱人这一段时间不知道怎么回事,经常心不在焉的,有时候,我问东,她答西。晚上她睡眠也不行,害得我也跟着失眠。另外,她整天阴着一张脸,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有时候我说她两旬,她眼泪就下来了,哭着跟我吵。这几个月,别说她不舒服,我心里也很憋屈,一肚子火没地方出。
    
我对他说:她这是生病了。对待病人,你非但不能发火,更应该关心她。她丈夫听了连连称是。
    
于是,我给这个女士开了一个处方:甘草15克、淮小麦50克、大枣10枚。并在处方上写下五副一疗程,用水煎服,每日一副几个字。
    
他们夫妻俩看了这个处方,半信半疑地问:王大夫,我们挂的是专家号呀,您就给我开这三味药,能管啥用?”
    
我笑着说:治这病呀,就这三味药,但药您一定要在我们医院拿。
    5
天后,这个女士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
    
其实,这也没什么神奇的,我只是沾了中医经典的光。有的人知道,这个方子就是《金匮要略》中的甘麦大枣汤。但是,临床上很多医生都不用这个方子,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方子没用
    
我曾专门琢磨了一下这个问题,发现原来是他们把方中的药给用错了。本来应该用淮小麦的,结果很多人用成了浮小麦。并且,很多人对两者的药效分得不是很清楚,所以,他们用了这个方子感觉没什么效果。我让这个病人在我们医院拿药,就是怕她到外面的药店去拿药时把药给弄错了。

淮小麦养心宁神,浮小麦敛汗、止汗
    
什么是浮小麦呢?浮,就是漂浮、浮起来的意思。很明显,浮小麦就是干瘪的、放入水里能漂浮起来的。而淮小麦指的是江淮地区出产的颗粒饱满的小麦。别看都是麦子,但两者药效却大相径庭。淮小麦的作用是养心宁神,而浮小麦的作用是敛汗止汗。
    
对于甘麦大枣汤这个方子,《金匮要略》中提到,淮小麦能和肝阴之客热,而养心液,是君药;甘草泻心火而和胃,是臣药;而大枣调胃,利其上壅之燥,是佐药。试想一下,治病的时候把君药给弄错了,您能把病治好吗?而这三味药结合起来,虽然看似简单,但堪称经典。
    
经过这么多年的行医,我发现甘麦大枣汤不仅适用于更年期的女性,对缓解人的焦虑睛绪也有很大的帮助。并且,这里面的三味药都具有平补平泻的作用。所以,您如果心里烦躁、情绪焦虑,可以自己做一些来喝。

您眼中一无是处的瞎麦也能治病
    
有一次,我回了趟农村老家。堂弟找到我说,他爱人出虚汗出得特别厉害,晚上睡觉的时候能把整个被窝给湿透。白天稍一干活儿,甚至是不干活的时候就会大汗淋漓。另外,她还经常感觉头晕、身软,容易忘事儿。

   
我就问堂弟:你家里有麦子没?”堂弟说:家里十几亩地呢,就麦子多,都堆了一屋。
  
于是,我对他说:你去找点瞎麦,在火上炒一下,然后碾成粉,每天晚上做成稀饭让她吃,吃不了几天就好了。
    
堂弟对我的话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我说的去做了。用了不到一周,堂弟对我说,他老婆现在好多了,汗出得没以前那么多、那么频繁了。
    
瞎麦是民间对干瘪小麦的称法,小时候,我们每到收成不好的年景,村里人都会说:今年的瞎麦真多。但很少有人知道,瞎麦也能治病。瞎麦有个很好听的名字——浮小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提到,浮小麦甘咸,寒,无毒。
    
关于浮小麦敛汗的作用,在古医典籍中也多有提及。《本经逢原》中说:浮麦消克敛盗汗,取其散皮膝之热也。《本草汇言》中也说:浮小麦系小麦之皮,枯浮无肉,体轻性燥,善除一切风湿在脾胃中。如湿胜多汗,以一、二合炒燥煎汤饮。
    
如果您平时出汗多,把它炒干后,煎汤喝就行了。一般情况下,每天晚上抓个一两把,洗净煮粥即可。
    
多汗在生活中算是一种常见病,大多数人并不在意。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如果您出汗太多或者是自汗、盗汗的时间过久,就会伤津耗神,从而出现精神倦怠、脸色苍白、四肢乏力、不思饮食、容易感冒、睡眠多梦等阴阳失调的症状。所以说,多汗不仅会损害人的身心,甚至还会诱发其他疾病,不可不慎。

    文章来源:节选于《为自己开方---名老中医特效养生妙招》一书 作者:王新志河南中医药学院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