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毡毛忍冬 Lonicera macrathoides Hand.-Mazz 干燥的花蕾为我国药典规定的山银花,而非金银花。 藤本,幼枝或其顶梢及总花梗有薄绒状短糙伏毛,有时兼具微腺毛,后变粟褐色,有光泽而近无毛,很少在幼枝下部有开展长刚毛。叶革质,卵形、卵状披针形、矩圆形至宽披针形,长6~14cm,顶端尖或渐尖,基部圆形、微心形或渐狭,上面无毛,下面被由短糙毛组成的灰白色或有时带灰黄色毡毛,并散生暗橘黄色微腺毛,网脉凸起而呈明显蜂窝状;叶柄长6~10mm,有薄绒状短糙毛,有时具开展长糙毛。花有香气,双花常密集于小枝梢成圆锥状花序;总花梗长0.5~3mm;苞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2~4mm,连同萼齿外面均有细毡毛和短缘毛;小苞片圆卵形或倒卵形,长约为萼筒之半,有短糙缘毛;萼筒常有蓝白色粉,无毛或有时上半部或全部有毛,长近2mm,萼齿三角形,长1mm,比萼筒稍短;花冠白色,后变黄色,长3.5~4.5(~6)cm,外被倒短糙伏毛及橘黄色腺毛,唇形,筒纤细,内面密生短柔毛,与唇瓣等长或略较长,上唇裂片卵形,基部具耳,两侧裂片裂隙深达1/2,中裂片长为侧裂片之半,下唇条状倒披针形,反卷;雄蕊生于花冠筒端,连同花柱均伸出而无毛。果实黑色,常有蓝白色粉,圆形,直径6~10mm。花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果熟期10~11月。 主产于湖南和贵州,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生于山谷溪流旁、山坡或山顶混交林内或灌丛中,海拔500~1800m。 这个品种野改家的历史比较长,品系也比较繁多,现以“湘中一号”为多,所谓的“渝蕾”、“渝都”等都是“湘中一号”的版本,这个品种只适合高海拔、高湿度的密集群山区种,不适合低海拔、高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较低的地方种植,否则生长不旺盛,容易造成逐年死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