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历代妇女的服装,由于每个历史时期的习尚不同,其服 也各不相同,且变化颇大。即使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内,服装式 样也经常反复,如上衣的袖子,由宽变窄,又由窄变宽。此种 反复情况从汉魏就已出现,尤其是唐代,这种变化和反复更 大。尽管历代妇女gR式千变万化,然而自明、清以来,甚至是 现今的仕女画,都采用唐、五代的妇女服式,并加以综合,归 纳,成为现今仕女画家常用的仕女服式。以清代仕女画为例, 改七芗、费晓楼等画家,从不把清代妇女服式作为仕女画服 式,推其原因,大概是因为清代旗装或汉装都不美,不适宜入 画。《红楼梦》中人物的服式也可证实这一点,此书作于清代, 但书中所有仕女人物全部着明装。这种借前代优美的服饰美化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及主人公的艺术处理手法,无可非议,因为 汉代广袖 究意不是描写历史上的 真实人物。试想,将清 代的旗装和当时汉族的 宽边大裤袄放在林黛玉 等红楼仕女人物身上该 有多难看。所以现今拍 摄的红楼梦电影中的仕 女人物,全部着明装, 是有道理的。现将历代 仕女画家所采用的仕女服式,按不同时期分如下几类:魏广袖 西魏广袖 六朝广袖 初唐广袖 晚唐丰宽袖 五代窄袖 宋丰宽袖 等以上所举仕女画服式,仅仅是历代几个有代表性的仕女画 家的作品中的一部分,如果要求按照历史进行系统、全面、细 致的分类说明,则远远不够。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妇女服装分 为贵族与普通劳动者两大类,贵族服装中又包括后妃,宫廷妇 女,女官、才人、美人等不同品级,而且还有礼服和便服之 分。普通妇女的服装,在劳动及日常生活中也不一样。所有这 些服装上的每一个细节都有一定的名称,有的虽然在古书和古 画上有记载,但名称与图对不上号,有的早巳失传,无法考 证,就是现在的历史戏服装,也早就改变了名称。如京剧旦角 的水袖,原来是古代妇女的亵衣(即很薄的贴身衣服),在仕女画中称为衬衣,后来为了舞台效果,将水袖和上衣的袖口联 在一起,于是有人便将旦角穿的水袖服装画在仕女人物身上, 看上去非常生硬。虽然戏剧和绘画中的服装在历史上都有一定 考据,但毕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画古装仕女时(尤其是历史 人物),绝不能简单地将戏剧服装硬搬到绘画中,必须从历史 材料中考证。仕女画服式经过历代画家的继承、改革和发展,已有很大的变化。虽然其中也有反复(如宽袖、窄袖的反复),但五代 ,以后已逐渐定型。历代仕女画家笔下优美的服装式样,既是当 时妇女服装的写实,也是画家们艺术夸张的杰作。 《八十七神 仙卷》是最好的例证,那仙女们披戴的长长的飘带,舒卷、飘 延,非常好看,更增强了画卷的神话色彩。反之,如果画《嫦 娥奔月》将嫦娥的服装设计为真实服式,并将飘带画得很短, 则大大减弱此画的艺术效果。 近代仕女画家们,综合了晋、唐、五代,宋、元、明各代 甲的优点,去粗取精,增减补充,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借鉴前人宝贵的经验,加以改革和创新,成为现今仕女画所常用的服饰。(—)领边 领边都画有花纹图案,要求纹样与袖边花纹相统一,色彩 也应与整体服装的色调相协调。领边式样有对衬和左大襟两 种。(二)衬衣 衬衣和衬袖都属于很薄的贴身衣服,古时称为亵衣。一般 说,画衬衣应用薄粉染,或用粉勾出。若上衣用白粉,则衬衣 可用殊砂。 (三)上衣 绘画和工艺品塑造仕女形象常用的上衣式样有两种:一种是紧身的,胸以下部分塞进腰裙里;一种是较宽的类似衫子的雕氏衣袖有窄袖、宽袖及半宽袖三种。上衣色调的处理极为 重要,一定要与所画仕女各部分衣带色彩相协调,还要与画面 中箕他仕女人物衣服的色彩相协调。对于画中的主人公,其上农的色彩设计则更应从主导地位和整体出发。(四)大带 大带又名风带,是仕女衣饰中主要的带子。正由于大带飘患舒卷,大大增强了仕女动态的美感和神采。有人说“吴带当风” (唐代吴道子画的衣带都有风势),这是指的这类风带。 五)裙腰 裙腰是指仕女服装腰裙上端——段用白布或白绫做的裙头,。裙腰可用白粉勾出,或用浅色粉画些图案。有些图案切不可用深色画,因为裙腰上的图案颜色深了就会破 坏仕女服装的整体色彩),这一段白色裙腰哈好把人物的上身 和下身分隔开,给人以清丽优美的感觉。裙腰的位置一般画在 胸部稍下和腰以上为好,这样处理,使人物的体态有亭亭玉立 之感。反之,裙腰的位置画得太靠上或太靠下,体形则显得笨拙。(六)腰裙 腰裙是整个仕女服装中装饰性很强的一个部分,它紧紧缝 接在裙腰的下面。腰裙上一般都画锦。锦的色彩极为绚丽,有 的强烈鲜明,有的隐艳古雅。其图案纹样与古代建筑上的雕梁 画栋所沿用之花纹图样有很多相同或近似之处。 从五代的仕女画作品中,可见到穿腰裙的仕女人物,而唐 代画(包括壁画)中的仕女服装,几乎都没有腰裙。据此可证 明唐代妇女是不穿腰裙的,所以我们现在画唐代仕女服装切不 可画腰裙。仕女服装上有无腰裙标志着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一 点很重要。由于唐代妇女不着腰裙,而是将长裙(即土裙)系 到胸部,体形显得格外修长,因而,唐代仕女画中所表现的仕 女体态也非常窈窕。
(七)正面小带 正面小带在仕女服饰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是一根用双 带打成花结系在腰裙上作为拦裙的带子,从胸部往下垂直系下 来,恰好在人的中央部位,所以称为正面小带。此带不能系玉 碱,因为玉佩有一定的重量,挡在膝前,不便于行走。(八)侧面小带 用以系在人物的腋下侧,或左边,或右边,很少两边都 有。它的主要特点是系有环佩,与正面小带有很大的区别。但 无论是正面小带或者是侧面小带,从它们随风飘动的动势来说,都应和人物身上大带的飘动互相交错、配合,以苎竺A物 的姿态生色。此外,大带和小带顺着风势曲折飘动的动势,在 构图上应避免出现重复和紊乱现象。 (九)环珉 环舜用玉制成,式样主要有单环、套环、三环三类。古代 妇女佩戴玉环行走时互相碰击,发出轻微悦耳的声音,古文 “环碉晌叮哨”即指此。在古典文学作品中, “环巩”还与 “娥眉”、 “蝉娟”、 “粉黛”等名词,作为妇女的代称,唐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中的《咏明妃》就有“环冤空归月 夜魂”之句。 我们现在画环风的纹样时,切不可忽略佩戴人物所处的历 史时代,如画汉明妃或蔡文姬佩戴的环佩,必须用汉代纹样, 才能与那个时代的服饰相吻合。(十)腰裙边 腰裙边在裙的下端,一般不画花纹,如果画上花纹则显得 杂乱,反而不能突出腰裙上的花纹。其色彩的处理要服从腰裙 图案颜色的需要,如腰裙图案为深色,腰裙边就必须用浅色, 反之,前者为浅色,则后者应为深色。 (十一)土裙 由于这种裙很长,下端拖在地上,所以称为土裙。古代, 裙不但是妇女的主要服装,男子也有穿裙的,晋书“裙屐之 士”即是指那时的男子。古时的“裳”类似裙,男子穿裙的习 尚从汉代流传到宋、元,此后逐渐改为穿裤。 ”;关于妇女的长裙,古诗文中有生动的记载:唐代李群玉诗 :裙拖六幅三湘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潜确类书“长安士女 春蝣,竞解裙四围,谓之裙幄”,可见裙的幅度之大、之长。 宋、元、明以后,又出现了很讲究的百褶裙,特别是明代,妇女几乎都穿。至清代,百褶裙作为礼服,更为高贵。 土裙在仕女画HR装中所占比例很大.尤其是唐代仕女画人 物的裙,因为从胸以下画,显得特别长,五代以后虽然从胸部 稍下开始画裙,由于多了个腰裙就显得短了些。画土裙的线, 一般要用淡墨,特别是有腰裙的土裙,更应用较淡的墨色勾 出。当然也有用重墨勾的,如张萱《捣练图》及周防《调琴啜茗 图》等。均用重墨勾出。这是因为他们所画土裙着重色,必须 用重墨勾。此外,还要注意人物腿部的结构、比例及动态变 化,才能使人物的姿态真实、优美。(十二)凤头鞋 这是用风头装饰缝在鞋前头的鞋,叫风头鞋。中国古代妇 女被迫缠足(从五代开始),既不健康,又很丑陋,因此历代 画家画仕女很少画脚,只有唐五代的仕女画稍露一点鞋头。由 于这种鞋头代表了五代以前的天然足,比较健康,至今仍然可 以采用。也有人认为仕女裙子太长,不应露鞋头,但从人物整 体考虑,适当露点更好。同时经过着色处理,与服装颜色相 配,可克服上重下轻的缺点。十三)头绳 是用以束发的,主要画在仕女脖颈后面的一束发髻上端。 头绳的颜色可用殊砂、朱瞟,也可用赭墨勾金。其色彩的处理 应与人物服饰、头饰的色调相配合。
来自: 悠然的百科 > 《国画》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古代仕女人物的装饰
古代仕女人物的装饰一.仕女的发髻、头饰。仕女的头饰。尽管历代妇女gR式千变万化,然而自明、清以来,甚至是 现今的仕女画,都采用唐、五代的妇女服式,并加以综合,归 纳,成为现今仕女画家常用的仕...
每天古书画: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
每天古书画: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在《宣和画谱》...
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临摹新体验
唐代名画《簪花仕女图》临摹新体验。《簪花仕女图》传为唐代周昉绘制的一幅画,粗绢本设色。原画人物1.原画人物2.原画人物3.原画人物4....
中国服装史分享|第一期秦朝女子服装分析
中国服装史分享|第一期秦朝女子服装分析中国服装史分享|第一期秦朝女子服装分析。秦汉时期: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汉妇女礼服,仍承...
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变迁(研究性学习)
中国古代服饰制度的变迁(研究性学习)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中原人民的服饰,特别是便服、常服,在原有的基础上...
唐代《弈棋仕女图》-吐鲁番出土的唐代下棋的工笔人物仕女画赏析
唐人经典写经《兜沙经》 唐《兜沙经》纸本 12开 每页24×10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兜沙经”,册装共12开,无款识,署“天祐四年...
清代虎骨雕仕女简册赏析
清代虎骨雕仕女简册赏析。仕女画的发展在隋唐时期日臻成熟,特别是唐代作为封建社会最为辉煌的时代,也是仕女画的繁荣兴盛阶段,画家们...
人物、仕女画(二)
书画素材|国画篇之中国古代人物服式与画法及历代各类人物服式
书画素材|国画篇之中国古代人物服式与画法及历代各类人物服式。195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历任国画人物画教师,在课余长期探索...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