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采和仙翁 降 中華民國100年6月25日 歲次辛卯年 五月廿四日
詩曰:身居濁世各西東 蝸角蠅頭為利瘋
若杷菩提常嵌世 塵寰自可沐春風
聖示:吾今日降著:『自然之道』。
第二一章 死亡之種類-求死
求死可分為二種情況:一為後天陽性意識體的求死;另一為陰性意識體(潛意識)的求死。
陽性意識體求死,出現在有些人心胸狹窄,凡事想不開,想一死了之,有些人
事業不成,覺得自己沒有希望,或受他人冷嘲熱諷,想一死了之;有些人帶著極大
的怨恨,思想意識受到束縛,又覺得自己沒有力量反抗,因而求死;有些人因為受
到污辱而求死,......等。 他們常以上吊、投河、服毒、跳樓等各種方式自殺,此
皆是陽性意識體之求死。
陰性意識體求死,出現在有些人活在世間,覺得一切都很乏味、無聊,或是對
世間只看到陰暗的一面,認為人生不公平,活著沒有意義,這種潛意識會慢慢結束
掉自己的生命。
因為這是潛意識作怪,所以自己往往沒有警覺,但是靈魂會慢慢給造出病來,
身心開始憔悴,或者是鬼使神地讓此人做出違法或極危險之事情,出現意外死亡或
生重病而亡,此皆是陰性意識體(潛意識)求死之現象。
求死者死後,本以為可以就此得以解脫,可以擺脫世間的痛苦和煩惱之事物。
例如,不再受到感情上的痛苦折磨,心靈上之不再受到委屈,不再受到傷害,可以
一死百了,其實這是其不明白死亡之過程與死亡之後的現象,若其明瞭了,就不敢
去求死,也不會去求死了。 例如上吊自殺者,雖然身體已死亡,但勒在他脖子上的
那根繩索,在他死後的魂體上仍緊緊的勒住,他會在一段甚長的時間,一直在
『死』的痛苦印象中循環。
還有些人因『恨』而死,以死為解脫,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由於其在生前
有極大的怨力,此怨力即會連接著陽性空間,其靈魂也會因而飄蕩在陰陽界,忽陰
忽陽,不僅對陽世間之家人造成困擾、驚嚇、生病,對其所怨恨之人也是一報復
力,對他們的身心健康都成不良之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