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种经典月亮之三——李白《月下独酌》

 闲之寻味 2012-04-09
   八种经典月亮之三

                        李白:《月下独酌》

 

                                                孙绍振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後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一首以月光和酒为意象的主体。但从根本上与《把酒问月》是不相同的。把酒问月的

姿态已经是够浪漫的了。这一首,仍然有把酒,举着酒杯的姿态,但是,不同在于,没有把月亮当成被问的对象,而是在想象中把它当作有生命的大活人. 可以说是与月共舞以反抗孤独五重奏。

在内涵上,这一首也和上面一首不太相同。从标题上看就很清楚。月下独酌,关键词是

一个“独“字。也就是孤独。前面一首《把酒问月》,还有一个朋友在边上窜缀他问月,而这里的诗意,就从没有朋友的感觉中激发出来一开头,就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很孤独,只有自己一个人,没有一个亲人,话说得很直白。属于直接抒情的手法。孤独的

主题,在唐诗中,以独坐、独游,独往、独酌、独泛、独饮、独宿、独愁为题者甚多,孤独比之群居,更受诗人青睐。李白有许多孤独为题的诗,似乎对独酌之美更有体悟。光是以独酌为题的主诗他就写了七首。这一首是从《月下独酌》四首中选出的。

其实其它几首也是很精彩的:如其三中说:“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在醉意中可以忘却生死、荣辱等等的痛苦。正是因为这样,酒才是超越圣贤、神仙的自由的象征: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这就显示出来孤独之饮,关键在于可以忘却痛苦,;孤独是寂寞的,然而又是高傲的,不为世俗所拘束的,达到自由的精神境界的。当然,所有上述的诗歌,都是一种豁达的人生之悟。但是,这种豁达,是一种直接激情的表白,以痛快淋漓,极端化,不留余地为特点。而我们面前的这一首,则是想象意象群落的描绘: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本来是独酌,没有亲人。本诗的立意就是在要打破孤独,举杯邀月,把月亮当成朋友这是第一层次。对影成三人,这是第二层次。层次的上升,强化了欢乐的氛围,但,同时也增添了孤独的色彩。本来在中国诗文中,“形影相吊”是孤独的表现,李密在《陈情表》中创造了这种经典性的意象.但是,李白却把它变成了形影相邀,造成成了排除反抗孤独的意境.更精彩的是,李白把形影相吊的意象群落,变成形影共舞,把它与自己的生命的特殊体悟结合起来.李白所强调的是,毕竟月亮和影子并不是人。把月亮和影子当成朋友,恰恰是没有朋友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这里抒发出来的感情,不是一般单线的,而是复合的,一方面是想象中解脱自由,一方面则是现实的孤独压力,其间交织着欢乐和悲凉。这一点到了下面情绪就酝酿着转折了: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毕竟月亮和影子的友情,缺乏人的特点,月既不解饮,也就是不能解愁,影子随身则更是

徒然的,对影成三人,就完全是空的。这不是把想象境界彻底解构了吗?不然: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虽然是月亮和影子是没有生命的,但是不能因此而陷于孤独的痛苦之中。还是赶紧行乐,

享受生命欢乐。只要我进入欢乐的境界,月亮和影子的“徘徊”“零乱”,就有了生命的动态。但是,这种动态并不是生活的真实,多多少少是有点醉时的幻觉的。那是不是值得多虑呢?不!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哪怕是暂时的欢乐,也是应该尽情享受的,一旦真正醉了,没有感觉了,分散了,也不是悲观的理由。为什么呢?这里隐含着诗人在人世孤独的悲凉。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天上,在银河之上,会有相逢的日子。这当然是一种自我安慰,安慰中有沉重的无奈,

但是,更多的是对孤独的反抗。

这首诗发挥了古风的自由体的,不以传统的比兴取胜,更不属于成为套路的情景交融,

完全是直接抒发,又不是一般的直接独白,而是在想象中层层推进,其想象之奇特,之精致,是其成功之道,但是,其想象之所以奇,又由于其想象逻辑之曲折。首先,其曲折的特点是一再向相反方面转折。第一次反向转折,是举杯邀月,使孤独感减少,进一步转折,则是对影成三人,使孤独感变成了欢聚感。第二次反向转折,月不解饮,影徒随身,则复归孤独。第三次,则是,坚持反抗孤独,“行乐须及春”。这种及时行乐的母题,是古诗十九首早就确立的,不过写得天真直白,而李白的杰出就在于将之美化,美化的关键是,借着月色和醉意,进入幻想的欢乐境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在这样的境界中,反抗孤独就达到高潮。第四次转折,宣告“醒时同交欢。醉後各分散”,意识到只是醉中,反抗胜利暂时的。第五次转折,但是,这不是终结,而是有未来的,“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欢乐的友情是有未来的,在那遥远的云汉之间,还可约会。正是因为这样的想象,完全符合清代诗话家贺裳和吴乔提出来的诗歌的逻辑是“无理而妙”的规律。而这一首特别之妙处,遵循着反向逻辑,反向转折不是一度,而是五度。每增一度,就增一奇,起伏五度,乃成五奇叠加的效果,如果用音乐来比较,则为五重奏。这不但是绝句所不能达到,就是律诗也是不可企及的。这正是李白对古风这样的形式驾驭得出神入化的表现。

我在《文学性演讲录》中对之有过分析:

主观特点是诗人的孤独感,客观特点是月光照着诗人的影子,这还不是诗的艺术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不一样了,月亮就不是月亮了,而是一个有生命的对象了,成了“我”的朋友。但艺术想象之妙在于“对影成三人”,不仅月亮成了朋友,而且影子也成了朋友。有了这样的想象,诗人的孤独之感就得到充分的表现。本来只有一个人饮酒,很孤独,现在三人共饮了,应该是不孤独了吧。但更加孤独了,因为月亮和影子从另一个角度的衬托,越发使诗人形单影只。文学想象就是让客观对象的形态性质发生变异,使之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异,有了这种变异,感情就渗透进去了。

人、月、影子,本来是互不相干的,现在互相安慰了,但人更加显得孤独,而且这孤独由静态的变为动态的: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这是一种由静到动的变异。“我舞影凌乱”是客观事实,“我歌月徘徊”是想象,二者相对,形成一种结构,正好表现达到心灵默契的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