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己知与不知人的联想

 书中淘乐 2012-04-09

  文/李淑章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则语录出自《论语·学而》篇第16则。

  在这篇文章中,先说说我对上述语录的理解,然后谈谈由此引发的几点联想。

  先说语录本身。

  这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句话,似乎无需争论。学过古汉语的高中生和大学生,恐怕都知道“不己知”是宾语前置句,是“不知己”的意思。人们多认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而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杨伯峻也是这么看的。他的译文是:“不着急别人不了解我,却着急我不了解别人。”不过,他把“患”译为着急,恐怕欠妥。

  如果《论语》中只是这么一句,问题还不大,可事实是,与它接近的话还有三四句。

  先请看《论语·里仁》篇第14则:“……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再请看《论语·宪问》篇第30则:“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接着看《论语·卫灵公》篇第19则:“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病,这里同患,也用作动词,当担心或忧虑讲。)

  此外,读者很可能还会想到《论语·学而》篇第1则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句。

  这样一来,这则语录的含义就很不好确定。这也是古今学者看法大有不同的重要原因所在。

  “人”怎么理解姑且不去管它,仅在《论语》的原文方面,学者们的分歧就很大。

  有人根据某种古本,说“患不知人也”中多了一个“人”字,应为“患不知也”;有人又根据某种本子,说“患不知人也”中少了一个“己”字,应为“患己不知人也”。

  关于这则语录,我认为南怀瑾先生的分析切中肯綮。他说:(这则语录)归结了那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大概人们都有的一个通病,就是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往往我们说错一句话,脸红了;但3秒钟以后,脸不红了,自己马上在心里头找出很多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完全对,再过个把钟头,越看自己越对。人,就是这样,所以人总怪人家不了解自己,而对于自己是不是了解别人这个问题,就不去考虑了。所以《学而》这一篇的宗旨,最后的一点,以本篇第一节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重点。这个结论的重点就是你为什么在心中怨恨?不要怕人家不了解你,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了解别人。于是这一篇作(做)学问的目的,到这里得到结论,整个结束。

  但,有人却根据所见版本,认为“患不知人也”中的“人”是衍文(即多出来的字),原文应是“患不知也”;而且以《论语·宪问》篇中的“患其不能也”与《论语·卫灵公》篇中的“君子病无能焉”为论据,分析说,不知、不能、无能三者含义相同,都是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意思。

  这里要特别引起读者注意的是,江西师范大学的杨润根教授在所著《发现论语》中,独树一帜,认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是告诉人们:不应该担心人们埋没了自己的知识,而应该担心自己是无知的人。

  他把“不己知”解作埋没自己的知识,认为“不”当埋没讲;又把“不知人”解作无知之人,认为“不”当无讲。

  对于杨先生的解释,本人虽不敢苟同,因为“不”用作动词,特别是把“不”讲成埋没,他还说不出根据来;但我钦佩杨先生的这种质疑精神与创新胆识。如果什么时候有了更多的佐证,杨先生的看法也许会成为人们的共识。

  现在,就借此谈谈我的联想吧。

  第一,有根据地讲道理,叫争论或商榷;无根据地硬说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叫狡辩或吵架。我们千万不可轻易否定他人的观点和体会。

  第二,《论语》是举世尊崇的经典之作,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重复之处,而且一直如此重复下来,至今也无定论呢?由此,我又想到了3条:

  1.《论语》中不仅有重复之处,而且还有其他硬伤,诸如有的章节编排失序,有的内容前后矛盾,有的用语艰涩费解等。这是为什么?我认为,一个合理的推论,就是当时孔子的弟子对他们老师的言行,各有所记,后来才汇集成书的。所以,说《论语》一书绝非某一个人所作,这个结论恐怕不好推翻。

  2.也许有人说,就算好多人写的,那最后成书也应该有几个人来统稿吧!话好说,须知,他们的写作工具可不像现在,那时是用毛笔写在竹简上的。即使是一个人抄写同样的一本书,也会出现假借字、简省字、错字、漏字等现象,更何况《论语》是不同的几代人编纂而成的。可以想象,那么多竹简堆放在那里,编者要一根根找出来,改罢,再放回去,发现新的不妥,再翻、再找、再改……这是多么难以想象的巨大工程啊!请问,聪明的21世纪的青年们,你们中的哪些人想来试试?

  我们的古人真伟大啊!

  3.人们当然还要问:上述《论语》一书中的那些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易解决,可以理解,但是《论语》流传两千多年了,那么多学者,对它的漏洞,难道也是因为写作手段而无法解决吗?否则,为什么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没有哪一个人进行过改动呢?我以为,原因至少有两个。

  第一个,当然是因为《论语》是记录孔子这位圣人言行的经典,谁也不敢妄作改动。

  但,这绝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应该是后世学者对《论语》原著的尊重,以及他们对研究学问所持的严肃态度。所以,两千多年来,数千学者、专家,只是旁征博引,各抒己见,从未有人尝试过对原文的任何改变。其实,这种态度就是对他人的尊重,就是对真理的敬畏。谁能保证由于你增删了一个字,绝对不会曲解原作的初衷,从而偏离了真理的轨道呢?

  我的学生们慎之!我的同学们慎之!我的朋友们慎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