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航船卷十四 九流部[明]张岱

 草堂微澜 2012-04-09
夜航船
[明] 张岱
卷十四 九流部 
  道教
  道家三宝
  《太经》曰:眼者神之牖,鼻者气之户,尾闾者精之路。人多视则神耗,多息则气虚,多欲则精竭。务须闭目以养神,调息以养气,坚闭下元以养精。精气充则气裕,气裕则神完。是谓道家三宝。
  三全
  《洞灵经》曰:导筋骨则形全,剪情欲则神全,靖言路则福全。保此三全,是谓圣贤。
  铅汞
  《东坡志林》曰:人生死自坎离,坎离交则生,分则死;离为心,坎为肾。龙者,汞也,精也,血也,出于肾,肝藏之,坎之物也。虎者,铅也,气也,力也,出于心,肺藏之,离之物也。不学道者,龙常出于水,离飞而汞轻,虎常出于火,虎走而铅枯。故真人曰:“龙从火里出,虎向水中生。”人能正坐瞑目,调息以久,则丹田湿而水上行,蓊然如云蒸于泥丸。火为水妃,妃,配也,热必从之,所谓龙从火里出也。龙出于火,则龙不飞而汞不干,旬日后,脑满而腰足轻,常卷舌舐悬雍上腭也。久则汞下入口,咽送直至丹田,久则化为铅,所谓火向水中生也。
  三闭
  收视,返听,内言。
  八禽
  道经有熊经、鸟申、凫浴、鸱视、虎顾、□息、龟缩,谓之八禽。
  五气朝元
  以眼不视,而魂在肝;以耳不听,而精在肾;以舌不声,而神在心;以鼻不嗅,而气在肺;以四肢不动,而意在脾,名曰五气朝元。
  三华聚顶
  以精化气,以气化神,以神化虚,曰三华聚顶。
  九易
  王母谓汉武曰:子但爱精握固,闭气吞液。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皮,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形。形易则变化,变化则道成,道成则为仙人。
  三关
  华阳真人曰:子时肺之精华并在肾中,号曰金晶。晶者,金水未分,肺肾之气,合而为一。当时用法,自尾闾穴下关搬至夹脊中关,自中关搬至玉京上关,节次开关以后,一撞三关,直入泥丸。三关者,海波对大骨节为尾闾下关,腰内两肾对夹脊为中关,一名双关,左右两肩正中,于胸顶下会处高骨节为玉枕上关。此谓之三关。
  三尸
  刘很遇异人,告之曰:“必欲长生,先去三尸。人身中有神,皆欲人生,而三尸只欲人死。人死则神变,而尸成鬼,子息祭享,得歆享之。人梦与恶人争斗,皆尸与神战也。”
  鸣天鼓
  道书:“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左相叩为天钟,右相扣为天磬,上下相扣为天鼓。若却不祥,则鸣钟,伐鬼灵也;制伏邪恶,则鸣磬,集百神也;念道至真,则鸣鼓,朝真圣也。要闭口缓颊,使声虚而响应深。
  三清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玉宸道君,即灵宝天尊;太清,混元老君,即道德天尊。
  老君
  即老聃李耳,著《道德经》五千言,为道家之宗。以其年老,故号其书曰《老子》。亳州南宫九龙井前,有升仙桧、炼丹井,皆其遗迹。
  羡门
  紫阳真人周义山入蒙山中,遇羡门子乘白鹿,佩青髦之节,再拜乞长生诀。羡门曰:“子名在丹台,何忧不仙?”《列仙传》:槐里采药人也,食松实,形体生毛四寸,能飞行捷足。
  壶公
  汉壶公卖药,悬空壶于市肆,夜辄跳入壶中,费长房于楼上见之,知其非常人,乃日进饼饵,公语曰:“随我跳入壶中,授子方术。”
  广成子
  黄帝闻广成子在崆峒山,往问长生之术。广成子曰:“必静必清,毋劳尔形,无摇尔精,可以长生。”
  许飞琼
  西王母降汉武帝殿,有侍女四人。帝问其名,曰:“许飞琼,董双成,贾陵华,段安香。”
  安期生
  卖药海边,秦始皇东游,请与言,三日三夜,赐金璧数千万,出置阜乡亭而去,留玉舄为报,遗书与始皇曰:“后数十年求我于蓬莱山下。”生以醉墨洒石上,皆成桃花。
  隔两尘
  韦子威师事丁约,一日辞去,谓子威曰:“郎君得道尚隔两尘。”儒家曰世,释家曰劫,道家曰尘,言子威尚有两世尘缘也。
  地行仙
  张安道生日,东坡以拄杖为寿,有诗云:“先生真是地行仙,住世因循五百年。”
  仙台郎
  《续仙传》:晋侯道华晨起,飞上松顶,谢众曰:“玉皇召我为仙台郎,今去矣。”
  仙人好楼居
  《郊祀志》:汉武帝以道士公孙卿言仙人好楼居,于是作首山宫,建章安宫、光明宫,千门万户,皆极侈靡,欲神仙来居其上也。
  画水成路
  吴猛好道术,携弟子回豫章,江水大急,人不得渡。猛以手中扇画江水,横流遂成陆路,徐行而过。少顷,水复如初。
  酒救火
  后汉栾巴为尚书郎,正旦,上赐酒,向蜀之,有司奏不敬,巴谢曰:“臣以成都失火,故酒救之。”后成都奏失火,得雨而灭,雨中有酒气。
  吐饭成蜂
  《列仙传》:葛玄从左元放受《九丹经》。仙与客对食,吐饭成大蜂数百,复张口,蜂飞入口,嚼之,又成饭。大旱时,百姓忧之,乃飞符着社,天地晦瞑,大雨如注。
  叱石成羊
  《神仙传》:黄初平年幼牧羊,有一道士引入金华山石室中,数年,教以导引。其兄初起遍索之,后问一道士,曰:“金华山有牧儿。”兄随往,与初平相见,问羊何在?曰:“在山东。”兄同往,见白石遍山下,平叱之,皆起成羊。
  钻石成丹
  《真语》:傅先生入焦山,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石,厚五尺,云穿此便当得道。傅日夜钻之,经四十七年,石穿,遂得丹升仙。
  剪罗成蝶
  宋庆历中,有九哥者,浪迹市丐中,燕王呼而赐之酒,因请以技悦王。乃乞黄罗一端,金剪一具,叠而剪碎之,俄成蜂蝶无数,或集王襟袖,或乱栖宫人鬓鬟。九哥复呼之,一一来集,复成一匹罗。中有一空如一蝶之痕,乃宫人偶捉之耳。王曰:“此蝶可复完罗否?”九哥曰:“不必,姑留以表异。”
  羽客
  唐保大中,道士谭紫霄,号金门羽客。
  外丹内丹
  道家所烹鼎金石为外丹,吐故纳新为内丹。
  黄冠
  唐李淳风之父名播,仕隋,弃官为道士,自号黄冠子。
  卧风雪中
  谭峭,字景升,冬则衣绿布衫,或卧雪中;父常遣家僮寻访,寄冬衣及钱帛。景升得之,即分给贫寒者;或寄酒家,一无所留。
  八仙
  汉钟离,名权,字云房,以裨将从周处与齐万年战,败,跳终南山,遇东华王真人。至唐始一出,度吕岩,自称天下都散汉。吕纯阳,名岩,字洞宾。举进士不第,遇钟离,同憩一肆中,钟离自起炊爨。吕忽昏睡,以举子赴京,状元及第,历官清要,前后两娶贵家女,五子十孙,簪笏满门,如此四十年。后居相位,独相十年,权势熏灼,忽被重罪,籍没家资,押赴云阳,身首异处。忽然惊醒,方兴浩叹。钟离在傍,炊尚未熟,笑曰:“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吕惊曰:“君知我梦耶?”钟离曰:“子适来之梦,升沉万态,荣瘁多端,五十年间,止为俄顷,非有大觉,焉知人世真一大梦也。”洞宾感悟,遂拜钟离求其超度。蓝采和,不知何许人,常衣破蓝衫,黑木腰带,跣一足,靴一足,醉则持三尺大拍板,行歌云:“踏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光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词多率尔而作。后至濠梁,忽然轻举,掷下靴带拍板,乘云而去。韩湘子,昌黎从侄,少学道,落魄他乡,久而始归。值昌黎诞日,怒其流落,湘子曰:“无怒也,请献薄技。”因为顷刻花,每瓣书一联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昌黎不悟,遗之去。后果谪潮州,至蓝关,湘子来候。昌黎乃悟,因吟三韵,以补前诗,竟别。张果老,隐恒州中条山,见召于唐。开元中,宠遇与叶静能比。自言尧时官侍中,叶公密识曰:“此混沌初分白蝙蝠精也。”授银紫光禄大夫,放归。天宝时尸解。《明皇杂录》:张果老隐于中条山,常乘白驴,日行万里,夜即叠之,置箱箧中,乃纸也,乘则以水之,复成驴。曹国舅,不知其名,言丞相曹彬之子,皇后之弟,故称国舅。少而美姿,安恬好静,上及皇后重之。一旦求出家云水,上以金牌赐之。抵黄河,为篙工索渡直急,以金牌相抵。纯阳见而异之,遂拜从得道。何仙姑,零陵市人,女也。生而紫云绕室,住云母溪,梦神人教食云母粉,遂行如飞。遇纯阳,以一桃与之,仅食其半,自是不饥。颇能谈休咎。唐天后召见,中路不知所之。铁拐李,质本魁梧,早岁闻道,修真岩穴。一日,赴老君华山之会,嘱其徒曰:“吾魄在此,倘游魂七日不返,以火化之。”徒以母病遄归,忘其期,六日化之。七日果归,失魄无依,乃附一饿殍之尸而起,故形骸跛恶,非其质矣。
  化金济贫
  王霸,梁时渡江入闽,居西郊之外,凿井炼药,能化黄金。岁饥则售金市米,遍济贫者。
  擗麟脯麻姑
  王方平尝过蔡经家,遣使与麻姑相闻,俄顷即至。经兴家见之,是好女子,手似鸟爪,衣有文章而非锦绣。坐定,各进行厨,香气达户外,擗麟脯行酒。麻姑云:“接待以来,东海三为桑田矣,蓬来水又浅矣”宴毕,乘云而去。姑为后赵麻胡秋之女,父猛悍,人畏之。筑城严酷,昼夜不止,惟鸡鸣稍息。姑恤民,假作鸡鸣,群鸡皆应。父觉欲挞之,姑惧而逃入山洞,后竟飞升。
  蓑衣真人
  何中立,淮阳书生。一旦焚书裂冠,遁至苏,结庐天庆观,披一蓑衣,坐卧不易,妄谈颇验。凡瘵者,与蓑草服之,立愈;不与者,疾必不起。因称之蓑衣真人。宋孝宗遣□贽问,不言所求。中立掉首曰:“有华人即有番人,有日即有月。”□复命,上曰:“诚如吾心。”盖所求者,恢复大计、中宫虚位两事也。
  自举焚身
  颜笔仙,宋建炎初,日售笔十则止。遇转运使,饮以斗酒。饮毕,长揖而去,遗笔篮。使左右取而还之,尽力不能胜。凡得其笔者,管中有诗或偈,祸福无不验。年九十七,积苇坐上,自举火焚之,人见其乘火云飞去。
  金书姓名
  广陵人李珏,以贩籴以业,每斗惟求利两文,以资父母。有籴者授以升斗,俾自量。丞相李珏节制淮南,梦入洞府,见石填金书姓名,内有李珏字,方自喜。有二仙童云:“此乃江阳部民李珏尔。”
  独立水上
  葛仙公,名玄,有仙术。尝从吴主至溧阳,风大作,舟覆,玄独立水上,而衣履不湿。后白日冲举。勾漏令洪,即其孙也。
  李白题庵
  许宣平稳城阳山,绝粒不食,颜如四十,行及奔马。时负薪卖于市,尝独吟曰:“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李白入山寻之,不见,题其庵以归。
  使聘不出
  墨子名翟,宋人。外治经典,内修道术,著书十篇,号《墨子》。年八十有二,汉武帝遣使聘之,不出,视其颜色,如五十许人。
  冬日卖桃
  李犊子历数百岁,其颜时壮时老,时好时丑。阳都酒家有女,眉生而连耳,细而长,众异之。会犊子牵一黄犊过,女悦之,遂随去,人不能追也。冬日,常见犊子卖桃李市中。
  真一
  司马承祯事潘师正,传辟谷导引之术。唐睿宗召问其术,对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帝曰:“治身则尔,治国若何?”对曰:“国犹身也,游心于淡,合气于漠,与物自然而无私焉,则天下治。”帝嗟叹曰:“广成之言也!”谥“真一先生”。
  点化天下
  贺兰,善服气。宋真宗召至,问曰:“人言先生能点金,信乎?”对曰:“臣愿陛下以尧舜之道点化天下,方士伪术,不足为陛下道。”赐号玄宗大师。
  临葬复生
  张三丰居宝鸡县金台观。洪武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自言辞世,留颂而逝。民人杨轨山等置棺殓讫,三丰复生。
  弘道真人
  周思得,钱唐人,得灵官法,先知祸福。文皇帝北征,召扈从,数试之不爽。号弘道真人。先是,上获台官藤像于东海,朝夕崇礼,所征必载以行;及金川河,舁不可动,就思得秘问之。曰:“上帝有界,止此也。”已而,果有榆川之役。
  瓶中辄应
  冷谦,洪武初为协律郎,郊庙乐章,皆其所撰。有友酷贫,谦于壁间画一门,令其友取银二锭。友入恣取而出,遗其引。他日,内库失银,惟二锭不入册。吏持引迹捕,因并执谦。谦渴求饮,拘者以瓶水汲与之。谦跃入瓶中,拘者惶急。谦曰:“无害,第持瓶至御前。”上呼谦,瓶中辄应。上曰:“汝何不出?”对曰:“臣有罪,不敢出来。”击碎之,片片皆应。
  入火不热
  周颠仙,明初,上至南昌,颠仙谒道左,必曰:“告太平,打破一个桶,另置一个桶。”随之金陵。尝曰入火不热。上命覆以巨瓮,积薪焚之。火灭揭视,寒气凛然。后辞去庐山,莫知所之。
  指李树为姓
  老子母见日精下落如流星,飞入口中,因怀娠。后七十二年,于陈国涡水李树下,剖左腋而生。指李树曰:“此为我姓。”耳有三漏,顶有日光,身滋白血,面凝金生,舌络锦文,身长一丈二尺,齿有四十八。
  受元君神
  宝章变化之方,及还丹、伏火、冰汞、液金之术,凡七十二篇。
  陆地生莲
  尹文始先生住室中,陆地生莲花。结草为栖,精思至道。
  白石生
  生煮白石为粮,问之何不霞举,笑曰:“天上多有至尊相奉事,更苦于人间尔。”时号为隐遁仙人。”
  古丈人
  嵩华松下古丈人、女子二,曰:“老人,秦之役者,二女宫人,合为殉,幸脱骊山之役,匿此。”
  掌录舌学
  董谒乞犬羊皮为裘,编棘为床,聚鸟兽毛而寝。性好异书,见辄题掌,还家以片箨写之,舌黑掌烂。人谓谒掌录而舌学。
  负图先生
  季充号负图先生。伏生十岁,就石壁中受充《尚书》,授四代之事。伏生以绳绕腰领,一续一结,十寻之绳皆结矣。充饵菊术,经旬不语,人问何以,答曰:“世间无可食,亦无可语之人。”
  目光如电
  涉正闭目二十年。弟子固请之,正乃开目,有声如霹雳,而闪光若电。已,复还闭。
  守天厕
  淮南王安见太清仙伯,以坐起不恭,谪守天厕。
  墨池
  梅福在南昌县,水竹幽蔚,王右军典临川郡日,每过此盘礴不能去,因号墨池。先是,福种莲花池中,叹曰:“生为我酷,身为我梏,形为我辱,妻为我毒。”遂弃妻,入洪山。
  青童绛节
  张道陵居渠亭山,见青童绛节前导,曰:“老君至矣。”从者二人,隽以弱冠。或指曰:“此子房,此子渊。”
  金莲花
  元藏机有驯鸟三,类鹤,时翔空中,呼之立至,能授人语,常航海飘至一岛。人曰:“此沧州也。”产分蒂瓜,长一尺;碧枣丹栗,大如梨。池中有足鱼,金莲花,妇人采为首饰。曰:“不戴金莲花,不得在仙家。”
  刺树成酒
  葛玄遇亲朋,辄邀止,折草刺树,以杯盛之,汁流如泉,杯满即止,饮之皆旨酒。取瓦砾草木之实劝客,皆脯枣。指虾蟆、飞龟使舞,应节如神。为人行酒,杯自至客前,不尽,杯不去。
  林樾长啸
  黄野人游罗浮,长啸数声,递响林樾。宋咸淳中,有戴乌方帽着靴,往来罗浮山中,见人则大笑,反走,三年不言姓氏。他日醉归,忽取煤书壁云:“云意不知沧海,春光欲上翠微;人间一堕十劫,犹爱梅花未归。”孟野人之俦云。
  脑子诵经
  司马承祯善金剪刀书,脑中有小儿诵经声,玲玲如振玉;额上小日如钱,耀射一席。
  许大夫妇 
  许大为许旌阳扫爨。夫妇隐于西山,不欲人识姓,改姓曰午,又改姓曰干。夫妇皆解诗。许大诗云:“不是藏名混世俗,卖柴沽酒贵忘言。”妻续云:“儿家只在西山住,除却白云谁到门。”
  服石子
  单道开服细石子,一吞数枚。唐子西赞曰:“世人茹柔,刚则吐之。匙抄烂饮,牛口如饲。至人忘物,刚柔一致。其视食石,如啖饼饵。北平饮羽,出于无心。食石之理,于此可寻。我虽不能,而识其理。庶几漱之,以砺厥齿。”
  驱邪院
  判官白紫青曰:“颜真卿今为北极驱邪院左判。”
  符钉画龙
  毒龙潭二龙飞入殿,与张僧繇画龙斗,风雨震沸。丁玄真画铁符镇潭龙,穿山而去;复钉画龙之目,其患乃止。
  模先生
  先生束双髻于顶,携小竹笥卖药,有疾者手摸之辄愈,人呼为“模先生”。
  尊号道士
  周穆王求神仙,始尊号道士。西王母授帝元始真容,始有道士行礼之文。汉桓帝迎老子像入宫,用郊天乐祀道教,始崇与释并。
  天师
  魏世祖拜寇谦之天师,立道场,受符。周武帝封国公,唐中宗加金紫阶,玄宗赐号先生,宋神宗赐号处士。寇谦之修张鲁法,始为音诵科仪,及号召百神导养丹砂之术。唐高祖始授道官。宋太宗增置道副录都监。宋太祖始令道士不得畜妻孥。
  改称真人
  张道陵子孙,世袭天师,掌道教。至明,太祖曰:“至尊者天,何得有师?”诏改真人。初,道陵学长生于蜀之鹤鸣山。山有石鹤,鸣则有得道者。道陵居此,石鹤乃鸣。
  真武 
  净乐国王太子,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武当山修道。久之,无所得,欲出山。见一老妪操铁杵磨石上,问磨此何为,曰:“为针耳。”曰:“不亦难乎?”妪曰:“功久自成。”真武悟。遂精修四十二年,白日冲举。
  陈抟
  字图南,亳州人。四五岁,遇一青衣媪乳之。自是颖异,书一目十行。邂逅孙君仿,谓武当九室岩可居,遂往,辟谷二十余年。忽夜见金人持剑呼曰:“子道成矣。”后徙华山。宋太宗召见,赐号“希夷先生”。
  周颠仙
  周颠者,举错诡谲,人莫能识。每见明太祖,必曰:“告太平。”上厌之,命覆之瓮,积薪以煅。火息启视,颠正坐宴然。上亲为作《传》。
  张三丰
  又名邋遢张。明太祖求之,不得。人有问仙术者,竟不答;问经书,则津津不绝口。一啖数斗,辟谷数月亦自若。隆冬卧雪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