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蒋琬的气度

 自得方为趣 2012-04-09

蒋琬的气度

 

蒋琬是三国时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担任丞相12年,为蜀汉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不仅满腹经纶,才华出众,政绩突出,而且品行高洁,谦恭和顺,心胸宽广,为人处世豁达大度,颇具有不同寻常的领袖气质。在这方面,历史上就留下了不少佳话。
  蒋琬的气度,表现在容人之短上。部下东曹掾杨戏素性简略,为人坦诚直爽,与人言谈时,从不随声附和。更不肯信口予以褒贬。即使对上司也不愿曲意逢迎。蒋琬与他谈论,他常常默然不予应答。于是,侍卫单镐就乘机中伤杨戏,向蒋琬进言说:您身为大司马,位崇言尊,连后主也要谦让几分,而府中杨戏官不大,架子却不小,竟然连您讲话也爱理不理。对这种傲慢无礼之官,若不治罪,岂不过于宽容?”蒋琬闻听此言,却耐心地解释说:人们的思想不同,正如每个人的面目长相不同一样,当面表示顺从,一味奉承,而背后又说反对的话,这是古人所告诫的。对于杨戏这个人,我是了解他的,他从不违心地恭维别人,我说的话,也不可能句句在理。他要赞许我吧。又不是他的本心;要反对我吧,又宣扬了我的错误,所以他就默默不语了,这正是他的耿直之处。而我正是从他不理我言之中髓察到自己的不足,这有何不好呢?为何要治他的罪呢?”单镐听后感动地说:丞相真是虚怀若谷,雅量过人!”无疑,看人只有看优点看主流,才能容忍对方的缺点和不足。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像蒋琬这样做到容人之短,宽宏大量,后来杨戏碰到姜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多次借着酒劲,对姜维冷嘲热讽,姜维很是生气,于是就找个借口把他贬为平民,直到老死都没让其重回官场。两相比较,姜维难容,蒋琬能忍,由此可见蒋琬的气度和胸襟。
  蒋琬的气度,表现在容人之言上。府中督农官杨敏曾私下说蒋琬作事愦愦(昏乱糊涂),诚非及前人。有人将这话汇报给蒋琬,主管法纪的官员请求对杨敏追究治罪,蒋琬却十分平静地说:我实在不如前人,没有什么罪可以追究他的。并感叹道:普天下人,皆知前丞相诸葛亮神武赫然,威震八方,功盖宏宇,我怎能及他?我本无丞相之能,却任丞相之职,身居如此高位,怎么会没有处事不当之时?而处事不当,那自然就是糊涂了。后来,杨敏因犯罪下狱,众人都以为他必死无疑,谁知蒋琬心无亲疏厚薄,依法秉公处理此案,使他得免重罪,丝毫没有借机报复,并说道:敢于直言参政的人,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其公正无私、宽厚容人的胸怀着实令人钦佩,这与那些只喜欢别人对他溜须拍马大唱赞歌而听不得批评意见的昏庸官僚相比,真是霄壤之别。
  蒋琬的气度,还表现在容人之过上,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杨仪的处罚。杨仪虽有才干。但却是个猖狭自私的小人。诸葛亮死后,他自觉才能超拔,且平定魏延功高盖世,理应继任诸葛亮之职,没料到诸葛亮选定的接班人是蒋琬。于是,杨仪就深恨蒋琬等人,自以为年宦先于蒋琬而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赏,口出怨言,谓费祎曰: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结果,后主大怒,命将杨仪下狱勘问,欲斩之。但宽厚大度的蒋琬不但没有记恨杨仪而乘机落井下石,反过来还替杨仪说情:仪虽有罪,但日前随丞相多立功劳,未可斩也,当废为庶人。
  由以上事例不难看出,蒋琬确实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气度和雅量,能够容物容人,善于化解矛盾,再加上他具有卓越的治国理政之才能,所以在他为相期间,蜀国上下官员同心,社会安定,政通人和。蜀中呈现出一派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的大好气象。
  古往今来,人们都一致视宽宏大度为美德,将军额上跑得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为人处世要有度量。大凡领导者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容人、容言、容事之雅量,显然,在这方面,蒋琬就堪称楷模。他身为封建王朝的官吏,能够做到不泄私愤,不计私仇,不排斥异己,宽以待人,正派为官,时时处处展现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领导风范,其气度与雅量堪称为官者楷模,至今仍值得我们从政者学习和借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