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方式造纸筋 古早造纸术"隐居"小山村

 梦泽赤子 2012-04-10

传统方式造纸筋 古早造纸术"隐居"小山村
 

毛竹条得在石灰水中泡120天

  

泡软的竹条绞成竹丝

  

把竹丝剁碎

 

 用铁叉把泡在水中的碎竹丝捞成片状

 

 放在木板上沥干水

 

 放在阳光下暴晒

 

 晒上3天,纸筋制造完成。

    高大的毛竹是如何变成雪薄的纸筋,用于建筑中?在永春县锦斗镇珍卿村,当地人迄今还保留着传统的造纸方法,让长在深山的毛竹成为纸筋。据说用传统的方式造纸筋,前后要历时半年。

    □早报记者 王小冰

    黄墩良 庄丽祥 文/图

    耗时

    毛竹半年变纸筋

    这种古老的造纸术在珍卿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珍卿村有一个叫格坵仔的小角落,公路两旁散落着四家纸筋生产小作坊。小作坊周围堆放着一堆堆圆溜溜的毛竹竿,连片的纸筋正躺在地上晒太阳。

    徐锡殊,今年67岁,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这里从事纸筋生产。这个朴实的老人,既是个手法娴熟的老工匠,也是这里的一个纸筋生产作坊主。

    他介绍,经过工匠们的巧手打造,从一根根高大挺拔的毛竹,再到一堆堆纤长柔软的竹丝,最后变成一片片雪薄坚韧的纸筋,整个过程长达半年之久。前后需要经过5道工序,而这些工序几乎全靠工匠们手工制作。

    过程

    5道工序不能含糊

    老徐放下手中的活,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纸筋生产的全过程。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毛竹上市的时节,他们从江西上饶、龙岩长汀、宁化等地购买大量的毛竹。

    毛竹买回来后,用柴刀把竹竿劈成条状,分层放到大水槽里,一层竹片一层石灰粉,一直铺到快满为止。然后把水槽注满水,再搬几块大石头压在上面,防止竹片浮出水面。经过60天的浸泡后,把石灰水漏掉,再注入清水继续浸泡60天。

    120天的浸泡后,竹片已经变得疲软,大部分呈细条状。把细竹条捞出来晒干,再泡水一个晚上,次日把水沥干,用电动打碎机打碎。一堆细竹条至少要粉碎6次,才能成丝。

    竹丝较长,还要用柴刀剁短。这些竹丝泡在装满水的槽内,用铁叉捞成片状,放在木板上沥干水。等太阳出来后,把捞干成块的竹丝放在阳光下暴晒。半天给竹丝翻一次身,晒上3天,纸筋就算制造完成了。

    功能

    掺石灰抹墙经久不烂

    这里出产的纸筋主要供应到永春、莆田市涵江区、南安诗山等地方作为建筑粉刷材料。纸筋按比例掺在石灰里,搅拌成纸筋石灰膏,用来粉刷墙壁,防止墙体抹灰层开裂,增加灰浆的连接强度和稠度。

    “识货的人会来买我们生产的这种纸筋回去刷墙。古早的土楼,屋顶都烂掉了,但是用纸筋混合石灰膏刷成的墙灰还是好的。”老徐自信满满地保证说。

    然而,随着土房子越来越少,纸筋的市场也越来越萧条了。老徐说,他的这个小作坊一年能生产纸筋1万公斤左右。前些年行情比较好,一公斤纸筋能卖到7.2元,“这两年不行啦,现在城市建筑粉刷一般不用这种纸筋了,价格也就下降了”。

    记者离开时,突然下起雨。老徐和其他工匠放下手中的活儿,赶忙收拾晒在外面的纸筋。“天公不作美,巴不得天天出大太阳,”老徐叹道,“这行当完全靠太阳吃饭哟。”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