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王家的生活原态:儿子做了皇帝父亲为何惊恐

 木柳书屋 2012-04-10
帝王家的生活原态:儿子做了皇帝父亲为何惊恐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china.com.cn  时间: 2012-04-05 10:11  责任编辑: 侯杰
 

光绪皇帝载湉之父、总理海军事务大臣奕譞(中),天津海光寺行辕。(资料图)

本文摘自《大历史的小切面:中国近代史的另类观察》,周英杰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

文史频道转载本文只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不代表认同其观点和立场

在普通的中国老百姓的意识中,作为“受命于天,代天牧民”的皇帝一家人的生活总是让人羡慕的。因此,但凡中国人,无论是项羽式的“彼可取而代之也”,还是刘邦式的“大丈夫当如是也”,大约没有几个不希望过上帝王家那样的锦衣玉食、威风八面的生活。

当然,臆想毕竟只是臆想而已。历史上真实的帝王家的生活,非但不像普通人所想象的那样美轮美奂,而且正和普通人的想象完全不同。对此,《红楼梦》中的虚拟人物贾元春曾经说,帝王家的深宫大院根本“不是人的去处”;而上吊前的明朝崇祯皇帝,在亲手砍杀自己的子女时,也曾发出过“若何为生我家”的哀叹。这一虚构、一真实的两个生活在帝王家的人物的感慨,可能才最为接近帝王家的那种真实生活状态。

而如果我们还要从历史上寻找出一些实例,来揭示帝王家的生活原态的话,那么,晚清时期贵为光绪皇帝老爸的醇亲王奕譞的经历,也许更有一定的典型性。

平地一声霹雳,儿子做了皇帝

醇亲王奕譞出生于1840年,卒于1891。他是道光帝旻宁的第七子,是那个同治、光绪年间以办理洋务而著名的恭亲王奕訢的弟弟。从某种程度上说,整个同治、光绪两朝的政治,就是兄弟二人秉承慈禧太后的懿旨而主导运作的政治。费行简的《近代名人小传》曾将奕訢和奕譞两人做过一番简单的比较,谓“奕譞仪表俊伟,工骑射,负气敢任事,聪颖弗逮其兄(奕)訢,而劲爽过之”。

实际上,早在咸丰皇帝热河驾崩之后,奕譞和他的哥哥奕訢就一同参与了由慈禧一手策划的“辛酉政变”,亲自奔赴滦阳拿获了“顾命八大臣”之一的端华,为慈禧后来的“垂帘听政”扫平了障碍。

奕譞的皇室宗亲的身份,再加上辛酉政变中的表现,已经令慈禧不能不重用他。但他和慈禧还有着更深一层的微妙关系,这就是:奕譞不但是慈禧的小叔子,而且还是慈禧的妹夫。奕譞的大福晋叶赫那拉氏,正是慈禧的亲妹妹!

所以,在掌握了朝廷的实权之后,慈禧太后有一段时间非常器重和依仗奕譞,奕譞在这段时期的晚清政坛上也算是顺风顺水。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为醇亲王。慈禧还令其掌管京师的旗营和绿营,等于是将天子脚下的安危重任赋予了她的这位妹夫。

然而,所谓“伴君如伴虎”。奕譞和慈禧的这段互相信任、依仗的日子,很快就因为慈禧之子同治皇帝青年时期的神秘去世,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对于同治皇帝突然驾崩的原因,晚清时期的诸多野史多有记载。其中不乏绘声绘色地细致描述,谓同治皇帝是因为私自冶游患上了“淫疮”而致死。当时,还没有艾滋病这个名目,最厉害的性病也不过就是梅毒而已。即使得了性病,又如何能够致命呢?看来,同治皇帝之死的真相究竟如何,恐怕依然是未解之谜。

不过,皇帝以19周岁的盛年去世,的确让已经掌握了朝廷实权的野心家慈禧在经受丧子之痛的同时,遭遇了一个让谁来继承皇位的政治难题。

同治皇帝在世的一个时期内,因为皇帝尚在幼年时期,作为皇太后的慈禧,可以名正言顺地以“垂帘听政”的名义,代替儿子处理政务。但在同治皇帝死后,如果从大行皇帝的下一辈宗室子弟“溥”字辈中选择一人,作为没有后代的同治皇帝的子嗣,并令其承继大统的话,那么,慈禧就会成为“太皇太后”,地位虽然尊贵,但再想干预政事,则显然不合祖制。而这样的一个局面当然是野心勃勃正在盛年的慈禧所不愿意见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