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果壳网”,就不得不提到近年来在国内大名鼎鼎的民间科普组织——科学松鼠会。这两者的创始人,都是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的博士姬十三。正是他,将一批拥有理工科较高学历背景的青年人汇集在一起,用轻松活泼的文笔在网络上撰写科普文章,帮助普通人打开了科学那原本坚硬的外壳,领略到科学的美妙。2008年,“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甚至与“中国首次太空行走”共同入选当年“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2010年11月,姬十三又成立了定位为“泛科技”主题的果壳网。哈姆雷特曾言“即便我身处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霍金以此为题著书《果壳中的宇宙》,暗示自己身处轮椅之上的那些时光。姬十三正是在一次洗澡中想到了这个典故,便决定用果壳来命名这个网站。 以“科技有意思”为题的果壳网,不仅聚集着科学松鼠会的成员们,还有更广泛的科学爱好者加入,他们尝试对身边的生活进行有意思的科技解读,致力于让科学流行起来。更重要的是,科学松鼠会更像“科学文青”们自己的俱乐部,而果壳网则是一个具有媒体性质的社交网站,拥有更为广泛的读者基础。 姬十三说:“我一直觉得,科学如果总是让公众敬而远之还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不能好听、好看、好玩,像电影、音乐那样流行?真希望走在路上,身边的人突然对我说,‘我认识这颗星星、这个星座’,就像说起一个音乐家、一个电影明星那样自然。我相信科学家一样可以在绚烂的灯光下享受粉丝们的尖叫。” 今天的果壳网有十几个主题站,拥有了至少30万粉丝,其中,“谣言粉碎机”无疑是受众最为广泛的一个。每当出现了食品安全、健康知识等方面的流言时,网友们总能在这里迅速寻找到理性、客观、易懂的辟谣文章。 其实,在科学界,“谣言粉碎机”团队的这群“科学文青”还只是小字辈,但每当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等事件时,他们总是第一时间被网友呼唤“辟谣”,在网络上的公信力甚至超过国内的某些权威机构。 新的谣言层出不穷,旧的谣言也会卷土重来。面对这样的现实,果壳网主编徐来称:“我们不厌其烦地辟谣,最终想达到的只有一个愿景——为不了解探索过程的读者提供一种线索,使之逐渐熟悉自行探索的工具和方法,最终实现‘人人有台谣言粉碎机’。道路看起来很漫长,但幸好它就在脚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