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嘉莹:《迦陵诗词稿》中的荷花

 河湖闲人 2012-04-10


注:此文系20081212日叶嘉莹先生在南开中学图书馆做的学术讲座《〈迦陵诗词稿〉中的荷花》录音稿的整理版,出于敬仰而整理此稿,未经叶先生本人审定。

你们的程滨老师约我今天和同学们讲讲我自己的诗词稿(注:整理时参考《迦陵诗词稿》中华书局2007年版)里面的关于荷花、关于莲花的一些作品。

我到这里有旧梦重温的感觉,一个是因为几年前程老师曾经约我来在你们学校做过一次讲演,但是我所说的旧梦还不是近年的旧梦,我说的是多年前的旧梦。

1945年大学毕业,就是教中学,我看到中学的同学,其实感到特别亲切;而且我1945年教过的学生,现在还跟我保持着联系。我是今年实岁84,虚岁85,我大学毕业差不多20岁,我教的中学的学生十几岁,所以他们比我只小几岁。我的那时的学生,他现在每个月给我打一次电话。去年,曾经请他的爱人、他的儿子、他的孙子,陪他过来看望过我一次。他说现在因为他身体不好,不能再出来到远的地方去,所以就没有(再)见到。但是我一直怀念,大学刚毕业教过的中学的同学,我们有很亲切的感情。我觉得中学的同学,正是你们一个可以塑造的、把你们的心灵、头脑敞开,接受一切的学问和知识的时候,是非常宝贵的。我常常对我大学里的研究生说,到你们现在的年龄,再去学习诗词、去背诵,已经太晚了,所以你们中学的同学应该早一点开始。

而我今天以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的身份)来讲我当年的诗词。我给你们发的这个讲义,第一首词是1940年夏天写的,其实我想应该比这个更还早一点,因为我是很早就开始写诗了,所以这不过是我十几岁时的作品,可能跟你们的年龄差不多。我现在来讲,其实我在去年,在台湾,因为我过去也在台湾教过书,他们也请我回去讲我自己的诗词,我当时讲演的题目是《镜中人影》,是镜子里面的一个人的影子。因为我觉得自己站在讲台上,讲自己的作品,其实我认为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按照西方的诠释学的理论来说,而且西方还有作者死去的这种说法,当你一个作品写出来,作品本身是独立存在的,它里面的生命、它所传达的信息,都是从它的语言文字里面传达出来的。我们中国常常说,说作者怎么样,作品就怎么样。而我们所推寻的中国的讲诗常常讲这是作者原来的、他的本意是什么,用英文说,他的meaning,他本来的、原来的意思是什么。西方说,你要指定他这样的一个意思,就把他限制了,读者是可以从他的文本、从他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一种符号,就是一种符码,可以从里面有一种丰富的联想、感受,所以我今天做的是一件很笨的事情,自己要讲自己的作品。

第一首要讲的就是我小的时候、十几岁写的一首《咏莲》的小诗、《咏莲》的绝句。

我现在先要说,为什么在我的诗词稿里面,能够挑出这么多咏莲花还有荷花的诗词。如果人世间真的有因缘的话,因缘并不是迷信,只是你一种机会、一种巧合。这个机会和巧合在哪里呢?那是八十四年前的夏天,我出生在阴历的六月。阴历的六月,按照中国的习惯,它把十二个月中的每个月都分配了一朵花,阴历夏天的六月这个月份是荷花的月份,我们家里因为我出生的时候是荷花的月份、是荷花的生日,所以我的小名就叫做小荷,就是荷花的。那么荷花,也就是莲花,它的别名也叫做莲花,所以我就对凡是与荷花、莲花有关系的事物,都表示关心、感兴趣。而且我小的时候出生在北京,北京的我们家的院子里,我们家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旧家庭,我祖父在世的时候,院子里有一个大的荷花缸,养的荷花。后来我祖父去世以后,那个大缸还在那里,已经不再养荷花了,只是养些金鱼什么的。可是北京,不管是北海还是什刹海、后海,到处都是荷塘,每当夏天的时候,我母亲就会带着我和我弟弟到北海去或者到什刹海去,就会看到很多很多的荷花,所以我对荷花在现实上就有一种很亲切的感受。同时呢,我又读古人的作品,我是喜欢古典文学的,从小就背诵很多古代的那些诗文,大家都知道宋朝的一个理学家周敦颐写过一篇文章叫《爱莲说》,他喜欢莲花。那么为什么莲花又叫荷花?等我讲到我的另外一首《木兰花令》的时候再详细地解释,你们现在愿意看的话,我不妨带你们先看一看,在你们讲义的第二页,《木兰花慢?咏荷》,1983年写的,这是我后来的作品了,但是为了讲这个荷花,也叫莲花,我们先来看《木兰花慢》这首词前面的序言:

《尔雅》曰:荷,芙蕖;其花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

《尔雅》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字书,它解释很多的名物,它解释了很多草木的名字。《尔雅》里面讲这个荷花,《释荷》就是解释荷花。它说,也叫芙蕖其花茄,它的花叫做其叶蕸,这个字念x ià ,荷花的花叫茄,叶叫蕸;其本是什么呢,还不是它的根,等一下还要说到它的根,是荷花刚刚长出来的、从藕节上生出来的一个小小的萌芽,它长出水面,成为荷的梗,上面有荷花,然后结成莲藕。其實蓮,它的果实就是莲蓬,它的根就是我们所吃的藕。其中的,荷花的中间是他的的中,你把荷花结的莲子剥开,里边还有一个绿的荷花的心,那个的中。你就发现,这个荷花,它的整个的植物的每一个部分都有名字,很少有一种花每一部分都有名字。我们说梅花就是花叫做梅花,像今天有同学送给我一捧花,这叫什么香水百合,这个花就是香水百合,没有说它的叶子叫什么,它的根叫什么,它的果实叫什么,没有这么复杂。而只有荷花,你看它的花叫什么,叶叫什么,它刚发的小芽叫什么,它结的果实叫什么,它的根叫什么,它中间的种子叫什么,种子里面的莲心叫什么……而把这个花介绍得这么仔细,每一部分都有名字,那是为什么缘故呢?我说盖荷之为物,因为荷这种花,其花既可赏,它的花是可以欣赏的,它的根实茎叶皆有可用,就是它的整个的这个植物的每一个部分都是有用处的,或者可以观赏,或者可以食用,可以治病,当作医药,所以它全身几乎每一个部分都是有用处的。百花中殊罕其匹,在所有的花草之中,很少有一种植物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名字,为什么?因为那些个花朵没有这么多的用处,不像荷花每一个部分都有用处,百花中殊罕其匹,没有能够和它相比的。,就是我自己,生于荷月,刚才我说过我是夏天六月出生的,中国把这个月算是荷花的月份,所以双亲每呼之为’”,所以我有大名有小名,大名叫嘉莹,小名就叫荷,我父母就叫我小荷,所以就是我的乳名,乳名就是小孩子的小名。稍长,就是刚才我说的,我读古代的诗文,读李义山诗,就是李商隐的诗,每诵其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这是李商隐的一首诗,他本来的诗题是《暮秋独游曲江》(注: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曲江是长安城外一条水的名字,叫曲江。他在晚秋的时候,一个人到曲江去游玩,曲江里面也有荷花,也有荷叶,他就写了一首诗。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他说这个荷花,从荷叶生的时候,花是一种生命,你有了生命,试想花就会经历它一生的生命,人有悲欢离合,花也有它的生老衰落。而且你看李后主写的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花也有花的悲哀,花也有花的遭遇,它要忍受寒风冷雨等一切的变化。所以李商隐说了,荷叶生的时候,从它有生命的开始,它一生的悲欢哀乐、整个的一切的遭遇,就都伴随着他的生命而到来了。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你说荷叶干了,是不是它的恨就没有了?李义山说不是,正是秋天当荷叶干的时候,它一生的经历,他整个一生的痛苦的经历,荷叶枯时秋恨成,人生总会有忧患的,人生总会遭遇很多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那么我小名叫荷,所以我就想到,我们的一生总是要遭遇一些不幸的,何况我们在刚才还讲到我的经历、我小的时候,你们现在听起来真是古人、真是历史,我们刚才在那边跟我的前南开的一些同学讲起来,有人给我介绍到香港去讲课,说这是叶嘉莹先生,哎呀,他们说,我们以为是古人。你们看我这八十多岁的人,那经过的都是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当我赶刚上初中二年级,就遭遇到?七事变,而我的父亲本来是在国民政府工作的,所以就跟我们沦陷的——当时就叫北平隔绝了,八年的抗战,不通音信,而我母亲在战争最艰苦的阶段——抗战第四年,正是艰难困苦的时候,我母亲也去世了。我是最大的姐姐,我带着两个弟弟生活在沦陷区,经历过你们很难想象的,无论是精神上、感情上还是物质上的生活。我们可以好几顿吃不到一次白米饭,吃不上一张白面饼,我们吃的还不是窝头,不是这么美好的东西,我们吃的是你们不能想象的混合面,就是老舍《四世同堂》所说的他的曾孙女不肯吃后来饿死的那个食物。所以我在想,人的生命真是不幸的,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我就想到人生有这么多痛苦不幸。可是李商隐还写过一首诗(刚才那首诗的题目叫《暮秋独游曲江》)叫《送臻师》,是一个和尚,我们常常说法师,所以他说《送臻师》。《送臻师》这首诗本来前面还有两句,我是断章取义,取了他后边两句,他前面写的是苦海迷途去未因,人生到此几微尘。后面是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现佛身。这是我引的这两句。他说我们人来到世界上(这当然是李商隐的诗),佛教说人生是苦海,像刚才我所说的,一切的战争、灾难,天灾人祸,所以苦海迷途,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我们为什么遭遇到这样的不幸?那汶川的大地震,他们问谁去?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灾难?我们都是在苦海之中,我那时遭遇到被日本占领的沦陷,弄得我父亲远离到后方,我母亲去世了,过着这样的生活,所以苦海迷途。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过着这样的生活?去未是佛家讲的,人可以转世,所以有过去有未来,你过去的一世是怎么样的,现在的的一世是怎么样的,你未来的的一世又是怎么样的?但是在这样一种因缘,一直只是佛教在说,宗教上这样说,我们现实的科学谁能够证明你过去有什么样的因缘,你未来又种下什么样的根果,你不知道。所以苦海迷途,你已经失迷了,对于过去未来的因果你根本不知道,人生到此几微尘,我们自有人类以来,落到现在的这个世界,人类岂不应该越来越好吗?科学越进步,我们应该生活得越快乐越美好,可是为什么还有这样的灾难?我们人生到此,经过了几次的微尘,微尘是佛教说我们的世界在整个宇宙之间就是一粒尘土一样的微尘的世界,我现在说的都是李商隐的诗。我小时候读李商隐的诗,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现佛身,我们既然是在痛苦之中,而佛是拯救世人脱离苦海的,何当就是什么是时候我们在大千世界能够涌现百亿的莲花,而每一个莲花上都呈现出一尊佛像?这个莲花就有一种巧合,这不是我的选择,我生在夏天荷花的月份,我的小名就叫做荷,荷就是莲,我就注意到与荷花、莲花有关系的事物,那我就注意到李商隐的诗,我也从李商隐的诗注意到佛教。佛教如果你现在到庙里去看,那佛像下面坐的都是莲花座,而且说释迦牟尼生下来走在地上,一步一步都生出莲花,莲花代表的是什么?是出淤泥而不染,它第一个品格是出泥不染,它是从淤泥之中长出来的,但是不管是荷花还是荷叶,它不染任何的泥尘。前几天我偶然看到报纸,说为什么荷花不容易沾染尘土,为什么莲叶荷叶也不容易沾染尘土,为什么?据现在的最新的科学的解释,是因为荷花跟荷叶的表面上有一层现在所谓的纳米”——“纳米是什么,其实我也不大清楚——所以就是有了这一层纳米,尘土就不会沾上,所以它是出泥不染,这是它的第一个品行。而且还说荷花是开展的,把荷花展开中间的那个莲子——莲蓬结成的种子、果子。佛教有一本经书(我等一下也会讲到),叫《妙法莲华经》,简称《法华经》,等一下我也会讲到这一首诗。我年轻的时候我也曾听一个和尚讲过《妙法莲华经》,我先声明,我并不是佛教徒,虽然我讲了一些佛教经典的故事,我是很好奇,各种宗教的书我都看一看,我们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们难道浑浑噩噩地生活一世?我们只是吃饭穿衣,跟禽兽一样的生活吗?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注:《孟子》),那差别在哪里?其实我很喜欢看一些哲学和宗教上的书,那佛经上说为什么是莲华的经呢?它说,我们的人生如同花开了,花打开的时候,那莲花的展开,莲蓬就在中间出现了,你看荷花中间的莲心(我们在座有一位画家,专门喜欢画荷花,画得非常好的),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莲代表人的一种觉悟,你在这个世界上你的人生的意义、价值和目的是什么?你花开的时候,觉悟的种子就在那里了,可是当时你被这个大千的繁华世界耳迷乎五音,目迷乎五色,世界对你的诱惑这么多,你盲目地也追求了很多东西,等这些繁华的追求都落尽了,你最后才明白,智慧的种子是什么,所以李商隐说何当百亿莲花上,一一莲花现佛身,现出来一尊佛像,每一朵莲花上有一尊佛像,而佛是给人智慧的,佛是可以救人脱离苦海的。我小的时候因为我的名字叫荷,我就注意到荷的品质、荷的特色,我就注意到诗文里边写到荷花的句子,辄为之低回不已低回就是我被它感动,在心里面反复地思量,所以我就说曾赋,因为我读这些诗文我就受到感动,我就写了五言的绝句——《咏荷》的小诗一首,这就是我刚才要讲还没有讲,我就带你们看了这个序言。因为你要看这个序言才知道我为什么当时写了这一首小诗。

                                                             咏莲

一九四年夏

植本无蓬瀛,淤泥不染清。

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

 “植本无蓬瀛,淤泥不染清。本来我们刚才是讲了李商隐的诗,讲了很多关于莲花、荷花的故事,其实最有名的一篇文章是宋朝的理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他说在这个世界上,水里面生长的跟陆地上生长的——水陆之花美丽的让我们喜欢的太多了,但是每个人的爱好不一样,他说晋朝的陶渊明就喜欢菊花,唐朝的人特别喜欢牡丹花,周敦颐说自己喜欢莲花,然后他就说我为什么喜欢莲花呢?就因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它虽然是从很脏的淤泥里边长出来,但它没有染上一丝的泥尘,出淤泥而不染,擢清涟而不妖,它生在水中,但是它与那些随水漂浮的水藻之类是迥然不同的,它是直直地挺立在那里,不随着流水而飘荡转移。所以他说它是香远益清,荷花的香气,不像你们刚才这里两位班代表送给我的香水百合,香水的百合(香味(非常浓烈,香气刺鼻;荷花呢,它是远远的,一阵风过,飘来一阵轻微的荷香,香远益清不是在你面前这么强烈的刺激。亭亭静植,它是直立的因为它跟西方那种睡莲——叶子、花都爬在水上完全不一样,它是很挺拔的,所以我就说植本无蓬瀛,淤泥不染清,这是我说莲花、荷花本来的品质就是如此,那么佛经上说荷花上面都是有佛的、菩萨的像,佛、菩萨、如来是要渡脱我们众人脱离苦海的。因为我并不相信佛教——(佛教说)佛可以渡脱我们脱离苦海——我说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因为我小时候经过沦陷的(遭遇),还有我父亲我母亲生离死别,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这是我之所以写第一首诗的缘故。

第二首诗是《拟采莲曲》

中国古代学作诗的时候常常有拟作就模拟、模仿,你刚刚开始作诗,就给你一些古人的诗作为例证,模仿它写一首诗,所以有古诗(像古诗十九首的诗),有拟古诗——模仿着古诗来写那些诗。乐府诗是可以配音乐来唱的一种诗,里面有一首曲子叫《采莲曲》,其实《采莲曲》有的时候是出于民间的,就是说江南多水,江南有很多溪水啦、湖泊啦,里边种植着莲花。我们中国前些年还说洪湖水……有水的水乡就有鱼、就有荷花。荷花是他们的一项产业,他们可以生产荷花、荷叶、莲子、藕,什么都可以用,都可以卖钱的,所以到处都种植着这些东西。不管是采莲蓬,采莲叶,还是采莲花,甚至于是它根的藕都可以卖钱,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江南的女子唱一些个采莲的曲子。而女孩子呢,采莲的时候青春是美好的,所以也有一种对爱情的向往,所以那些古人的《采莲曲》里就常常写个女孩子这种感情的诗歌,而且中国在乐府里边常常有同音字可以谐音,读音一样,而这个也有的意思。

我那个时候正是少女的时代,所以我拟《采莲曲》,所以里边也模仿乐府诗,有一种爱情的意味。

拟采莲曲

一九四三年夏

采莲复采莲,莲叶何田田。

鼓棹入湖去,微吟自叩舷。

湖云自舒卷,湖水自沦涟。

相望不相即,相思云汉间。

采莲复采莲,莲花何旖旎。

艳质易飘零,常恐秋风起。

采莲复采莲,莲实盈筐筥。

采之欲遗谁,所思云鹤侣。

妾貌如莲花,妾心如莲子。

持赠结郎心,莫教随逝水。

 

想象江南的女海子去采莲,采莲复采莲,莲叶何田田田田是荷叶茂盛的样子,乐府诗里就是这么说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我用的是古乐府诗里的《江南曲》(注:全诗如下: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之东,鱼戏莲之西,鱼戏莲之南,鱼戏莲之北。)里的句子,很茂盛的一片。鼓棹入湖去就是划船的桨,是滑动的桨声,鼓棹就是响的那个船桨的声音。我就进入那个湖水之中,微吟自叩舷是船梆,可以是吟诗,可以长歌,你可以就是唱着采莲的《江南曲》。那么这些女孩子看见什么呢?湖云自舒卷,天上的云彩一些是卷开的,一些是散去的。你低头看看,湖水自沦涟,那湖水一带一带地,波光荡漾,沦涟是水的波纹荡漾的样子。相望不相即,相思云汉间。我后来还写过一首诗,因为里面没有荷花,(讲义)就没有录下来,我写的那首诗叫做《水云谣》。好像我们进来拍了一个电影叫《云水谣》,但是我那比他早得多,我是六十年代作的,它这现在是2000年以后的才有的。《水云谣》是说云就是水,水就是云,水汽上升就变成云,云下雨降下来就变成水,云水本来是一家,天上的是白云爱带,底上是水光波光连绵,所以我说湖云在天上一下打开、一下变化,所以云彩的形状千变万化。湖水自沦涟,那水荡漾得波光闪烁。相望不相即,云水本来应该是一家,可是现在云在天上,水在地下,相望,可以看见,但是不相即是凑在一起,他们两个不能合在一起。我们有一个追求,有一个向往,还不一定确指是某一个人的爱情的对象。总而言之,我们追求向往一个目的、一件事物,就是相思云汉间

这是前面的两节,每节四句,合在一起就是写采莲的,先从莲叶说起的。

下边采莲复采莲,莲花何旖旎。艳质易飘零,常恐秋风起。所以就从莲叶说到莲花了。刚才的重点写叶子,现在就写到莲花了。旖旎是美丽的、娇美的样子,这莲花、荷是多么的娇美,采莲复采莲,莲花何旖旎。可是这么美的莲花,艳质”——它美丽的生命,很容易就飘零了。所以我后来还写一些个诗词,南开有个荷花的池塘,叫马蹄湖,

我是喜欢荷花的,可是每年9月我来的时候,荷花就已经凋零了,一进秋分,那荷花瓣就零落了,所以艳质易飘零,常恐秋风起,他们美好的生命如此的短暂。再下边一节,采莲复采莲,莲实盈筐筥。采之欲遗谁,所思云鹤侣。”“遗留在这里念wèi赠送的意思,当作赠送讲的时候念wèi。我们采了有莲叶、莲花还有莲子,莲实盈筐筥,我们把莲采到竹筐里面,一筐一筐的莲子。采之欲遗谁,你采下来的莲子究竟要送给谁呢?所思云鹤侣,我所怀念的,是在白云之间的,是像一只白鹤可以冲上天空的,是那样的高远的一个伴侣,也可以说是跟前面的相思云汉间是呼应的,我所追求和向往的,是在高空之上的。最后是一个结尾,妾貌如莲花,妾心如莲子。持赠结郎心,莫教随逝水。女孩子年轻的时候美丽得像莲花一样,心像莲子一样,莲子的中心有痛苦的感觉。持赠结郎心,我把这些个都采下来,都送给一个人,希望我们有生命上共同的结合,莫教随逝水,你不要把这样的美好的莲花、这样美好的莲子随便就抛弃到水中。

这是我小的时候模拟乐府诗的《采莲曲》所写的一首乐府的小诗。

刚才我讲到我曾经去听过在北京的一个庙里讲的《妙法莲华经》,我家里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我只是因为自己的名字叫荷,荷花就是莲花,我在大学读书时有一天(是四十年代),我看到报纸上有一个消息,说有一个佛教的法师在北京的广济寺——1943年的秋天听法——那个法师讲的是《妙法莲华经》。我就想我既然名字叫荷,就是莲花,那么佛教上它是怎么说的呢,所以我就想我要去听一听佛教学这个高僧、这个法师他是怎么讲的呢?法师讲的是什么?就是我们刚才写的这两句,他的说法很长,但是我一直记了这么多年我还会背下来的是:花开莲现,花落莲成。佛说每一个人都有成佛的种子,每一个人都有你的智慧,你要以你的智慧去追求,你就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有一个真正的觉悟,这个觉悟是你生来就有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你说那个马牛鸡犬它们一样地吃东西,一样有生命,一样的有生老病死,它跟我们人类的区别何在?我们是有思想的,我们是有灵性的,这就是人类跟动物最大的差别,而你要知道你身为人类有这种灵性和思想,是何等可宝贵的一件事!你不应该用你的灵性和思想对人生有一个彻底的觉悟和认识吗?这时这个老和尚就说了,花开,当你有生命的时候,莲现,你那个智慧的种子就出现了,就在你心中,但是你那会儿没有觉悟。是花落莲成,要把那些世俗的那些虚妄的、外表的东西都丢掉以后,然后你那个智慧的种子才能够完成,所以听那个老和尚的说法主要是这个意思。

鹧鸪天

一九四三年秋,广济寺听法后作

一瓣心香万卷经。茫茫尘梦几时醒。前因未了非求福,风絮飘残总化萍。

时序晚,露华凝。秋莲摇落果何成。人间是事堪惆怅,檐外风摇塔上铃。

一瓣心香万卷经,就算你有心来追求,你来追求人的一个智慧的觉悟,一瓣心香,你的内心好像是点燃了一炷香似的,表示你追求的热烈与诚恳,而你要想觉悟,你要读万卷的经书,一瓣心香万卷经。可是你觉悟了,茫茫尘梦几时醒,什么时候才能真的觉悟?我说我自己前因未了非求福,我今天虽然来听佛法,但是我对于人的过去和未来真的没有觉悟,我前因都不知道,当然也不知道我的后果,所以我今天来听法,我并不是为了追求我的幸福而来的,你要知道宗教是要给你一种觉悟,不是你烧了香拜了菩萨就能得到什么名利禄位的世俗的幸福,前因未了非求福风絮飘残总化萍,而人的一生总是会过去的,就像柳絮总是会飘飞的,苏东坡说柳絮飘到水里面就变成浮萍了,就代表生命的结束。时序晚,露华凝,我听法的时候是1943年的秋天,已经到了秋天了,莲叶上的都是一粒一粒的露水,已经到了白露(虽然没有霜降),所以是时序晚,露华凝秋莲摇落果何成,佛法的讲道的人说花开莲现,花落莲成,我说我果然有一天能够有花落莲成的这样的结果吗?秋莲摇落果何成。”“人间是事堪惆怅,檐外风摇塔上铃。而我经历的是战乱,是沦陷,是我父母的生离死别,是我们困苦的沦陷区的生活,人间是事堪惆怅,你只听到佛殿外塔上的铃铛响,那个铃是不是呼唤我们有一种觉悟?那我是不知道的。这是我小的时候对于荷花的感受,读古人写荷花的诗词的一些联想。

然后我就到了台湾,我是1948年春天结的婚,1949年夏天生下我第一个女儿,1949年的圣诞节,1225号,我的女儿不过四个月,我先生就因为思想问题,台湾叫做白色恐怖,被捉去关起来的。我当时在一个中学教书,所以我看到中学的同学非常亲切,我在北京教过中学,在台湾也教过中学。我在一个中学教书,我先生是在12月圣诞节被抓走的,到了第二年的夏天,我的女儿还没有满周岁,我们刚刚考完中学的学期考试,然后又来了一批人,就把我们的校长、六个老师、连我女儿(一起抓起来)。因为我的女儿不吃牛奶、也不吃奶粉,她是吃母亲的奶,所以我就带着我吃奶的不满周岁的女儿同样被关进去,所以我是经过非常困苦的生活,我们从大陆到台湾,有工作有宿舍,有工作有薪水我们就可以维持生活,我先生被关了,他的宿舍没有了,他的薪水没有了,我又被关了,我的工作也没有了,我的宿舍也没有了,事实上因为我这个人完全不懂政治,完全没有政治的思想,而我又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吃奶的女孩子,很快就把我放出来了,可是放出来了也无家可归,天地虽大,却没有栖身之所,真的,没有一间房子,没有一个床铺。我只好投奔了一个亲戚,亲戚家也生活得很紧,同样的没有床铺,我就要等亲戚的人都睡了,就在走廊上铺一个毯子,带着我吃奶的女儿睡在走廊上,我是经过非常艰苦的生活,是你们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我那时不过是24岁而已。

那我就写了这首《南溟》,这是1964年。我遭遇到这个不幸被关起来,我说我是48年结的婚,49年我生下这个女儿,我先生被关了,50年我带着吃奶的女儿被关了,这已经是1964了,可是我经过了很多艰苦患难的生活,所以我就写了这么一首诗,叫做《南溟》。南溟是一个遐想,是一个想象,是《庄子》里面的一个寓言。《庄子》说北海里面有一条大鱼叫做鲲,这个鲲就变成一个大鸟,这个鸟的名字叫做鹏,从北海飞到南海(到南溟)去,它的翅膀展开像天上的一片长云,带着九万里的高风就飞到南溟去了。

南溟

1964年台北作

白云家在南溟水,水逝云飞负此心。

攀藕人归莲已落,载歌船去梦无寻。

难回银汉垂天远,空泣鲛珠向海沉。

香篆能消烛易尽,残灰冷泪怨何深。

我说我本来想要飞起来的,白云家在南溟水,我说我像天上的一朵云,我的家在南溟的水上,你不是知道我还写过《水云谣》吗,我总是把水跟云联系在一起,我说湖云自舒卷,湖水自沦涟,水升上去就变成云,云降下就变成水。我说我就是白云,我的家就住在南溟的水上,白云家在南溟水水逝云飞负此心,水也流走,云也飞去,我本来的追求、我年轻时的理想、我的愿望、我的志愿,一切都落空了,水逝云飞负此心攀藕人归莲已落,我们说采莲要采这个莲蓬,也要采这个莲藕吗,攀藕就是从你里面拔出这个莲藕,攀藕的人已经走了,没有人采这个藕,莲花也已经落了。载歌船去梦无寻,年少时候说的,湖云自舒卷,湖水自沦涟鼓棹入湖去,微吟自叩舷,我那会儿采莲,我满怀着梦想,现在采莲的人没有了,莲跟藕都没有了,那谁再敲着船舷来唱歌?那个船也没有了,所以攀藕人归莲已落,载歌船去梦无寻。一切的苦难,一切消逝的生命,难回银汉垂天远,过去的生命像水一样消逝,像天上的那条银河,你能把银河往回拉下来吗?不可能,怎么可能呢。那银河横亘,你如果在旷野看到银河从天到地,横在天空中。难回,你无法挽回,难回银汉垂天远。我是空泣鲛珠向海沉,你的悲哀、你的痛苦、你所遭遇的不幸,鲛珠,有一个神话的传说,在海里有一种人叫鲛人,它哭泣的时候它的眼泪就变成一粒一粒的珍珠,眼泪是悲哀的,珍珠是美丽的,什么样的悲哀能够化成美丽的珍珠?所以我是空泣鲛珠,没有人重视这个鲛珠,你白白地哭泣,白白地把你的一切美好的感情、美好的理想在哭泣之中变成珠泪,也是沉在海中,没有人认识,所以空泣鲛珠向海沉香篆能消烛易尽,你点了一柱篆香,香就像我们点的蚊香一样,盘成一个圆圈,可以用古体的篆字盘成各种美丽的形状,香当然是芬芳的、是美好的,篆是这样的精微的、曲折的,如果说我们的感情、我们的理想像篆一样曲折的、像香一样的芬芳,它也是会烧尽的,香篆能消。如果我们的心香像蜡烛一样点燃,蜡烛也会烧完。我年轻时追求的那些个理想现在都消失了,香篆能消烛易尽,剩下的是什么?剩下的是烧剩下的香灰,剩下来的是蜡烛滴下来的冷却的烛泪,残灰冷泪怨何深。这是我那一个阶段的作品,在台湾我遭遇了很多苦难与不幸时候的作品。

后来呢,有一个是《梦中得句》(注:《梦中得句杂用义山诗足成绝句》),《梦中得句》我们就跳过去不讲了。

下面我们就来看刚才看的那首《木兰花慢》,《木兰花慢》的序文刚才已经念了一大半了,我们接下来把序文念了就来讲这首词。我说,刚才我们念到,说我曾经做了五言绝句的咏荷的小诗一首。植本无蓬瀛,淤泥不染清。如来原是幻,何以渡苍生。这是我当年、我年轻的时候对于荷花的理想、对于它的感情。其后就是若干年之后,几经忧患刚才我说了我经历了多少忧患,我曾经带着我吃奶的孩子被关在监狱里面,我曾经无家可归,我曾经无以为生,几经忧患,辗转飘零,你们不知道我的生活,我今天也没有时间给你们详细讲我的生平,总之我辗转飘零,最后羁居加拿大之温哥华城,最后我像一个尘埃,被风吹,最后我这个尘土落定就落在加拿大的温哥华。这中间当然有许多曲折的经历,我们接下来就不讲了。此城地近太平洋之暖流,温哥华在加拿大,北美洲的西海岸,西海岸这里有一股暖流,所以温哥华有一个好处,就是夏天不大热、冬天不大冷,以大自然的环境来说,是一个很适宜人居住的地方,所以气候宜人,百花繁茂,这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死机繁花似锦,各种花草都长得非常好,气候宜人,百花繁茂。可是我就很遗憾,而独鲜植荷者,你看每一户人家养了各种美丽的花草。连公园都算上,怎么没有一个荷塘呢?怎么没有人种荷花呢?荷花是这么美丽的花,有这样的品质,有这么广泛的用途,为什么这个美丽的温哥华城,有这么好的气候,居然就没有种荷花呢?所以我说此城地近太平洋之暖流,气候宜人,百花繁茂,而独鲜(这个字年xiǎn)植荷者,我说这是因为盖彼邦人士,外国的这些加拿大的人士,既未解其花之可赏亦未识其根实之可食也,他们不懂得欣赏这个荷花,他们欣赏西方大朵的玫瑰花,你们知道西方送人都送玫瑰花,他们喜欢那样的话,他们不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而且外国人他们不懂得吃藕,外国的菜里面没有藕,菜市场里面也不卖藕,他不知道这个莲花各个部分都是可以用的,所以他不知道根实之可食年来,那已经是多少年了,我这是说1983年了,我是1974年开始探亲,1979年第一次到天津南开大学来教书,所以我说年来,就是这些年来,我常常屡以暑假归国讲学,我常常在春夏之交就回来讲学,每睹新荷,辄思往事,每当我看到荷花开,那时我有时一年都在南开,看到荷叶的出水、看到荷花的含苞、看到荷花的开放,我就想到我过去的往事。而双亲弃养已久,而我父亲母亲都早已去世了,小的时候管我叫小荷的人都没有了,如果我不告诉你我小名叫荷,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小名叫荷的,也没有人再叫我荷了,我的父母都去世了。叹年华之不返,感身世之多艰,叹息我的年华,过去的那些少年的光阴永远不会回来了,感身世之多艰感叹我这一生经过了这么多的艰难和困苦,枨触于心不是立心边(竖心旁)的惆怅的就是被感动了、有感触了,内心有所感动,因赋此解,所以我就作了这一首词,是一个歌曲的的一个乐章,因为词都是古代能唱的,所以词的一首,我们就说因赋此解篇内,我们说就是这一首词,【飘零】、【月明】、【星星】诸句,皆藏短韵于句中,就是句中有一个韵字是押韵的,是宋人及清人词律之严者,皆往往如此至于【愁听】,这个并不念tīng,不是押韵的,念tìng,是念仄声字,应该读去声。

这个序言讲完了,我们现在就来讲完了,我们就来讲这首长调的词。

木兰花慢?咏荷

1983

花前思乳字,更谁与、话平生。怅卅载天涯,梦中常忆,青盖亭亭。飘零。自怀羁恨,总芳根不向异乡生。却喜归来重见,嫣然旧识娉婷。

月明一片露华凝。珠泪暗中倾。算净植无尘,化身有愿,枉负深情。星星。鬓丝欲老,向西风愁听佩环声。独倚池栏小立,几多心影难凭。

 

花前思乳字,更谁与、话平生。这个平生要转过来,是生平不是平生。我看到荷花,我就想起我的小名就是荷,可是现在有谁知道我的小名叫荷?有谁知道我过去所经历的一切的苦难,所以花前思乳字,更谁与,就是与谁,来谈到我过去的生平,更谁与、话平生怅卅载天涯,梦中常忆,青盖亭亭。我三十年飘零在海外,我只有在梦里面,我在温哥华现实里面看不到荷花,我在梦里边梦到我的故乡——北京的荷花。怅卅载天涯,梦中常忆,青盖亭亭。那亭亭直立的、清脆的荷叶,青盖亭亭飘零。这里是一个韵字,你要念到这里稍微停一下,虽然它不是一个句,但是有一个句中的韵字。飘零。自怀羁恨,总芳根不向异乡生。像我这样的飘泊,从台湾到美国到加拿大,流转各地,飘零。自怀羁恨,当然有一种飘零的悲恨,但是我虽然飘零到外边这么久,而且温哥华也是一个美好的城市,但是总芳根不向异乡生,但是我的根没有长在异地,前两天有一个人来访问说,你干嘛要回来教书?我说你不知道,我在外国我要用英文,我那是被逼得没有办法,我的英文很烂,但是为了要工作,他说你要是不用英文教课就不要在这工作,我上面有八十岁的老父亲,下面一个念大学、一个念高中的女儿,我先生没有找到工作,你说我不养家谁养家?我每天晚上查生字到半夜两点钟,第二天用我那很笨的、不成熟的英语去给人家讲我们中国的美好的诗词,这真是可悲哀的事情,你想那诗词里面有这么丰富的内涵、有这么美丽的语言文字,但是这些中文都不见了,变成都是西洋的文字,当你这语言改变了,而一切的诗的感觉都是用语言文字来传达的,当语言文字都消失了,那个美感就消失了,所以我说总芳根不向异乡生,所以我那时候,因为前两天访问我说,你为什么回来教书,加拿大很好嘛?因为我喜欢诗词,我真是对不起古代的诗人跟词人,对不起这些美好的篇章,所以一定要回来,要给我们自己同种族、同语言、同文化的人来讲诗词。却喜归来重见,嫣然旧识娉婷所以我很欢喜,我回到了故乡,我就重新看见了那嫣然的、美丽的、我当年就认识的、我当年就喜爱的、那个娉婷的荷花,月明一片露华凝,当有月光的晚上,你就可以看到那荷叶上凝着一片的露珠,珠泪暗中倾,刚才我们不是说,按科学来说,荷花荷叶上不是有纳米,所以它什么都不粘上,尘土不粘上,水也不粘上,所以你看到荷叶上如果露水进去,他滚来滚去变成一个水珠,它不是粘在这,它是随风摇动,这是我最近才知道它之所以不粘上是因为纳米的缘故。但是你这个荷叶这么大,水珠凝在这里,水珠越凝越重,风一吹,荷叶一摇摆,就一声,露珠就滚下去了,所以珠泪暗中倾,月明之中,当露华降在荷叶上,当风吹荷一摆动,就像一粒眼泪的泪珠一样,那个露珠就从荷叶上流下来了。算净植无尘,化身有愿,枉负深情。我回想一下我对荷花的感受和感情。我小的时候就说它是植本无蓬瀛,淤泥不染清,是净植无尘,像周敦颐赞美的亭亭净植,荷花的根株,,他种植在水中,直立在那里,如此之清净,我对荷花直立在那里,它不染尘,这是因为它天生来的纳米就不染尘土,所以是净植无尘,化身有愿。我小时候曾经说,读了李商隐的诗,说何当百忆莲花上,一一莲花现佛身,我真是能够看到一个人能够化作为佛、为菩萨,我愿意牺牲自己来使大家明白一个智慧的道理,算净植无尘,化身有愿,枉负深情。但是我究竟完成了什么?就是我讲诗词,我说诗词里面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我现在不辞劳苦地八十几岁了还到处去讲,我能够让几个青年人因为我的讲就喜欢上诗词了呢?真的不知道。算净植无尘,化身有愿,枉负深情。”“星星。鬓丝欲老,向西风愁听佩环声。我的头发已经有星星的白发,你们看不清楚因为我是花白,星星是一点一点的白丝。鬓丝欲老,向西风愁听佩环声。当秋风吹起来的时候,古人说闻水声如聆佩环,这是柳宗元的游记(注:柳宗元的《小石潭记》)里面写的,所以当西风吹起,当荷花零落,当水声如聆佩环的时候,向西风愁听佩环声独倚池栏小立,我就靠在那长满荷花的水池的栏杆那里,站立在那,几多心影难凭,我的心里有多少影像?有多少过去的往事?有多少理想的追寻?现在过去的也都抓不住了,它已经过去了,你的理想、愿望真的能够完成吗?你也抓不住了,也不知道了,独倚池栏小立,几多心影难凭

这是我当年的感情,可是我年纪越来越老,我反而越来越坚强了,因为你历尽了人生的忧患苦难之后,你反而有一个大的觉悟。现在我们就跳过去,讲我近来的一些个作品。

我们先讲一首七绝。

七绝一首

南开校园马蹄湖内遍植荷花,素所深爱,深秋摇落,偶经湖畔,口占一绝。

萧瑟悲秋今古同,残荷零落向西风。

遥天谁遣羲和驭,来送黄昏一抹红。

南开校园马蹄湖内遍植荷花,素所深爱,我跟南开结缘,因为我喜欢南开马蹄湖的荷花,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南开校园马蹄湖内遍植荷花,素所深爱,深秋摇落。可是我常常来的时候是九月,深秋荷花都零落了,但是还有少数的荷花还开在那里,我原来住在专家楼那边,离马蹄湖是很近的,我常常出来散步,经过马蹄湖就看见还有几朵残存的荷花在夕阳的光影的照耀之中、斜照之中,就偶经湖畔,口占一绝,我就写了这一首绝句。

萧瑟悲秋今古同,残荷零落向西风。遥天谁遣羲和驭,来送黄昏一抹红。”“萧瑟悲秋宋玉说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萧瑟的秋风,草木都零落了,从古人到现在,我们看到草木的生命的零落,我们都有一种悲哀,所以萧瑟悲秋今古同。今天我又看见了,残荷零落向西风,荷花已经如此之残破、已经如此之零落了,在寒冷的西风之中,可是就是那天傍晚黄昏我经过的时候,那天上的斜阳照在这个还没有完全落的荷花上,那个荷花仍然是这样美丽的,所以遥天谁遣羲和驭,遥远的天空,谁让羲和,羲和是太阳的神仙,赶着太阳的车,每天从东方出来向西方落下?今天是谁让赶着太阳的羲和赶着这个车特为来照耀这将落的荷花上?来送黄昏一抹红,那当然我在南开近几年我很感谢南开大学给我机会能够让我教我爱教的诗词,而且我的班上也有不少很好的学生,所以遥天谁遣羲和驭,来送黄昏一抹红

再念一首《浣溪沙》,因为时间有限,不能每一首都讲。也是为南开马蹄湖的荷花做的。

浣溪沙

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

又到长空过雁时。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所以你就看到我虽然年岁老了,可是我觉得我还要尽我的力量做一些事情,我回到南开,又到长空过雁时,当年我住在专家楼,我们文学院、我们中国古典文化研究所在学校靠西边,我当年都是走路来到研究所的办公室。有一天我正在路上走的时候,天上一排鸿雁就飞过去了,所以我说又到长空过雁时,你看那个高远的天空上又是一排鸿雁飞过去了,云天字字写相思,因为雁是常常排成一个字,古人认为雁是可以传书信的,雁是代表怀念的,雁是代表相思的,所以当我从专家楼向我的研究所走,我看见白云的天上,写着一个一个的字,那是代表一种相思、一种怀念,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所谓相思不一定是一个对象、一个人,就是你所追求的你的理想、你的愿望,云天字字写相思。荷花凋尽我来迟。我看到荷花都零落了,我来得晚了,还不只是荷花的晚,所以我来到南开教书,我现在八十岁了,我还能为我们的古典诗词做出多少事情来。荷花也调尽了,我来得晚了,荷花凋尽我来迟。这是我说莲实有心应不死,但是荷花虽然是落了,但是荷花中间有个莲蓬,莲蓬里面有个莲子,莲子里面的中薏,有个绿绿的它的生命的一个根源在那里。前些年我还在一个考古的杂志上看到,说某一个地方发掘出来应该是汉朝的已经干了的一个的莲子,送到日本还是哪里去培养,它居然发芽长叶开花,到所以我说莲实有心应不死。虽然是荷花凋尽,我来得已经是这么晚了,但是莲实有心应不死,只要你有那个心、只要你有那个生命的种子还在那里,一定还会长出来的。所以我虽然老了,我还尽量在讲诗词,如果在座有一个同学因为我的讲授而喜欢了古典诗词而追求下去,我们这次来讲就没有白白地落空。人生易老梦偏痴,人生很容易老的,可是我的理想还是这样的,我真是喜欢诗词,愿意把诗词的美好传述下去。千春犹待发华滋,即使经过了千年百年,我不知道我们诗词的种子在偶然的一次讲话之中,在你们年轻人的心上,能不能落下种子,将来能不能开出一朵花,所以是千春犹待发华滋

我再念两首更近的作品。那已经是2007年了,我虽然是越来越老了,可是我的执着、我对诗词的爱好还是很深。

我说连日愁烦以诗自解,口占绝句二首因为我最近也遭遇到很多不幸的事情,我是从小就经历乱离的,而且跟我在忧患之中、陪着我关进起来的大女儿,我带她进去的,当她结婚不久,跟我的女婿两个人出去,出了车祸,两个人统统不在了。所以我是经过很多忧患的,不管是任何的忧患。连日愁烦以诗自解所以诗也有诗的好处,诗也可以帮你度过你的忧愁和苦难。口占绝句二首,所以我就随口吟咏,写了两首诗。首章,就是第一首诗,用李义山《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诗韵而反其意,在你们的讲义上也引了李商隐的诗,东下三旬,李商隐从西方到东方来,在路途之上走了三十天了,苦于风土,在中国的北方,春秋之间常常有风沙和风土,他骑着马在灰尘和风沙之中走了好多天,所以他就写了这首诗。他写的什么呢?马上戏作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李商隐

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我就在函谷关附近从西向东走,路绕函关东复东我所骑的是是一个远行的、劳倦的马,伴随着我所追逐的是秋天被狂风吹断了的到处飘零的蓬草,身骑征马逐惊蓬天池辽阔谁相待,就像我所说的,你从北海到南海,那是一个理想的地方,可是那个地方真的有人等待我吗?我到那里果然有幸福美好的生活吗?天池辽阔谁相待。未必有的。日日虚乘九万风,我每天白白地随着狂风的风沙在路上飘泊,我到的地方果然有美好的地方在等待我吗?不一定有的。

这是李商隐写得很悲哀的,很多感慨。我说我用了他的诗韵,可是反其意,我不要写的那么悲哀。

 连日愁烦以诗自解,口占绝句二首,首章用李义山《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诗韵而反其意;次章用旧作《鹧鸪天》词韵而广其情。20076

其一

一任流年似水东,莲华凋处孕莲蓬。

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

其二

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

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一任流年似水东,他第一个韵是啊,路绕函关东复东。我说一任流年似水东,任凭我的年华消逝,一年比一年更老了。莲华凋处孕莲蓬,你看到花是凋落了,可是正是花的凋落才孕育出来花中心的那个莲蓬。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只要我的理想能够完成,只要我所讲的诗词能够留下一点点的影响和种子,那么这九万里风我是不怕的,这些艰难困苦我都不怕,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

第二首我说是用我自己的《鹧鸪天》的韵而拓广了它的感情。

                             鹧鸪天

庚辰九月,既望之夜,长河影淡,月华如水,小院闲行,偶成此阕。2000年作

似水年光去不停。长河如听逝波声。

梧桐已分经霜死,么凤谁传浴火生。

花谢后,月偏明。夜凉深处露华凝。

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

我说我们的年华光阴就像流水一样,似水年光去不停长河如听逝波声,天上的银河你真是觉得那个水一直在流着,梧桐已分经霜死,就是一棵梧桐树经过这么多忧愁苦难应该是死了,像我们这样经过忧愁苦难的老人,么凤谁传浴火生。古人说凤凰每五千年就会自焚,焚的时候它就会在火中重生,果然如此吗?凤凰可以浴火重生吗?么凤谁传浴火生。”“花谢后,月偏明。花是已经零落了,但是今天的晚上特别亮。夜凉深处露华凝,正是在寒冷的凉夜才会有冷露降下来,才会凝聚在荷叶上。柔蚕枉自丝难尽,可有天孙织锦成。我像一个很软弱的、无力的蚕,我吐出来丝,希望有人能把它织成一批锦缎,可有天孙织锦成,果然有人把它织成一批锦来吗?可有天孙织锦成。这是我当年写的一首小词。

现在我说了,我还用这个韵,但是我广其情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我不在感叹,不再为我所遭遇的任何的忧愁苦难而悲哀,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我们互相都祝愿、我们都期盼我们能在忧患苦难中都能够完成自己,你们当然很年轻,你们将来会遭遇什么都不知道,希望你们无论遭遇到任何忧愁或苦难,你们都要在忧患苦难之中完成你们自己。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我们彼此互相都祝愿、都期望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我柔弱得像一个吐丝的蚕,虽然我老去了我也没有遗憾。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就要看到你们青年人真的能够织出一片锦绣的天地来,为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个人,我祝愿同学将来真的每个人都能织出一批美丽的锦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