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沥拟四年建129个无臭垃圾站

 昵称9314884 2012-04-10
大沥拟将在全镇推广地埋式垃圾转运站,初步规划四年内建设129个。


地处广佛同城桥头堡位置的大沥镇,在沥桂一体战略带动下,已然处于城市全面升级进行中,无论是南海中轴线上万亩强中心的崛起,还是周边四处开花的城市综合体,都正在刷新着大沥的城市形象。

建设再漂亮的城市,如果没有完善的市政配套系统,也会像瘫痪的人一样靓丽不起来。扮演着城市管家角色的大沥市政,今年将继续对大沥的市容市貌、城市配套建设进行全方位提升。为此,即日起本报推出“城市管家蝶变大沥”系列报道,助力大沥市政建设。敬请关注。

如今在大沥镇河东社区,再也不见蚊蝇横生、臭气熏天的传统垃圾站,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地埋式垃圾中转站,它因不臭无蝇全封闭赢得居民称赞。大沥镇有关负责人透露,大沥目前在全镇规划了129个此类垃圾站,计划用四年时间建成。

环境卫生是城市名片的最直观要素,改善垃圾站只是大沥镇提升环卫形象的抓手之一,年内大沥镇还将通过为环卫人员及设施着“新装”,来提升大沥环卫的软硬件设施,从而助推大沥城市面貌升级。

垃圾站

看似家庭停车场

昨日上午,记者在河东社区南井小组看到,一座贴着淡黄色瓷砖的五层楼首层里,一个墨绿色的垃圾压缩箱与地面齐平,一位清洁阿姨在娴熟地控制着机器,现场看不到一丁点垃圾,也没有闻到臭味,如不是事先有人告知,很难看出这是一个垃圾站,倒像个家庭停车场。

清洁工用推车将垃圾收集后,只需轻轻一倒,垃圾即可全部落入压缩箱内,操作员按“压缩”键后,压缩箱即封闭起来进行压缩。等垃圾运输车来时,操作员就将压缩箱轻轻升起,与运输车无缝对接,然后“滴水不漏”地将压缩好的垃圾送入运输车。运输车走后,压缩箱被降下,然后清洁员立即用水冲洗干净。

南井垃圾站上面,河东社区还建了5层的宿舍楼出租,如今这栋楼大部分都租出去了。河东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陈志铭告诉记者,如今河东已建了5个这样的垃圾站,它们取代了原来散布于社区各路段的28个垃圾屋。

这种新型垃圾转运站不但占地面积少,外观时尚,而且垃圾彻底密闭储存,可杜绝四害孳生,并且无臭味散发和二次污染,在便民利民的同时,大大降低市政成本。大沥镇党委委员王志高表示,大沥拟将在全镇推广无臭垃圾转运站,初步规划四年内建设129个。

同样,大沥东区垃圾转运站也在去年11月就投入运行,负责处理东区社会管理处范围的生活垃圾,日转运量达到600吨。

果皮箱

覆盖农村主干道

除垃圾转运站升级外,细心的市民还发现,大沥的环卫设备也换新装了。大沥镇市政办对环卫设备,包括洒水车、垃圾车更新外观,以蓝底白字的形象统一标识;而环卫工的服装也由原来的简单设计,增加了“大沥市政”的标识。

不仅如此,从去年下半年起,大沥镇市政办还陆续在各主干道更换新式环保果皮箱。记者在大沥城区南的新都会附近看到,与之前不同的是,新式的环保果皮箱以绿色和黄色为主色调,成双成对出现,可以区分可回收垃圾和及其它垃圾。大沥镇市政办负责人说,他们还加大了果皮箱的设置密度,按照创文标准50米放置一个,覆盖面从城区延伸到了农村主干道。

与此同时,去年大沥市政还完成了公厕改造工程,对镇内8间公厕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内容包括在保持原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改造内外部装饰,新增无障碍设施,新增部分门窗、陶瓷花瓶栏杆和陶瓷通花窗,所有蹲位、小便器、洗手盆和坐便器采用自动感应冲水器,坑位采用防潮板等。

经常往返于沥桂两地的阿兰明显地感觉到了大沥的变化。“以前在大沥玩,上厕所要跑到商场去,因为一般的公厕既难找又脏。现在完全不同了,改造后的公厕跟商场里的差不多,非常干净,越来越有城市的样子了。”阿兰说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